① 污水使用粉末活性炭COD不降反升的原因是什麼
1、檢測的誤差,稀釋倍數大了以後,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2、活性炭的COD本底值的影響。 望採納!
② 生物活性炭物理結構
生物活性炭工藝,始於20世紀70年代,是一種新型水處理技術,旨在去除水中有機污染物。通過利用活性炭的巨大比表面積、孔隙結構和優異的吸附性能,構建生物膜,形成生物活性炭,從而實現對污染物質的降解。近年來,生物活性碳技術在國內外水處理領域廣泛運用,取得了顯著成果。在國內研究中,主要目標是微污染原水中有機物的充分去除,以及對印染廢水、石油化工廢水等有毒或難降解有機廢水的深度處理。
生物活性炭法,以活性炭為載體,通過炭表面生成生物膜,實現活性炭吸附與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物的協同作用。這種方法提高了有機物去除率,增強了對毒物和負荷變化的穩定性,改善了污泥脫水及消化性能,延長了活性炭的使用壽命,成為一種集生物處理與物理化學處理於一體的創新技術。常用工藝流程包括粉末炭活性污泥法、固定床催化氧化、流化床吸附、膨脹床吸附氧化等。
生物活性炭法的操作方式有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操作(或序批操作)通過不斷攪拌粉末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能和表面生物膜作用,降解有機物質。當達到吸附平衡後,通過沉澱或過濾分離炭水。動態操作(或連續操作)採用連續流方式,適用於粒狀活性炭,有固定床、流化床和移動床三種方式。目前,固定床應用最為廣泛,流化床次之,移動床應用較少。
生物活性炭技術以其顯著優勢,在國外實際應用於受污染水源凈化、工業廢水處理及再生等方面。在國內,關於生物活性碳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相對較少。盡管其作用機理存在多種假說,反應過程復雜,工程運行條件尚不成熟,但其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的優越性已被廣泛認可。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研究經濟合理、技術適用且具有創新性的生物活性炭處理技術,以提高污水處理水平,提升廢水再生利用率。
③ 工業污水處理什麼叫生物炭法(PACT法)
有些難以生物降解的制葯廢水,其生化處理出水中的COD要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准(100mg/L)以下是比較困難的,因此生化處理出水應再採用顆粒活性炭吸附處理技術以保證出水達標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顆粒活性炭吸附處理法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即處理成本太高,其根本原因是顆粒活性炭吸附處理COD的動態吸附容量在10%左右(重量百分比),即一噸活性炭只能吸附處理廢水中的COD在100公斤左右。
由於顆粒活性炭再生困難,處理成本高,因此顆粒活性炭處理技術的應用推廣在國內還並不普遍。那麼是不是可以開發一種新的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活性炭的動態吸附容量,有效地降低廢水的處理成本呢?
生物炭法簡稱「PACT法」,或「PACSBR生化法」,被國外認為是最有發展前途的新型的廢水生化處理工藝,在生化進水中(或在曝氣池內)投加粉末活性炭與迴流的含炭污泥一起在曝氣池內混合,從污泥濃縮池中排出的剩餘污泥進污泥脫水裝置。
在曝氣池內,活性污泥附著於粉末活性炭的表面,由於粉末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積及其很強的吸附能力,提高了污泥的吸附能力,特別在活性污泥與粉末活性炭界面之間的溶解氧和降解基質濃度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從而也提高了COD的降解去除率。
一般來說在PACT系統內,活性炭吸附處理COD的動態吸附容量在100-350%(重量百分比),即一公斤粉末活性炭可吸附去除1.0-3.5公斤COD。而且,PACT法能處理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的有機污染物質。
武漢格林環保在污水處理方面有著不錯的工藝和經驗,可以多了解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④ 生物活性炭處理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生物活性炭處理工藝是一種結合了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的新技術。在處理過程中,首先在生物活性炭濾池前加入臭氧O3,通過其強大的氧化作用,將廢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轉化為易於生物降解的物質。大分子量的腐殖質被氧化為低分子量的易降解物質,如草酸、甲酸、對苯二酸、二氧化碳和酚類等生化性能良好的化合物。這不僅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滿足後續生物活性炭濾池中微生物的需氧需求,而且促進了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
其次,該工藝充分利用活性炭的巨大比表面積和優越的吸附性能。在充足的溶解氧條件下,水中可生化性溶解性有機物被截留在活性炭表面,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繁殖環境。由此,活性炭表面附著了大量的好氧微生物,不僅增強了有機物的生物氧化降解作用,還促進了生物硝化作用的進行。總的來說,生物活性炭處理工藝充分發揮了生物氧化降解有機物、活性炭吸附水中有機物以及臭氧化學氧化水中有機物這三者相結合的協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