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學處理與生物處理相比有什麼特點(成本、運行管理、佔地、污泥齡等方面)
物理法:物理或機械的分離過程。過濾,沉澱,離心分離,上浮等
化學法:加入化學物質與污水中有害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轉化過程。中和,氧化,還原,分解,混凝,化學沉澱等
物理化學法:物理化學的分離過程。氣提,吹脫,吸附,萃取,離子交換,電解電滲析,反滲透等
生物法:微生物在污水中對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的新陳代謝過程。活性污泥,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氧化塘,厭氣消化等
化學處理中沒有污泥!!活性污泥僅限於生物處理法!!一般化學處理法只適用於某些化工廢水中,高濃度化學物質的分離、中和、氧化、還原、混凝等等,一般用作水處理的前處理或後續沉澱消毒等等。而生物處理用來處理可降解有機廢水,其中的活性污泥一般不接觸無機化學物質,容易造成裡面的菌種死亡。
化工廢水預處理物化工藝推薦:
一、 催化微電解處理技術
【適用廢水種類】
⑴.染料、化工、制葯廢水;焦化、石油廢水;
------上述廢水處理水後的BOD/COD值大幅度提高。
⑵. 印染廢水;皮革廢水;造紙廢水、木材加工廢水;
------對脫色有很好的應用,同時對COD與氨氮有效去除。
⑶. 電鍍廢水;印刷廢水;采礦廢水;其他含有重金屬的廢水;
------可以從上述廢水中去除重金屬。
⑷. 有機磷農業廢水;有機氯農業廢水;
------大大提高上述廢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
二、新型催化微電解填料
三、多相催化氧化處理技術
【適用范圍】
主要適用於:硝基苯、硝基酚、硝基甲苯、苯酚、苯胺類污水、苯甲醚污水;分散染料、陽離子染料、弱酸性染料類污水;合成醫葯、農葯類污水;獸葯類污水;精細化工類污水;合成樹脂類污水;含氰污水;含氟污水;含蒽污水;焦化污水和電鍍污水等。
化工廢水深度處理中水回用優化組合工藝:
(1) 預處理+UF+RO/NF 處理工藝
(2) MBR+UF/RO/NF處理工藝
應用領域:高濃度化工廢水、氯鹼行業廢水、農葯廢水、化工園區及污水處理廠、
含磷廢水處理、 含甲醛廢水處理
參考:網路
❷ 環境污染資料,加50分
專住講「一個地方或一點」,我的是「一點」——工業生產中排放的重點有害物質簡價
符合要求,選我,你可選「氟(F2)」這點或再多幾個來講就夠了!
工業生產中排放的重點有害物質簡價
氟(F2)
氟是最活潑的元素,常溫下就幾乎與任何其他元素相互作用。甚至黃金在受熱後也能在氟氣中燃燒,自然界中受熱後也能在氟氣中燃燒,自然界中不存在單體氟。氟氣體為淡黃色,有強刺激性和文化館性。工業中氟的污染主要是以氟化氫及其他氟化物的形式出現的。自然界中氟分布很廣,約佔地殼總得量的萬分之二。最重的氟礦是螢石(氟化鈣,CaF2)、冰晶石 (Na3A1A6);磷灰石中含有約3%的氟[氟磷酸鈣,Ca5F(PO4)3,(如摩洛哥磷灰石礦平均含五氧化二磷42%,氟3.7%)],粘土含氟約0.02-1.5億噸,是毒氣中數量最大者,也是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密度為2.3,無色,不燃,具有強烈辛辣窒息性。常溫下加以四個大氣壓即能液化為無色液體。環境中的二氧化硫57%發生於自然界,但由於分散,濃度不大而不致構成污染,43%來自工業生產等人為原因,由於發生源集中,濃度高而會造成大氣污染。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中,燃煤約佔70%,重油燃燒佔16%,冶金工業約佔11%,煉油工業約佔4%。在城市裡,工業和生活用煤是二氧化硫的主要來源。二氧化硫經高煙囪排放後,在1.5公里高空風的影響下,24小時之後會有50%以上超越700公里之外,60小時後,能擴散到1100公里以外。二氧化硫進入大氣後,若大氣乾燥清潔,可停留1~2星期;若大氣污染或潮濕,則轉化為三氧化硫,降落地面。二氧化硫在大氣中停留時?
二氧化硫
對眼、鼻、咽喉和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對肝、腎和心臟有害。能使嗅覺和味覺減退,產生萎縮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眼結膜炎和胃炎。急性中毒則可出現喉頭水腫,肺水腫以至窒息死亡。二氧化硫常與粉塵,水蒸汽一直危害環境。美國多諾拉事件、英國倫敦煙霧事件、日本四日市事件等,都是與二氧化硫分不開的。對於特別敏感的人來說,空氣中二氧化硫的濃度達到4mg/l即可覺察出來。即使千萬分之一濃度的二氧化硫,對棉花、小麥、大麥等也有明顯的作用。
二氧化硫的防治措施包括:1、城市的生活及工業用燃料低硫化,有條件的要逐步推廣低硫煤、油和煤氣、天然氣,甚至以電為能源。2、燃料脫硫。如加強洗煤,煤的液化。3、煙氣脫硫。如用石灰或石灰石洗滌煙氣;以石灰或白雲石摻煤作鍋爐燃料等。4、高煙囪排放。5、改革工藝,綜合利用。如硫酸廠以二轉二吸代替一轉一吸;回收有色冶金尾氣中高濃度的二化硫制硫酸。等等。
鉻(Cr)
鉻是一種具有銀白色光澤的金屬,無毒,化學性質很穩定,不銹鋼中便含有12%以上的鉻。常見的鉻化合物有六價的鉻酐、重鉻酸鉀、重鉻酸鈉、鉻酸鉀、鉻酸鈉等;三價的三氧化二鉻(鉻綠、Cr2O3);二價的氧化亞鉻。鉻的化合物中以六價鉻毒性最強,三價鉻次之。據研究表明,鉻是哺乳動物生命與健康所需的微量元素。缺乏鉻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成人每天需500-700微克鉻,而在一般伙食中每天僅能提供50-100微克。紅糖全谷類糙米、未精製的油、小米、胡蘿卜、豌豆含鉻較高。鉻對植物生長有刺激作用,微量鉻可提高植物收獲量;但濃度稍高,又可抑制土壤內有機物質的硝化作用。鉻酸、重鉻酸及其鹽類對人的粘模及皮膚有刺激和灼燒作用、並導致傷、接觸性皮炎。這些化合物以蒸氣或粉塵方式進入人體,均會引中鼻中隔穿孔、腸胃疾患、白血球下降、類似哮喘的肺部病變。皮膚接觸鉻化物,可引起癒合極慢的「鉻瘡」,當空氣中鉻酸酐的濃度達0.15~0.31毫克/立方米時就可使鼻中隔穿孔。三價鉻還是一種蛋白凝聚劑。有人認為,六價鉻可誘發肺癌。此外,六價鉻,特別是鉻酸對下水系統金屬管道有強文化館作用,濃度2為0.31mg/l的重鉻酸鈉即可腐蝕管道。含3.4-17.3mg/l的三價鉻廢水灌田,就能使所有植物中毒。
鉻的污染主要由工業引起。鉻的開采、冶煉、鉻鹽的製造、電鍍、金屬加工、製革、油漆、顏料、印染工業,都會有鉻化合物排出。如製革工業通常處理一噸原皮,要排郵含鉻410mg/l的廢水50-60噸;若每天處理原皮十噸,則年排鉻72-86噸。
防治鉻的污染要從改革工藝和綜合利用多考慮,如電鍍的鉻霧回收、低鉻鍍鉻;鉻渣制鑄石、青磚和鉻木質素;鍍鉻廢水回收氫氧化鉻再經錦綠等等。
汞(Hg)
汞即水銀,是一種液體金屬。比重13.6,熔點-39.3℃、沸點357℃。汞在常溫下即可蒸發,其蒸氣無色無味,比空氣重七倍。汞及其化合物毒性都很大,特別是汞的有機化合物毒性更大。魚在含汞量0.01-0.02毫克/升的水中生活就會中毒;人若食用0.1克汞就會中毒致死。汞及其化合物可通過呼吸道、皮膚或消化道等不同途徑侵入人體。當汞進入人體後,即集聚於肝、腎、大腦、心臟和骨髓等部位,造成神經性中毒和深部組織病變,引起疲倦,頭暈、顫抖、牙齦出血、禿發、手腳麻痹、神經衰弱等症狀,甚至會出現精神混亂,進而瘋狂痙攣致死。有機汞還能進入胎盤,使胎兒先天性汞中毒,或畸形,或痴呆。汞的毒性是積累性的,往往要幾年或十幾年才能反應出來。食物鏈對汞有相當大的富集能力。如淡水魚和浮游植物對汞的富集倍數為一千,淡水無脊椎動物為十萬,海洋植物為一百,海洋動物為二十萬。
汞有著廣泛的用途,如氣壓表、壓力計、溫度計、汞真空泵、日光燈、整流器、水銀法制燒鹼、汞觸媒、升汞消毒劑(千分之一的氯化亞汞作外科器械消毒劑)、雷汞(雷酸汞、炸葯起爆劑)、顏料(如硃砂、辰砂即硫化汞紅色顏料、印泥)、農葯(如西力生、賽力散)等等都要用到汞。汞的污染也來自這些方面。在有色金屬冶煉時也會因礦石含汞(如硫化汞)而帶來嚴重的汞污染。問題有機合成工業中的含汞觸媒(如以活性炭為載體的氯化亞汞觸媒)廢棄物也會給環境來污染問題。
氯(Cl2)
氯是一種具有強刺激性的黃綠色氣體,比空氣重2.43倍,易溶於水(水氯體積比為1:2.5),易為活性炭所吸收。常溫及六個大氣上液化為液氯,比重為水的1.56倍。氯的用途相當廣泛,多用於自水消毒,紙漿漂白,制溴、漂白粉(次氯酸鈣),六六六,橡膠,油墨顏料,油脂,聚氯乙烯和鹽酸、農葯,等等。冶金工業的氯化處理、氯鹼工業等也有大量氯氣排出。如每生產一噸液氯,隔膜電解法會有9.45公斤、水銀電解法有18-72.5公斤氯排出。
人們胃中含有千分之五的鹽酸,以幫助消化、殺死病菌。氯是很活潑的元素,幾乎能與一切普通金屬以及碳、氮、氧以外的所有非金屬直接化合(在無水情況下不與鐵作用,故用鋼瓶裝液氯)。大氣中低濃度的氯(氯化氫)能刺激眼、鼻、喉;空氣中含有萬分之一的氯就會嚴重影響人的健康。人體吸入氯氣會使呼吸道和皮膚粘膜中毒。輕度中毒時有灼燒、壓迫感,喉炎發癢,呼吸困難,眼刺痛流淚。高濃度的氯氣(氯化氫)會引起人慢性中毒,產生鼻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有的還會過敏,出現皮炎、濕疹等。氯揮發性極強,空氣中的水蒸汽即可與之反應生成鹽酸霧及次氯酸,而於所到之處腐蝕物品、危害人體和動植物。所以,生產和使用氯的地方要嚴格管理,改進工藝設備,防止跑冒滴漏並大搞氯的綜合利用。對於含氯廢氣,在濃度超過1%時,可以四氯化碳或一氯化硫等作為吸收劑吸收濃縮後解吸予以回收;稀濃度的氯可用水、鹼液和亞鐵化合物等吸收處理,但要注意二次污染問題。
酚
酚類化合物種類繁多,有苯酚、甲酚、氨基酚、硝基酚、萘酚、氯酚等,而以苯酚、甲酚污染最突出。苯酚簡稱酚,又名石炭酸,微酸性(腐蝕性),常溫下能揮發,放出一種特殊的刺激性臭味,在空氣中變粉紅色。醫院常用的「來蘇水」消毒劑便是苯酚鈉鹽的稀溶液。甲酚又稱煤酚,與苯酚的化學活性及毒性類似,也經常同時存在。酚類按其芳環上所直接連接的羥基數目的不同,可分為一元酚和多元酚;按其揮發性又可分為揮發酚與不揮發酚。一元酚多具有揮發性(沸點在230℃以內)。
酚類化合物是一種原型質毒物,對一切生活個體都有毒殺作用。能使蛋白質凝固,所以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其水溶液很易通過皮膚引起全身中毒;其蒸氣由呼吸道吸入,對神經系統損害更大。長期吸入代濃度酚蒸汽或酚污染了的水可引起慢性積累性中毒;吸入高濃度酚蒸或酚液或大量酚液濺到皮膚上可引起急性中毒。如不及時搶救,可在三到八小時內因神經中樞麻痹而。殘廢慢性酚中毒常見有嘔吐,腹瀉、食慾不振、頭暈、貧血和各種神經系病症。酚對水產和不生微生物、農作物都有一定的毒害。水中含酚0.1~0.2毫克/升時,魚肉即有臭味有能食用;6.5~9.3毫克/升時,能破壞魚的鰓和咽,使其腹腔出血、脾腫大甚至死亡。含酚濃度高於100毫克/升的廢水直接灌田,會引起農作物枯死和減產。人對酚的口服致死量為530毫克/公斤體重。
苯酚的製造、煉焦、煉油、冶金、塑料、化纖、絕緣材料、酚醛樹脂、制葯、炸葯、農葯等等工業都會有較高濃度的含酚廢水。例如,每生產一噸焦炭,就可產生0.2~0.3立方米的含酚廢水。
解決含酚廢水的途徑,一是改革工藝,降低廢水含酚濃度,或循環用水以減少廢不量並提高廢水中含酚濃度,便於回收;二是回收利用和處理,主要方法有:萃取、吸附、蒸汽吹脫、離子交換、化學沉澱、化學氧化、反滲透、生化處理等。一般說來,含酚濃度在1000毫克/升以上的廢水應先考慮酚的回收,再加破壞處理以達無害排放。含酚濃度低於此濃度以下,則要進行無害處理。
氰化物
氰化物有氰、氫氰酸、氰化鈉、氰化鉀、氰化銨和腈類,均有劇毒!無機氰化遇酸即入出氫氰酸。氫氰酸比重為0.687,具苦杏仁臭味、無色透明液體,熔點-14℃,沸點25.6℃,極易揮發。氰化物侵入人體或接觸它們(特別是通過皮膚傷口),均能引起中毒。輕者頭痛、眩暈、呼吸困難,重者昏、戲攣、血壓下降,甚至在二、三分鍾內無預兆而突然昏致死亡。氰化物中毒治癒者不可能有神經系統後遺症,如頭痛、麻痹、失語、顛癇等。氫氰酸對人的致死量為0.06克、氰化鈉為0.1克、氰化鉀為0.12克。氰化物對魚的毒害較大,當水中氰根含量為0.04~0.1ppm時,即可使魚致死。
含氰廢水、廢氣主要來自電鍍、焦化、冶金、選礦、化纖、制葯、有機玻璃、塑料、煤氣等工業部門。消除其危害的主要措施有:1、改革工藝。如電鍍的無氰或微氰化;選礦用無氰選礦。2、回收利用。如蒸發濃縮、離子交換、酸性揮發等方法回收氰化物3、廢水處理。主要有是電解、氧化、吹脫與吸收、生化、化學處理等,破壞氰根。如向廢不中投放液氯、次氯酸鈉或漂白粉等,使氰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氮。一般含氰濃度小於20毫克/升時可用活性污泥曝氣池,20~40毫克/升時用生物濾池,等等。
鎘(Cd)
鎘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其化合物也大都屬毒性物質。鎘用途很廣,鎘鹽、鎘蒸燈、顏料、煙霧彈、合金、電鍍、焊葯、標准電池、冶金去氧劑、原子反應堆的中子收棒等,都要用到鎘。如顏料鎘紅即為硫化鎘、硒化鎘和硫酸鋇組成;鎘黃為硫化鎘與硫酸鋇組成。鎘在自然界中相當稀少,常伴生於硫化鉛、鋅礦特別是閃鋅礦(ZnS)之中。金屬礦的開采和冶煉、電鍍、顏料等是鎘的主要人為污染源。粗磷肥中含鎘可達100毫克/公斤、普鈣含鎘可達50~170毫克/公斤;汽車廢氣中也有鎘。資料表明,交通頻繁的公路兩旁土壤和草的含鎘量,近處明顯高於遠處。煙草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鎘。
震驚世界的日本「痛痛痛」就是因鎘污染而致。含鎘的礦山廢水污染了河水及河兩岸的土壤、糧食、牧草、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而慢慢積累,在腎臟和骨骼中。會取代骨中鈣,使骨骼嚴重軟化,骨頭寸斷;鎘會引起胃臟功能失調,干擾人體和生物體內鋅的酶系統,使鋅鎘比降低,而導致高血壓症上升。鎘毒性是潛在性的。即使飲用水中鎘濃度低至0.1毫克/升,也能在人體(特別是婦女)組織中積聚,潛伏期可長達十至三十年,且早期不易覺察。資料表明,人體內鎘的生物學半衰期為20~40年。鎘對人體組織和器官的毒害是多方面的,且治療極為困難。因此,各國對工業排放「三廢」中的鎘都作了極嚴格的規定。日本還規定,大米含鎘超過1毫克/公斤即為「鎘米」,禁止食用。日本環境廳規定0.3ppm為大米中鎘濃度的最高正常含量。
由於鎘化合物具有程度不同的毒性,用任何方法從廢水中除鎘,只能改變其存在任何方法從廢水中除隔,只能改變其存在方式和轉移其存在的位置,並不能消除其毒性。因此,鎘廢水的處理應盡量與回收利用結合。
砷(As)
砷及砷的可溶性化合物者極毒。如砒霜(白砒)就是三氧化二砷。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形態存在,間或成單質存在,有硫砷鐵礦(FeAsS)、雄黃(As2S2)、雌黃(As2S3)。不少有色金屬礦石中含有砷化物,所以在有色金屬冶煉過程中(如礦石培燒),均有砷化物(如白砒)排出。煤中含砷平均可達25毫克/公斤,故煤的燃燒可使周圍空氣的砷濃度達0.02微克/立方米。砷化物多用於製造硬質合金(如鉛彈中加35%的砷)、砷酸鹽葯物、殺蟲劑、殺鼠劑(一般為砷酸、亞砷酸鹽類)、玻璃工業脫色劑、毛皮工業的脫毛劑和防腐劑。所以冶金、硫酸、化肥、皮革、農葯等工業均有砷污染。問題砷可以通過呼吸、皮膚接觸、飲食等途徑進入人體。砷能與蛋白質和酶中的巰基結合,抑制體內很多生化過程,特別是與丙酮酸氧化酶的巰基結合,使其失去活性,引起細胞代謝的嚴重紊亂。砷對人的中毒劑量為0.01~0.052克,致死量為0.06~0.2克。砷的急性中毒症狀是:咽喉、食道及胃腸燒灼感,腹瀉、腹痛、頭痛、惡心、嘔吐、口喝、面部發紺、血壓迅速降低,病情嚴重時可迅速死亡。砷中毒作用也是積累性的,能蓄積於骨質疏鬆部、腎、肝、脾、肌肉和角化組織(如頭發、皮膚及指甲)。近年來還發現,與含砷物質經常接觸的工人中,皮膚癌和肺癌的發病率錠高於其他行業;而皮膚潰瘍、鼻中隔穿孔更為常見。
含砷廢氣應嚴格消煙除塵措施,在煙道中予以回收。含砷廢一般用投加石灰、硫酸亞鐵和液氯(或漂白粉),將砷沉澱,然後對廢渣進行處理。各種方法從飲用水中除砷的效率,石灰軟化法可除去85%,木炭過濾為70%,硫化鐵濾床94%,硫酸鐵凝結80%以上,氯化鐵凝結98%以上,氫氧化鐵沉澱法94~96%。如人畜誤食砷中毒,可以氧化鎂與硫酸亞鐵溶液強烈攪動生成的新鮮氫氧化鐵懸浮液服用來解毒。
煙塵
除工業過程產生的粉塵外,煙塵主要是燃料燃燒的產物。工業用煤排煙量大致是燃燒的重量的3~18%,褐煤為11%,無煙煤為8~9%。同樣一噸煤,居民用比工業用所產生的粉塵要多2~3倍。煙塵一般含硫、氮、碳的氧化物等有毒氣體和粉塵。粉塵顆粒大於十策米的,很快會沉降到地面,稱為落塵;顆粒小於十微米的稱為飄塵,其中相當大一部分比細菌還小,可以幾小時,甚至幾天,幾年地飄浮在大氣中,尤其是直徑在0.5~5微米的飄塵,不能為人的鼻毛所阻滯和呼吸道粘液所排除,可直接到達肺泡,被血液帶到全身。有的飄塵還附有苯並(a)芘或本身就是一些有毒的金屬(如鉻、鈹、鎳)化合物、石棉、砷化物等,可以致癌。細小的飄塵隨呼吸道進入人體後將有一半粘附在肺部細胞上,是構成人類和動植物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煙塵還能削弱日光和能見度,吸收日光中對人體有紫外部分,而使兒童的佝僂病增多。
防治煙塵污染措施主要有:1、改變燃料構成和燃燒方式。如用無污染或少污染的燃料(天然氣、煤氣、石油煉廠氣或其他日光、沼氣、風、潮汐等能源)代替煤炭;現有爐窯實行技術改革。2、區域集中供熱,大的燃煤電站實行熱電並供,以集中的高效鍋爐代替分散的低效鍋爐;3、採用各種煙塵消煙除塵方式。等等。
粉煤灰
從燃煤鍋爐煙囪收集下來的煙灰稱為粉煤灰。許多火電廠將粉煤灰與鍋爐底部的沉渣(爐渣)一起排出,即粉煤灰渣。我國火電站每年排放的粉煤灰渣有近四千萬噸,是一個重要的污染源。它不僅佔用大量土地堆積,還常排放江河,使河道淤塞,河水變質。煤灰渣主要成份為硅酸鹽、鋁硅酸鹽、氧化硅、硫酸鹽等,含鐵也相當高。它本身沒有水硬膠凝性,但經磨細後,在有水份的條件下,能與石灰等起化學反應生成水硬膠凝性的化合物,因此粉煤灰用途極廣,主要用以製作建材。不少西方國家都反灰渣資源再技術作為國策的一環,美國更把灰渣列為礦產資源中的第七位,在1978年已有24.1%(約1641萬噸)作為商品銷售。我國最近也制定了粉煤灰水泥的國家標准,將其列為正式產品。粉煤灰還可用於水泥的活性混合材,混凝土的摻合料、燒結粉煤灰陶粒(人造骨料)、砌築水泥(砂漿水泥)、填築和築路材料。粉煤灰的綜合利用,需要電力、建材、建工、環保各部門統一認識,建設起我國的粉煤灰渣利用工業,從發展燃煤電站的除塵技術、干排灰技術到廢料資源化、資源產品化、產品系列化等方面著手,解決粉煤灰的污染與利用問題。
硫鐵礦渣
又稱燒渣,是生產硫酸過程中,焙燒硫鐵礦時產生的。一般每生產一萬噸硫酸可產生約七千噸硫鐵礦渣。由於燒渣中還有殘硫,故排放水體,將使其嚴重酸化,腐蝕橋梁、船舶。
燒渣含鐵量一般為百分之四十至四十五,經磁選、重選後,可提高至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同時脫硫),是很好的煉鐵原料,每一萬噸硫鐵礦渣可選出四千噸左右的煉鐵原料,選余物還可供水泥廠用,此外,燒渣中還有不少有價金屬,應考慮綜合利用問題。目前我省燒渣除部分供水泥廠外,大部分未處理,值得注意。
鋼渣、高爐渣
每生產一噸生鐵要排出0.75噸高爐渣(國外由於高斷的改進和大型化、礦石品位提高,已降到0.3噸);每生產一噸鋼,要排出0.25噸鋼渣。高爐渣化學成份接近水泥的化學成份,活性比較穩定,抗磨、水化、吸水性能好,水淬工藝成熟,易於加工,回收利用合算。目前我國對高爐渣的利用率達百分之六十。而鋼渣質硬、塊大、不易破碎,水淬技術不很成熟,利用較難。高爐渣一般用於制礦渣水泥、礦渣磷肥、鑄石、礦渣纖維、微晶玻璃等。鹼性煉鐵爐(如托馬斯爐)的鋼渣經水淬後渣中鋼形成小粒,可經磁選回收。選余渣再制磷肥和水泥(其成本僅為普通水泥一半)。鋼渣磷肥含磷及多種微量元素,適用於酸性土壤,能改良土壤,又可作飲料添加劑,其有效五氧化二磷為14~18%。國外對鋼渣利用著重研究爐前水淬,使其先行粒化;或採用大面積分層鋪渣破法(熱潑法)。一般將鋼渣返回燒結礦或直接回高爐代石灰石作助溶劑。
放射性物質
某些元素的不穩定原子核進行蛻變,放出甲(a)、乙(β)、丙()等射線,(能量的形式),而自己變成一種新原子,這種不穩定我的元素稱為放射性元素,有天然的(如錒、釷、鈾等)和人工的(鈈、鋦、鍆等)之分。含放射性元素的物質即放射性物質它,在工、農、醫、國防各方面均有著極重要價值。但它通過空氣、飲食等途徑進入人體,以體內或體外照射方式危害人體健康。人體受放射性危害,輕者頭暈、疲乏、脫發、紅斑、白血球減少或增多、血小板減少;而大劑量照射,還會引起白血病及骨、肺、甲狀腺癌變甚至死亡,放射性還能引起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不同射線對人的危害也有差別,如σ一粒子的放射性物質將引起所接觸到的組織的高深度放射性危害;而-射線主要是外部輻射引起危害;β-射線穿透能力介於二者之間,既能引起外部輻射性燒作和皮膚惡化,又能透過外層組織引起體內放射性損傷。
❸ 環境污染有哪些事例
1丶北美死湖事件
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東南部是西半球工業最發達的地區,每年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萬噸。其中約有380萬噸由美國飄到加拿大,100多萬噸由加拿大飄到美國。七十年代開始,這些地區出現了大面積酸雨區,酸雨比番茄汁還要酸,多個湖泊池塘漂浮死魚,湖濱樹木枯萎。
2丶卡迪茲號油輪事件
1978年3月16日,美國22萬噸的超級油輪「卡迪茲號」,滿載伊朗原油向荷蘭鹿特丹駛去,航行至法國布列塔尼海岸觸礁沉沒,漏出原油22.4萬噸,污染了350公里長的海岸帶。僅牡蠣就死掉9000多噸,海鳥死亡2萬多噸。海事本身損失1億多美元,污染的損失及治理費用卻達5億多美元,而 給被污染區域的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失更是難以估量。
3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原西德共有森林740萬公頃,到1983年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積量占同年森林生長量的21%多,先後有80多萬公頃森林被毀。這種枯死病來自酸雨之害。在巴伐利亞國家公園,由於酸雨的影響,幾乎每棵樹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樅樹相繼枯死,全州57%的松樹病入膏荒。巴登-符騰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樅、松綠的發黑而得名,是歐洲著名的度假聖地,也有一半樹染上枯死病,樹葉黃褐脫落,其中46萬畝完全死亡。漢堡也有3/4的樹木面臨死亡。當時魯爾工業區的森林裡,到處可見禿樹、死鳥、死蜂,該區兒童每年有數萬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4丶切爾諾貝利核漏事件
1986年4月27日早晨,前蘇聯,現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一組反應堆突然發生核漏事故,引起一系列嚴重後果。帶有放射性物質的雲團隨風飄到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等國,瑞典東部沿海地區的輻射劑量超過正常情況時的100倍。核事故使烏克蘭地區10%的小麥受到影響,此外由於水源污染,使前蘇聯和歐洲國家的畜牧業大受其害。當時預測,這場核災難,還可能導致日後十年中10萬居民患癌症而死亡。
5丶萊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富爾市桑多斯化學公司倉庫起火,裝有1250噸劇毒農葯的鋼罐爆炸,硫、磷、汞等毒物隨著百餘噸滅火劑進入下水道,排入萊茵河。警報傳向下游瑞士、德國、法國、荷蘭四國835公里沿岸城市。劇毒物質構成70公里長的微紅色飄帶,以每小時4公里速度向下游流去,流經地區魚類死亡,沿河自來水廠全部關閉,全國與萊茵河相通的河閘全部關閉。這次污染使萊茵河的生態受到了嚴重破壞。
(3)含磷含氟污水站工藝流程擴展閱讀
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為的破壞,向環境中添加某種物質而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而產生危害的行為。
由於人為因素使環境的構成或狀態發生變化,環境素質下降,從而擾亂和破壞了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條件的現象。
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環境自凈。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
❹ 工業排放對水資源的影響
鉻(Cr)
鉻是一種具有銀白色光澤的金屬,無毒,化學性質很穩定,不銹鋼中便含有12%以上的鉻。常見的鉻化合物有六價的鉻酐、重鉻酸鉀、重鉻酸鈉、鉻酸鉀、鉻酸鈉等;三價的三氧化二鉻(鉻綠、Cr2O3);二價的氧化亞鉻。鉻的化合物中以六價鉻毒性最強,三價鉻次之。據研究表明,鉻是哺乳動物生命與健康所需的微量元素。缺乏鉻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成人每天需500-700微克鉻,而在一般伙食中每天僅能提供50-100微克。紅糖全谷類糙米、未精製的油、小米、胡蘿卜、豌豆含鉻較高。鉻對植物生長有刺激作用,微量鉻可提高植物收獲量;但濃度稍高,又可抑制土壤內有機物質的硝化作用。鉻酸、重鉻酸及其鹽類對人的粘模及皮膚有刺激和灼燒作用、並導致傷、接觸性皮炎。這些化合物以蒸氣或粉塵方式進入人體,均會引中鼻中隔穿孔、腸胃疾患、白血球下降、類似哮喘的肺部病變。皮膚接觸鉻化物,可引起癒合極慢的「鉻瘡」,當空氣中鉻酸酐的濃度達0.15~0.31毫克/立方米時就可使鼻中隔穿孔。三價鉻還是一種蛋白凝聚劑。有人認為,六價鉻可誘發肺癌。此外,六價鉻,特別是鉻酸對下水系統金屬管道有強文化館作用,濃度2為0.31mg/l的重鉻酸鈉即可腐蝕管道。含3.4-17.3mg/l的三價鉻廢水灌田,就能使所有植物中毒。
鉻的污染主要由工業引起。鉻的開采、冶煉、鉻鹽的製造、電鍍、金屬加工、製革、油漆、顏料、印染工業,都會有鉻化合物排出。如製革工業通常處理一噸原皮,要排郵含鉻410mg/l的廢水50-60噸;若每天處理原皮十噸,則年排鉻72-86噸。
防治鉻的污染要從改革工藝和綜合利用多考慮,如電鍍的鉻霧回收、低鉻鍍鉻;鉻渣制鑄石、青磚和鉻木質素;鍍鉻廢水回收氫氧化鉻再經錦綠等等。
■ 汞(Hg)
汞即水銀,是一種液體金屬。比重13.6,熔點-39.3℃、沸點357℃。汞在常溫下即可蒸發,其蒸氣無色無味,比空氣重七倍。汞及其化合物毒性都很大,特別是汞的有機化合物毒性更大。魚在含汞量0.01-0.02毫克/升的水中生活就會中毒;人若食用0.1克汞就會中毒致死。汞及其化合物可通過呼吸道、皮膚或消化道等不同途徑侵入人體。當汞進入人體後,即集聚於肝、腎、大腦、心臟和骨髓等部位,造成神經性中毒和深部組織病變,引起疲倦,頭暈、顫抖、牙齦出血、禿發、手腳麻痹、神經衰弱等症狀,甚至會出現精神混亂,進而瘋狂痙攣致死。有機汞還能進入胎盤,使胎兒先天性汞中毒,或畸形,或痴呆。汞的毒性是積累性的,往往要幾年或十幾年才能反應出來。食物鏈對汞有相當大的富集能力。如淡水魚和浮游植物對汞的富集倍數為一千,淡水無脊椎動物為十萬,海洋植物為一百,海洋動物為二十萬。
汞有著廣泛的用途,如氣壓表、壓力計、溫度計、汞真空泵、日光燈、整流器、水銀法制燒鹼、汞觸媒、升汞消毒劑(千分之一的氯化亞汞作外科器械消毒劑)、雷汞(雷酸汞、炸葯起爆劑)、顏料(如硃砂、辰砂即硫化汞紅色顏料、印泥)、農葯(如西力生、賽力散)等等都要用到汞。汞的污染也來自這些方面。在有色金屬冶煉時也會因礦石含汞(如硫化汞)而帶來嚴重的汞污染。問題有機合成工業中的含汞觸媒(如以活性炭為載體的氯化亞汞觸媒)廢棄物也會給環境來污染問題。
人們已研究了各種對付汞污染的辦法。如以隔膜電解槽制燒鹼,有色冶金中採用多硫化鹼回收汞、以無汞差壓計代替水銀差壓計,等等。含汞廢水也可以化學沉澱法、活性炭吸附法、汞齊提取法等等處理。但必須指出,任何方法除汞、都只能改變其存在形態和轉移其存在位置,而其固有毒性並未消除,因此還要與汞的回收利用相結合。在制汞或使用汞的工廠中,常常定期用碘熏蒸,以生成碘化汞,消除汞患。
■ 氯(Cl2)
氯是一種具有強刺激性的黃綠色氣體,比空氣重2.43倍,易溶於水(水氯體積比為1:2.5),易為活性炭所吸收。常溫及六個大氣上液化為液氯,比重為水的1.56倍。氯的用途相當廣泛,多用於自水消毒,紙漿漂白,制溴、漂白粉(次氯酸鈣),六六六,橡膠,油墨顏料,油脂,聚氯乙烯和鹽酸、農葯,等等。冶金工業的氯化處理、氯鹼工業等也有大量氯氣排出。如每生產一噸液氯,隔膜電解法會有9.45公斤、水銀電解法有18-72.5公斤氯排出。
人們胃中含有千分之五的鹽酸,以幫助消化、殺死病菌。氯是很活潑的元素,幾乎能與一切普通金屬以及碳、氮、氧以外的所有非金屬直接化合(在無水情況下不與鐵作用,故用鋼瓶裝液氯)。大氣中低濃度的氯(氯化氫)能刺激眼、鼻、喉;空氣中含有萬分之一的氯就會嚴重影響人的健康。人體吸入氯氣會使呼吸道和皮膚粘膜中毒。輕度中毒時有灼燒、壓迫感,喉炎發癢,呼吸困難,眼刺痛流淚。高濃度的氯氣(氯化氫)會引起人慢性中毒,產生鼻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有的還會過敏,出現皮炎、濕疹等。氯揮發性極強,空氣中的水蒸汽即可與之反應生成鹽酸霧及次氯酸,而於所到之處腐蝕物品、危害人體和動植物。所以,生產和使用氯的地方要嚴格管理,改進工藝設備,防止跑冒滴漏並大搞氯的綜合利用。對於含氯廢氣,在濃度超過1%時,可以四氯化碳或一氯化硫等作為吸收劑吸收濃縮後解吸予以回收;稀濃度的氯可用水、鹼液和亞鐵化合物等吸收處理,但要注意二次污染問題。
■ 酚
酚類化合物種類繁多,有苯酚、甲酚、氨基酚、硝基酚、萘酚、氯酚等,而以苯酚、甲酚污染最突出。苯酚簡稱酚,又名石炭酸,微酸性(腐蝕性),常溫下能揮發,放出一種特殊的刺激性臭味,在空氣中變粉紅色。醫院常用的「來蘇水」消毒劑便是苯酚鈉鹽的稀溶液。甲酚又稱煤酚,與苯酚的化學活性及毒性類似,也經常同時存在。酚類按其芳環上所直接連接的羥基數目的不同,可分為一元酚和多元酚;按其揮發性又可分為揮發酚與不揮發酚。一元酚多具有揮發性(沸點在230℃以內)。
酚類化合物是一種原型質毒物,對一切生活個體都有毒殺作用。能使蛋白質凝固,所以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其水溶液很易通過皮膚引起全身中毒;其蒸氣由呼吸道吸入,對神經系統損害更大。長期吸入代濃度酚蒸汽或酚污染了的水可引起慢性積累性中毒;吸入高濃度酚蒸或酚液或大量酚液濺到皮膚上可引起急性中毒。如不及時搶救,可在三到八小時內因神經中樞麻痹而。殘廢慢性酚中毒常見有嘔吐,腹瀉、食慾不振、頭暈、貧血和各種神經系病症。酚對水產和不生微生物、農作物都有一定的毒害。水中含酚0.1~0.2毫克/升時,魚肉即有臭味有能食用;6.5~9.3毫克/升時,能破壞魚的鰓和咽,使其腹腔出血、脾腫大甚至死亡。含酚濃度高於100毫克/升的廢水直接灌田,會引起農作物枯死和減產。人對酚的口服致死量為530毫克/公斤體重。
苯酚的製造、煉焦、煉油、冶金、塑料、化纖、絕緣材料、酚醛樹脂、制葯、炸葯、農葯等等工業都會有較高濃度的含酚廢水。例如,每生產一噸焦炭,就可產生0.2~0.3立方米的含酚廢水。
解決含酚廢水的途徑,一是改革工藝,降低廢水含酚濃度,或循環用水以減少廢不量並提高廢水中含酚濃度,便於回收;二是回收利用和處理,主要方法有:萃取、吸附、蒸汽吹脫、離子交換、化學沉澱、化學氧化、反滲透、生化處理等。一般說來,含酚濃度在1000毫克/升以上的廢水應先考慮酚的回收,再加破壞處理以達無害排放。含酚濃度低於此濃度以下,則要進行無害處理。
■ 氰化物
氰化物有氰、氫氰酸、氰化鈉、氰化鉀、氰化銨和腈類,均有劇毒!無機氰化遇酸即入出氫氰酸。氫氰酸比重為0.687,具苦杏仁臭味、無色透明液體,熔點-14℃,沸點25.6℃,極易揮發。氰化物侵入人體或接觸它們(特別是通過皮膚傷口),均能引起中毒。輕者頭痛、眩暈、呼吸困難,重者昏、戲攣、血壓下降,甚至在二、三分鍾內無預兆而突然昏致死亡。氰化物中毒治癒者不可能有神經系統後遺症,如頭痛、麻痹、失語、顛癇等。氫氰酸對人的致死量為0.06克、氰化鈉為0.1克、氰化鉀為0.12克。氰化物對魚的毒害較大,當水中氰根含量為0.04~0.1ppm時,即可使魚致死。
含氰廢水、廢氣主要來自電鍍、焦化、冶金、選礦、化纖、制葯、有機玻璃、塑料、煤氣等工業部門。消除其危害的主要措施有:1、改革工藝。如電鍍的無氰或微氰化;選礦用無氰選礦。2、回收利用。如蒸發濃縮、離子交換、酸性揮發等方法回收氰化物3、廢水處理。主要有是電解、氧化、吹脫與吸收、生化、化學處理等,破壞氰根。如向廢不中投放液氯、次氯酸鈉或漂白粉等,使氰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氮。一般含氰濃度小於20毫克/升時可用活性污泥曝氣池,20~40毫克/升時用生物濾池,等等。
■ 鎘(Cd)
鎘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其化合物也大都屬毒性物質。鎘用途很廣,鎘鹽、鎘蒸燈、顏料、煙霧彈、合金、電鍍、焊葯、標准電池、冶金去氧劑、原子反應堆的中子收棒等,都要用到鎘。如顏料鎘紅即為硫化鎘、硒化鎘和硫酸鋇組成;鎘黃為硫化鎘與硫酸鋇組成。鎘在自然界中相當稀少,常伴生於硫化鉛、鋅礦特別是閃鋅礦(ZnS)之中。金屬礦的開采和冶煉、電鍍、顏料等是鎘的主要人為污染源。粗磷肥中含鎘可達100毫克/公斤、普鈣含鎘可達50~170毫克/公斤;汽車廢氣中也有鎘。資料表明,交通頻繁的公路兩旁土壤和草的含鎘量,近處明顯高於遠處。煙草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鎘。
震驚世界的日本「痛痛痛」就是因鎘污染而致。含鎘的礦山廢水污染了河水及河兩岸的土壤、糧食、牧草、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而慢慢積累,在腎臟和骨骼中。會取代骨中鈣,使骨骼嚴重軟化,骨頭寸斷;鎘會引起胃臟功能失調,干擾人體和生物體內鋅的酶系統,使鋅鎘比降低,而導致高血壓症上升。鎘毒性是潛在性的。即使飲用水中鎘濃度低至0.1毫克/升,也能在人體(特別是婦女)組織中積聚,潛伏期可長達十至三十年,且早期不易覺察。資料表明,人體內鎘的生物學半衰期為20~40年。鎘對人體組織和器官的毒害是多方面的,且治療極為困難。因此,各國對工業排放「三廢」中的鎘都作了極嚴格的規定。日本還規定,大米含鎘超過1毫克/公斤即為「鎘米」,禁止食用。日本環境廳規定0.3ppm為大米中鎘濃度的最高正常含量。
由於鎘化合物具有程度不同的毒性,用任何方法從廢水中除鎘,只能改變其存在任何方法從廢水中除隔,只能改變其存在方式和轉移其存在的位置,並不能消除其毒性。因此,鎘廢水的處理應盡量與回收利用結合
■ 砷(As)
砷及砷的可溶性化合物者極毒。如砒霜(白砒)就是三氧化二砷。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形態存在,間或成單質存在,有硫砷鐵礦(FeAsS)、雄黃(As2S2)、雌黃(As2S3)。不少有色金屬礦石中含有砷化物,所以在有色金屬冶煉過程中(如礦石培燒),均有砷化物(如白砒)排出。煤中含砷平均可達25毫克/公斤,故煤的燃燒可使周圍空氣的砷濃度達0.02微克/立方米。砷化物多用於製造硬質合金(如鉛彈中加35%的砷)、砷酸鹽葯物、殺蟲劑、殺鼠劑(一般為砷酸、亞砷酸鹽類)、玻璃工業脫色劑、毛皮工業的脫毛劑和防腐劑。所以冶金、硫酸、化肥、皮革、農葯等工業均有砷污染。問題砷可以通過呼吸、皮膚接觸、飲食等途徑進入人體。砷能與蛋白質和酶中的巰基結合,抑制體內很多生化過程,特別是與丙酮酸氧化酶的巰基結合,使其失去活性,引起細胞代謝的嚴重紊亂。砷對人的中毒劑量為0.01~0.052克,致死量為0.06~0.2克。砷的急性中毒症狀是:咽喉、食道及胃腸燒灼感,腹瀉、腹痛、頭痛、惡心、嘔吐、口喝、面部發紺、血壓迅速降低,病情嚴重時可迅速死亡。砷中毒作用也是積累性的,能蓄積於骨質疏鬆部、腎、肝、脾、肌肉和角化組織(如頭發、皮膚及指甲)。近年來還發現,與含砷物質經常接觸的工人中,皮膚癌和肺癌的發病率錠高於其他行業;而皮膚潰瘍、鼻中隔穿孔更為常見。
含砷廢氣應嚴格消煙除塵措施,在煙道中予以回收。含砷廢一般用投加石灰、硫酸亞鐵和液氯(或漂白粉),將砷沉澱,然後對廢渣進行處理。各種方法從飲用水中除砷的效率,石灰軟化法可除去85%,木炭過濾為70%,硫化鐵濾床94%,硫酸鐵凝結80%以上,氯化鐵凝結98%以上,氫氧化鐵沉澱法94~96%。如人畜誤食砷中毒,可以氧化鎂與硫酸亞鐵溶液強烈攪動生成的新鮮氫氧化鐵懸浮液服用來解毒。
■ 煙塵
除工業過程產生的粉塵外,煙塵主要是燃料燃燒的產物。工業用煤排煙量大致是燃燒的重量的3~18%,褐煤為11%,無煙煤為8~9%。同樣一噸煤,居民用比工業用所產生的粉塵要多2~3倍。煙塵一般含硫、氮、碳的氧化物等有毒氣體和粉塵。粉塵顆粒大於十策米的,很快會沉降到地面,稱為落塵;顆粒小於十微米的稱為飄塵,其中相當大一部分比細菌還小,可以幾小時,甚至幾天,幾年地飄浮在大氣中,尤其是直徑在0.5~5微米的飄塵,不能為人的鼻毛所阻滯和呼吸道粘液所排除,可直接到達肺泡,被血液帶到全身。有的飄塵還附有苯並(a)芘或本身就是一些有毒的金屬(如鉻、鈹、鎳)化合物、石棉、砷化物等,可以致癌。細小的飄塵隨呼吸道進入人體後將有一半粘附在肺部細胞上,是構成人類和動植物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煙塵還能削弱日光和能見度,吸收日光中對人體有紫外部分,而使兒童的佝僂病增多。
防治煙塵污染措施主要有:1、改變燃料構成和燃燒方式。如用無污染或少污染的燃料(天然氣、煤氣、石油煉廠氣或其他日光、沼氣、風、潮汐等能源)代替煤炭;現有爐窯實行技術改革。2、區域集中供熱,大的燃煤電站實行熱電並供,以集中的高效鍋爐代替分散的低效鍋爐;3、採用各種煙塵消煙除塵方式。等等。
■ 粉煤灰
從燃煤鍋爐煙囪收集下來的煙灰稱為粉煤灰。許多火電廠將粉煤灰與鍋爐底部的沉渣(爐渣)一起排出,即粉煤灰渣。我國火電站每年排放的粉煤灰渣有近四千萬噸,是一個重要的污染源。它不僅佔用大量土地堆積,還常排放江河,使河道淤塞,河水變質。煤灰渣主要成份為硅酸鹽、鋁硅酸鹽、氧化硅、硫酸鹽等,含鐵也相當高。它本身沒有水硬膠凝性,但經磨細後,在有水份的條件下,能與石灰等起化學反應生成水硬膠凝性的化合物,因此粉煤灰用途極廣,主要用以製作建材。不少西方國家都反灰渣資源再技術作為國策的一環,美國更把灰渣列為礦產資源中的第七位,在1978年已有24.1%(約1641萬噸)作為商品銷售。我國最近也制定了粉煤灰水泥的國家標准,將其列為正式產品。粉煤灰還可用於水泥的活性混合材,混凝土的摻合料、燒結粉煤灰陶粒(人造骨料)、砌築水泥(砂漿水泥)、填築和築路材料。粉煤灰的綜合利用,需要電力、建材、建工、環保各部門統一認識,建設起我國的粉煤灰渣利用工業,從發展燃煤電站的除塵技術、干排灰技術到廢料資源化、資源產品化、產品系列化等方面著手,解決粉煤灰的污染與利用問題。
■ 硫鐵礦渣
又稱燒渣,是生產硫酸過程中,焙燒硫鐵礦時產生的。一般每生產一萬噸硫酸可產生約七千噸硫鐵礦渣。由於燒渣中還有殘硫,故排放水體,將使其嚴重酸化,腐蝕橋梁、船舶。
燒渣含鐵量一般為百分之四十至四十五,經磁選、重選後,可提高至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同時脫硫),是很好的煉鐵原料,每一萬噸硫鐵礦渣可選出四千噸左右的煉鐵原料,選余物還可供水泥廠用,此外,燒渣中還有不少有價金屬,應考慮綜合利用問題。目前我省燒渣除部分供水泥廠外,大部分未處理,值得注意。
■ 鋼渣、高爐渣
每生產一噸生鐵要排出0.75噸高爐渣(國外由於高斷的改進和大型化、礦石品位提高,已降到0.3噸);每生產一噸鋼,要排出0.25噸鋼渣。高爐渣化學成份接近水泥的化學成份,活性比較穩定,抗磨、水化、吸水性能好,水淬工藝成熟,易於加工,回收利用合算。目前我國對高爐渣的利用率達百分之六十。而鋼渣質硬、塊大、不易破碎,水淬技術不很成熟,利用較難。高爐渣一般用於制礦渣水泥、礦渣磷肥、鑄石、礦渣纖維、微晶玻璃等。鹼性煉鐵爐(如托馬斯爐)的鋼渣經水淬後渣中鋼形成小粒,可經磁選回收。選余渣再制磷肥和水泥(其成本僅為普通水泥一半)。鋼渣磷肥含磷及多種微量元素,適用於酸性土壤,能改良土壤,又可作飲料添加劑,其有效五氧化二磷為14~18%。國外對鋼渣利用著重研究爐前水淬,使其先行粒化;或採用大面積分層鋪渣破法(熱潑法)。一般將鋼渣返回燒結礦或直接回高爐代石灰石作助溶劑。
■ 放射性物質
某些元素的不穩定原子核進行蛻變,放出甲(a)、乙(β)、丙()等射線,(能量的形式),而自己變成一種新原子,這種不穩定我的元素稱為放射性元素,有天然的(如錒、釷、鈾等)和人工的(鈈、鋦、鍆等)之分。含放射性元素的物質即放射性物質它,在工、農、醫、國防各方面均有著極重要價值。但它通過空氣、飲食等途徑進入人體,以體內或體外照射方式危害人體健康。人體受放射性危害,輕者頭暈、疲乏、脫發、紅斑、白血球減少或增多、血小板減少;而大劑量照射,還會引起白血病及骨、肺、甲狀腺癌變甚至死亡,放射性還能引起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不同射線對人的危害也有差別,如σ一粒子的放射性物質將引起所接觸到的組織的高深度放射性危害;而-射線主要是外部輻射引起危害;β-射線穿透能力介於二者之間,既能引起外部輻射性燒作和皮膚惡化,又能透過外層組織引起體內放射性損傷。
❺ 破壞環境的原因是
科技發展的利與弊
結論:科技的發展固然重要,但不能在能合理正常使用的前提去發展,發展首先得凈化思想,只有沒個人的思想和心靈得到發展和提高了,所開發出來的高科技開能永久的有益於人類的發展,自然的和諧!
弊:上面說道我們每個人的眼光都看的更高了更遠了,這就使得我們看到是只是遠處了高出的事物,去探索去追求,忽略了眼前的該做的,就像歷史上那些想找長生不了的一些君主們一樣,葯物是拿來治理疾病的,結果他們去盲目的投資去為了達到一些不可能實現的東西,結果害了自己也害了民眾,就有了人民現在在電影里看到的宏觀場面了,讓人心寒的帝王陪葬和那些所謂的世界奇跡。打個比方說,要是每
科技的發展的同時帶給人們的是便利,同時也帶來了災難。利:我們可以去我們想要去的地方,人們在不斷的探索,在未來可能回連《太陽中心》學會被推翻。在科技發展進步的現在沒個人可以享受到那些歷史人物所享受不到東西,每個新人對這個世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與日俱增。1996年,我國的塑料包裝用量達243萬噸,年平均增長率超過
20%,特別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線、旅遊景點的垃圾中塑料廢棄物迅速增加。
據調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產量已達300萬噸,其中廢塑料約佔3%,年增
長率達48%。沿海地區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達8-10%。這些廢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體積計算,已達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處理的難度和費用。
由於廢塑料幾百年都難以降解,若丟棄在自然環境中,會給蚊子、蒼蠅和
細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溫床;若埋藏在地下,則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礙植物根
系生長,破壞土壤品質,影響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燒處理,將產生多種有毒氣
體。「白色污染」已成為當前危害我國社會環境的一大公害,嚴重阻礙了我國
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費量約100億只,主要為發泡塑料製品,要禁
止生產和銷售使用這些量大面廣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就要開發生產其替代
用品,綠色一次性餐具由此應運而生。有關專家認為,綠色一次性餐具的開發
與生產正在成為我國新興的環保產業。
12月中旬,科技部會同國家經貿委、環保總局、鐵道部聯合召開了綠色一
次性餐具技術開發交流會,會上,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負責人
王志學以及幾家生產企業的經營管理者。
王志學說:目前我國開發生產的綠色一次性餐具按原料種類,可分為紙
漿類、稻殼類、秸稈類和澱粉類。我國現有上百家企業生產紙制一次性餐具,
年生產能力約為30億只。
紙餐具的原料生產過程中污染嚴重,成本較高,且本身強度及防水抗濕
性較差,因此,它的推廣應用有較大的局限性,人們就自然把眼光投向了別
處,向科技要效益。如以稻殼為原料生產稻殼類餐具,我國現在有十幾家這種
類型的企業,年生產能力約1.5億只;秸稈類餐具以農作物的秸稈為主要
原料,我國目前也有十幾個廠家,年生產能力達7500萬只;澱粉類餐具以薯類
澱粉為主要原料,它的降解性好,回收後可做飼料。總而言之,國家對綠色一
次性餐具的研究與開發很重視,通過科技攻關、星火計劃、火炬計劃等科技發
展計劃給予大力支持,不少企業的綠色一次性餐具的生產技術已比較成熟,具
備了產業化的基礎。
武漢遠東綠世界集團公司就是以澱粉為原料,進行綠色一次性餐具科技攻
關和開發,經濟效益初具端倪的公司。該公司總裁蘇笑海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他原來在湖北輕工學院學的是工藝美術,1984年進武漢大學讀的是哲學碩士
學位,後在德國學習和工作,歐洲的環境保護對他觸動很大,就萌生了回國搞
環保產業的念頭。蘇笑海告訴記者:我學過工藝美術,是位唯美主義者,我今
天投身綠色餐具這樣的環保事業,就是發端於我對美的最初認識;而美學的延
伸,說到底也是一種哲學。
在1992年至1996年間,遠東綠世界公司開發的再生紙板一次性餐具和葦漿
模塑成型餐飲具由於科技含量較低等原因,生產規模一直未能擴大。1996年公
司派員考察了歐洲市場生物降解包裝用品的技術情況,認為開發植物澱粉生產
全降解一次性餐具用品可能是消除「白色污染」的一種途徑。1997年,由一批食
品、化學、機械專家組成,公司重點投資開發了全降解一次性餐飲用品,該項目
列入1997年度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
他們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結合國內紙餐具的生產工藝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利
用國內資源豐富的紅薯、玉米等澱粉為主要原料,代替了國外單一的價格較高的
土豆澱粉;在紅薯澱粉原料中增加了20%的天然纖維,使餐飲具增加了明顯的強
度,再運用食品膨化的加工技術使產品具有重量輕和柔軟性;增加強度表面噴塗
處理及整形的設備,使生產出的餐飲用品具有防水、防油、耐熱的功能等。蘇笑
海做了個生動的比喻:就好比是建築材料中的鋼筋水泥,紅薯澱粉是那水泥,而
切碎攪拌進去的各種乾草和植物的根莖就是那鋼筋,這樣才能使餐具的強度明顯
增強。
遠東綠世界生產的以澱粉為原料的餐具產品,委託德國SGS機構參照國際食品
包裝標准進行測試,盛裝在攝氏100度的熱水及熱油二小時以上完全不變形,保
溫性能優異。由於澱粉及添加劑均為天然植物原料,產品降解性能優異,經國家環
境測試中心測試表明,10天左右可降解90%以上,一個月內可以完全降解。
據介紹,由於該項目採用的是植物澱粉和植物纖維,成本較低,每一個有蓋飯
盒成本為0.12元左右,無蓋飯盒及碗、盤成本為0.07元左右,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目前,遠東綠世界公司擬投資1.6億元,興建年產50億雙一次性筷子、35億只各類
碗、盤、盒等產品的大型全降解綠色一次性餐具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後,每年可以
新增產值6.25億元,新增利稅約1.3億元。基地的土建工程已於今年3月份動工,
已建成標准廠房2萬平方米,如果後續資金能得到保證,預計1999年底即可達產.
蘇笑海說:我們的科技優勢是明顯的,今後能創造的社會效益也是明顯的:用澱粉
製作的一次性衛生筷子,其功能指標完全可以代替一次性木筷,僅此一項,每年即
可為國家節約木材資源近50萬立方米;集團如果能達產,每年預計要使用20萬噸
以上的紅薯,加工成澱粉原料10萬余噸,還可以使貧困地區10多萬人口脫貧,促
進老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汕頭綠恆實業有限公司從前幾年開始,對稻殼制綠色一次性餐具進行開發,目
前也初步具備了工業化規模生產的能力,公司生產的稻殼制的一次性包裝容器,特
別是提供超級市場使用的食品包裝器皿等產品,已經開始試銷日本、台灣、美國等
地。
綠恆公司生產的綠色一次性餐具,是將稻殼粉碎過篩,然後與幾種可食性的有
機高分子粘接劑加水混合,再經沖壓成型、烘乾、噴塗等工藝,生產出不同形狀的
盤、碗等器皿。
綠恆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紀曉鵬說:一次性餐具以稻殼為原料,不但在我國資
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它使用後可迅速在土壤里降解,可謂一舉兩得。
綠恆公司目前已有一條生產線在運營,其投資約為980萬元,生產能力為40萬
個餐具/天,目前達20萬個餐具/天。年產值約為3600萬元,預計投資回收期約
一年半,投資利潤約在30%左右,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已通過了廣東省科委組織的
技術鑒定和食品衛生部門的檢驗。據介紹,該公司為了更好地將產品推向市場,規
模經營,擬在近期內成立集團性公司,並且要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以期使生產
線的自動化程度更高。
據科技部主持召開的綠色餐具技術開發交流會介紹,1998年7月18日,溫家
寶副總理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專門提出要在一年內解決長江、太湖、
鐵路沿線的「白色污染」,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強管理,
禁止亂扔垃圾;二是停止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三是盡快研製和批量生產替代
品。11月14日,李嵐清副總理在第12次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工作會議上,也
提出發泡塑料餐具替代品的推廣應用問題。看來,綠色一次性餐具已引起了中央領
導同志以及科技、環保等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它作為一個新興的環保產業,可謂
生而恰逢其時,現在,既需要我們能夠攀登科學高峰的科技人員繼續從事攻關和開
發,需要我們懂經營、善管理的企業家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和市場開拓,也需要我
們有遠見卓識的金融家、風險投資家慧眼識珠,給予綠色一次性餐具的產業化以足
夠的資金投入。
我國從事綠色一次性餐具開發和產業化的企業大多目前生產規模較小,抗禦風
浪的能力較弱,而且其中不少是民營企業,需要政府部門給予足夠的產業政策上的
支持和引導,有個較好的開局,使這個新興的綠色環保產業能得以健康、持續地發展.界有了不同的認識,我們的眼光放的更遠1:利大
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科學發展還是利大於弊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想觀念、行事方式,無論老的經驗,還是新的思路,各有利弊,經得起實踐考驗,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就是正確合理的!」
看看歷史,從印刷術到造紙術,從文字處理器到網路咨訊的共享,使人的智力得以深化,此乃人文動力;從人的精神價值上而言,科技讓人擺脫了貧窮的籠罩,網路科技資訊帶來了第四波民主與人權的思考,在生理上從抗生素到器官移植,從水利灌溉到生物品種的改良,都為人類舒緩了一次次的危機,當科技發展帶來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價值的深化、廣化和優化的時候,還能說科技發展抑制了人的全面發展嗎~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醫療,我們現在是一個健康的人站在這里當然可以義無返顧的說 科學發展弊大,因為它破壞了環境,讓地球負載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可那些在痛苦中掙扎的病人,因為沒有科學的發展,沒有更先進的醫療措施,面對他們,我們還能說環境保護第一嗎?是命重要還是環境保護重要呢。。。
2:弊大
對自然的危害:
和我們使用的任何一種工業產品一樣,空調必然會給我們的環境帶來一定的負擔。幾年前,空調對自然的影響主要集中討論在製冷劑對地球臭氧層的破壞上,但是這些年,由於製冷劑更新行程的發展,這已經不是主要因素了。未來空調對自然的影響還是體現在能耗這個領域,空調能耗已佔我們生活和工業總能耗中很大的比重。能源的開材和給大氣環境釋放大量的熱量,己以給我們的自然環境響成的很大的負擔,這才是我們長期以來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電腦:因為電腦,有了網路,有了網路游戲。所以,青少年無法自拔,荒廢學業,無所事事。
汽車:人口膨脹,如果每人一部汽車,人類還有生活空間么?
空調:降低了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小了免疫力。
這個辯題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列舉科技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壞處,因為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著壞處的話,那麼對方就很可能抓住這一點攻擊你們:對方辯友,你們總是列舉科技的種種壞處,似乎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的只有災難,那為什麼我們現在還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什麼人類還要繼續發展科學技術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關鍵就在於你對於辯題的理解,這個理解的精髓在於:我們為什麼要找出科技給人帶來的壞處。這才是你方觀點的關鍵,為什麼呢?記得有這么一句話:科技是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砸爛愚昧和落後,另一方面也可能帶給人類無盡的災難。這個時候我們強調科技給人類帶來的痛苦與災難正是為了這把雙刃劍能夠最大程度發揮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類而不是相反。所謂良葯苦口利於病,這是因為對於科技理性而全面的思考才能夠使得科技始終在人類的掌握之下不會反過來禍害人類。
觀點確立之後,一些必要的例子自然是要有的,其實例子很好舉:原子物理理論的發展是的人類掌握了核能技術但是也帶來了廣島和長琦的核災難,帶來了人類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類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毀滅自己的能力。另外還有層出不窮的核事故,以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最有名(具體數據請你自己上網搜索),化學的發展使得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們的火葯和炸葯也傷害了數千萬計的人類同胞。我們的化學合成技術是的我們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東西,可現在我們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擾,被化學污染所毒害,為什麼我們國家現在有那麼多的小孩罹患白血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裝修中使用的化學粘結劑,還有破壞臭氧層的氟利昂。石油勘探技術的發展是的人類前進的步伐大大加快我們已經能夠以超過音速的速度飛行了,可是這也帶來了太多的戰爭太多的紛擾,也使得地球開始感冒發燒。生物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具備了以前由上帝壟斷的創造生命的權力,可是在這也帶來了倫理的紊亂。總之,科學的進步總是伴隨著相應的弊端危險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這些負面影響否則我們人類可能最終會毀滅於自己的手中。
以上這個回答是我在回答「科技給人帶來的壞處」時的回答。這兩個辯題基本相通,不知道你的這個辯題是不是描述的准確,如果是准確的話,這個的關鍵點還是如何來看待科技的弊端?是不是有弊端我們就不發展了,或者說為了避免科學發展所帶來的弊端我們寧可退回原始社會。這當然不對,所以我們發現並揭露科技的弊端是為了扮演一個理性批評者的角色,比如有人發現了佛里昂對臭氧層的害處並沒有使人類停止使用電冰箱而是採用了其它的冷媒。人類發現二氧化碳會產生溫室效應之後,並沒有停止使用相關的燃料,但是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來限制溫室氣體得排放。同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所以,你方的觀點就是一個理性得批評者,正是因為一個個理性得批評者才使得人類一次又一次從自我毀滅中得以倖存。這就是你們的立論點。人類的發展總是需要一部分人扮演批評者得角色,而言論自由得核心就是保證那些批評者德自由,保障人類獲得不同意見的權力。
這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了!
這個辯題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列舉科技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壞處,因為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著壞處的話,那麼對方就很可能抓住這一點攻擊你們:對方辯友,你們總是列舉科技的種種壞處,似乎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的只有災難,那為什麼我們現在還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什麼人類還要繼續發展科學技術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關鍵就在於你對於辯題的理解,這個理解的精髓在於:我們為什麼要找出科技給人帶來的壞處。這才是你方觀點的關鍵,為什麼呢?記得有這么一句話:科技是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砸爛愚昧和落後,另一方面也可能帶給人類無盡的災難。這個時候我們強調科技給人類帶來的痛苦與災難正是為了這把雙刃劍能夠最大程度發揮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類而不是相反。所謂良葯苦口利於病,這是因為對於科技理性而全面的思考才能夠使得科技始終在人類的掌握之下不會反過來禍害人類。
觀點確立之後,一些必要的例子自然是要有的,其實例子很好舉:原子物理理論的發展是的人類掌握了核能技術但是也帶來了廣島和長琦的核災難,帶來了人類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類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毀滅自己的能力。另外還有層出不窮的核事故,以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最有名(具體數據請你自己上網搜索),化學的發展使得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們的火葯和炸葯也傷害了數千萬計的人類同胞。我們的化學合成技術是的我們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東西,可現在我們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擾,被化學污染所毒害,為什麼我們國家現在有那麼多的小孩罹患白血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裝修中使用的化學粘結劑,還有破壞臭氧層的氟利昂。石油勘探技術的發展是的人類前進的步伐大大加快我們已經能夠以超過音速的速度飛行了,可是這也帶來了太多的戰爭太多的紛擾,也使得地球開始感冒發燒。生物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具備了以前由上帝壟斷的創造生命的權力,可是在這也帶來了倫理的紊亂。總之,科學的進步總是伴隨著相應的弊端危險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這些負面影響否則我們人類可能最終會毀滅於自己的手中。
以上這個回答是我在回答「科技給人帶來的壞處」時的回答。這兩個辯題基本相通,不知道你的這個辯題是不是描述的准確,如果是准確的話,這個的關鍵點還是如何來看待科技的弊端?是不是有弊端我們就不發展了,或者說為了避免科學發展所帶來的弊端我們寧可退回原始社會。這當然不對,所以我們發現並揭露科技的弊端是為了扮演一個理性批評者的角色,比如有人發現了佛里昂對臭氧層的害處並沒有使人類停止使用電冰箱而是採用了其它的冷媒。人類發現二氧化碳會產生溫室效應之後,並沒有停止使用相關的燃料,但是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來限制溫室氣體得排放。同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所以,你方的觀點就是一個理性得批評者,正是因為一個個理性得批評者才使得人類一次又一次從自我毀滅中得以倖存。這就是你們的立論點。人類的發展總是需要一部分人扮演批評者得角色,而言論自由得核心就是保證那些批評者德自由,保障人類獲得不同意見的權力。
王志學以及幾家生產企業的經營管理者。
王志學說:目前我國開發生產的綠色一次性餐具按原料種類,可分為紙
漿類、稻殼類、秸稈類和澱粉類。我國現有上百家企業生產紙制一次性餐具,
年生產能力約為30億只。
紙餐具的原料生產過程中污染嚴重,成本較高,且本身強度及防水抗濕
性較差,因此,它的推廣應用有較大的局限性,人們就自然把眼光投向了別
處,向科技要效益。如以稻殼為原料生產稻殼類餐具,我國現在有十幾家這種
類型的企業,年生產能力約1.5億只;秸稈類餐具以農作物的秸稈為主要
原料,我國目前也有十幾個廠家,年生產能力達7500萬只;澱粉類餐具以薯類
澱粉為主要原料,它的降解性好,回收後可做飼料。總而言之,國家對綠色一
次性餐具的研究與開發很重視,通過科技攻關、星火計劃、火炬計劃等科技發
展計劃給予大力支持,不少企業的綠色一次性餐具的生產技術已比較成熟,具
備了產業化的基礎。
武漢遠東綠世界集團公司就是以澱粉為原料,進行綠色一次性餐具科技攻
關和開發,經濟效益初具端倪的公司。該公司總裁蘇笑海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他原來在湖北輕工學院學的是工藝美術,1984年進武漢大學讀的是哲學碩士
學位,後在德國學習和工作,歐洲的環境保護對他觸動很大,就萌生了回國搞
環保產業的念頭。蘇笑海告訴記者:我學過工藝美術,是位唯美主義者,我今
天投身綠色餐具這樣的環保事業,就是發端於我對美的最初認識;而美學的延
伸,說到底也是一種哲學。
在1992年至1996年間,遠東綠世界公司開發的再生紙板一次性餐具和葦漿
模塑成型餐飲具由於科技含量較低等原因,生產規模一直未能擴大。1996年公
司派員考察了歐洲市場生物降解包裝用品的技術情況,認為開發植物澱粉生產
全降解一次性餐具用品可能是消除「白色污染」的一種途徑。1997年,由一批食
品、化學、機械專家組成,公司重點投資開發了全降解一次性餐飲用品,該項目
列入1997年度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
他們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結合國內紙餐具的生產工藝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利
用國內資源豐富的紅薯、玉米等澱粉為主要原料,代替了國外單一的價格較高的
土豆澱粉;在紅薯澱粉原料中增加了20%的天然纖維,使餐飲具增加了明顯的強
度,再運用食品膨化的加工技術使產品具有重量輕和柔軟性;增加強度表面噴塗
處理及整形的設備,使生產出的餐飲用品具有防水、防油、耐熱的功能等。蘇笑
海做了個生動的比喻:就好比是建築材料中的鋼筋水泥,紅薯澱粉是那水泥,而
切碎攪拌進去的各種乾草和植物的根莖就是那鋼筋,這樣才能使餐具的強度明顯
增強。
遠東綠世界生產的以澱粉為原料的餐具產品,委託德國SGS機構參照國際食品
包裝標准進行測試,盛裝在攝氏100度的熱水及熱油二小時以上完全不變形,保
溫性能優異。由於澱粉及添加劑均為天然植物原料,產品降解性能優異,經國家環
境測試中心測試表明,10天左右可降解90%以上,一個月內可以完全降解。
據介紹,由於該項目採用的是植物澱粉和植物纖維,成本較低,每一個有蓋飯
盒成本為0.12元左右,無蓋飯盒及碗、盤成本為0.07元左右,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目前,遠東綠世界公司擬投資1.6億元,興建年產50億雙一次性筷子、35億只各類
碗、盤、盒等產品的大型全降解綠色一次性餐具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後,每年可以
新增產值6.25億元,新增利稅約1.3億元。基地的土建工程已於今年3月份動工,
已建成標准廠房2萬平方米,如果後續資金能得到保證,預計1999年底即可達產.
蘇笑海說:我們的科技優勢是明顯的,今後能創造的社會效益也是明顯的:用澱粉
製作的一次性衛生筷子,其功能指標完全可以代替一次性木筷,僅此一項,每年即
可為國家節約木材資源近50萬立方米;集團如果能達產,每年預計要使用20萬噸
以上的紅薯,加工成澱粉原料10萬余噸,還可以使貧困地區10多萬人口脫貧,促
進老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汕頭綠恆實業有限公司從前幾年開始,對稻殼制綠色一次性餐具進行開發,目
前也初步具備了工業化規模生產的能力,公司生產的稻殼制的一次性包裝容器,特
別是提供超級市場使用的食品包裝器皿等產品,已經開始試銷日本、台灣、美國等
地。
綠恆公司生產的綠色一次性餐具,是將稻殼粉碎過篩,然後與幾種可食性的有
機高分子粘接劑加水混合,再經沖壓成型、烘乾、噴塗等工藝,生產出不同形狀的
盤、碗等器皿。
綠恆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紀曉鵬說:一次性餐具以稻殼為原料,不但在我國資
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它使用後可迅速在土壤里降解,可謂一舉兩得。
綠恆公司目前已有一條生產線在運營,其投資約為980萬元,生產能力為40萬
個餐具/天,目前達20萬個餐具/天。年產值約為3600萬元,預計投資回收期約
一年半,投資利潤約在30%左右,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已通過了廣東省科委組織的
技術鑒定和食品衛生部門的檢驗。據介紹,該公司為了更好地將產品推向市場,規
模經營,擬在近期內成立集團性公司,並且要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以期使生產
線的自動化程度更高。
據科技部主持召開的綠色餐具技術開發交流會介紹,1998年7月18日,溫家
寶副總理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專門提出要在一年內解決長江、太湖、
鐵路沿線的「白色污染」,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強管理,
禁止亂扔垃圾;二是停止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三是盡快研製和批量生產替代
品。11月14日,李嵐清副總理在第12次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工作會議上,也
提出發泡塑料餐具替代品的推廣應用問題。看來,綠色一次性餐具已引起了中央領
導同志以及科技、環保等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它作為一個新興的環保產業,可謂
生而恰逢其時,現在,既需要我們能夠攀登科學高峰的科技人員繼續從事攻關和開
發,需要我們懂經營、善管理的企業家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和市場開拓,也需要我
們有遠見卓識的金融家、風險投資家慧眼識珠,給予綠色一次性餐具的產業化以足
夠的資金投入。
我國從事綠色一次性餐具開發和產業化的企業大多目前生產規模較小,抗禦風
浪的能力較弱,而且其中不少是民營企業,需要政府部門給予足夠的產業政策上的
支持和引導,有個較好的開局,使這個新興的綠色環保產業能得以健康、持續地發
展.
❻ 半導體晶元製造廢水處理方法
晶元製造生產工藝復雜,包括矽片清洗、化學氣相沉積、刻蝕等工序反復交專叉,生產中使屬用了大量的化學試劑如HF、H2SO4、NH3・H2O等。
所以一般晶元製造廢水處理系統有含氨廢水處理系統+含氟廢水處理系統+CMP研磨廢水處理系統。具體方案可以咨詢澤潤環境科技(廣東)有限公司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