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脫硫塔產生的廢水如何能夠反復使用
前,國內大多數火電廠的濕法脫硫廢水處理系統採用傳統的加葯絮凝沉澱工藝,但整體投運率很低。經傳統處理系統處理後脫硫廢水中SS和COD的濃度較高,且無法除去水中的Cl-。因含有高濃度的Cl-,導致處理後的廢水無法回收利用。出於環保要求和經濟效益的考慮,採用深度處理的技術實現廢水零排放是廢水處理的必然趨勢。
傳統工藝
石灰石-石膏煙氣濕法脫硫過程產生的廢水中含有大量雜質,主要成分為高濃度的懸浮物、高氯根、高含鹽、高濃度的重金屬廢水,如果將這些物質直接排入自然水系,勢必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目前,國內傳統的處理方法是通過加鹼中和脫硫廢水,使廢水中的大部分重金屬形成沉澱物,再加入絮凝劑使其沉澱濃縮成為污泥,最終污泥被送至灰場堆放。
脫硫廢水的深度處理技術新工藝
雖然脫硫廢水經過上述傳統物化處理能基本滿足達標排放的要求,但其回用范圍局限性很大。隨著國家對水資源的日益重視,零排放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因此,要想回用燃煤電廠脫硫處理後的廢水,實現真正的廢水零排放,就要對廢水進行深度處理。
目前,常用的脫硫廢水深度處理方法包括膜濃縮法、蒸發濃縮法和結晶技術等。
膜濃縮法
採用DTRO膜法處理脫硫廢水,可有效解決採用卷式膜易受污染的問題,產水水質好,可有效的去除水中的雜質、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DTRO膜法處理脫硫廢水工藝流程:
蒸發濃縮技術
蒸發濃縮是工業中非常典型的水處理技術之一,其被廣泛應用於化工、食品、制葯、海水淡化和廢水處理等工業生產中。在脫硫廢水的濃縮處理中應用較多的是多效蒸發(MED)、熱力蒸汽再壓縮(TVC-MED)和機械蒸汽再壓縮(MVR)技術。
傳統的多效蒸發裝置(MED)主要以鍋爐生成的蒸汽
㈡ 脫硫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脫硫廢水處理一般分為預處理和深處理兩種形式。前者是對脫硫廢水進行初步處理,然後輸送至廢水處理廠處理。
預處理的流程是中和(利用石灰乳),沉澱,調制,絮凝,沉澱,清水進入清水池。
深處理是指脫硫廢水經預處理,然後通過膜交換,MVR。去除氯離子,生成雜鹽。
㈢ 中水回用於電廠循環水的設計與施工單位有哪些
中水回用設計的單位一般要找環保水處理公司來做。現在電廠要求回廢水零排放,所以循環水答這一塊的中水回用一般用反滲透+DTRO工藝來進行廢水回用與零排放處理。DTRO濃水可與後續的脫硫廢水濃水一起進入蒸發。這是目前已經有成功案例的處理方案。
㈣ 脫硫廢水怎樣循環利用
1、將脫硫廢水進行預處理除去重金屬離子和鈣離子、鎂離子;
2、將步驟(1)得到的預處理出水進行超濾處理;
3、將步驟(2)得到的超濾出水進行納濾處理,納濾處理所得濃水作為脫硫系統的補水回用。
㈤ 脫硫廢水脫去石膏,直接回用配料可行嗎
1.你說的液體在濕法脫硫工藝中叫濾液水或回用水。
2.濾液水的回收利用是工藝設計中物料平衡的一部分,在經濟性上是很有必要的。
3.濾液水的利用路樓上所言,最大的問題是系統內的氯離子會不斷濃縮上升。
4.第二個問題是濾液水有一定的懸浮物含量,會降低吸收劑的純度。你說的石灰就是吸收劑。由於純度降低,吸收劑的加入量會增加。
5.至於氯離子不斷上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按照我的經驗,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會影響系統的脫硫效率,也會導致吸收劑用量上升;其二是會極大地增大系統腐蝕,特別是氯離子對不銹鋼的金相結構有破壞作用;其三是會極大地增加脫水系統的負擔,造成脫水困難,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6.濕法脫硫看似簡單,其長期運行需要非常精細的控制。
7.對濾液水而言,循環利用是個必須的選擇,最好的辦法是在吸收塔進行不斷地稀釋,通過廢水處理系統定期處理外排。
8.另外,濾液水需要檢測的還有COD指標,對外排有一定影響。
9.補充:關於氯離子指標的問題,國內應用國外標准小於20000ppm,這個標准不靠譜。實際上,吸收塔維持在5000ppm以下比較正常,超過8000ppm基本上問題就很多了,而且通過置換也很難降下來,超過10000ppm,系統的運行就很脆弱,基本上要通過排放吸收塔才能解決。國內有氯離子很大也在運行的,短期內看不出來,長期運行,這些系統的維護費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