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雨水污水管道管徑要求

雨水污水管道管徑要求

發布時間:2024-10-20 16:13:43

污水管網雨水管網的布置遵守怎樣的原則或方法。

污水管網雨水管網的布置,遵守的原則或方法如下:

1、雨水管道開始處專的埋深為2.0米,通常布置在道屬路的北側和北側,在距路緣石1.5-2米的慢車道下方,不應將其布置在快速通道下方,以免在積水時影響交通,如果道路寬度大於40m,請考慮在道路兩側設置雨水管。

2、雨水管的最小管徑為400mm。 在計算雨水流量時,整個集水區的雨水被認為是收集在管道的末端,管網布局上顯示的管直徑是管末端的管直徑。

3、雨水管道直徑超過2000mm時,應採用溝渠,雨水管與溝渠連接時,應採取一定的工程措施,以保證連接處的良好水利條件。

(1)雨水污水管道管徑要求擴展閱讀:

雨水管道是從地面收集天然雨水並輸送至天然水體的管道。污水管是收集人們生活污水的污水管。通常在排入水體或回用之前,將其運至污水處理廠達到排放標准。污水管道是污水排放和輸送的網路。

為了保證雨水在人行道上的順利排泄,雨水出口之間的距離一般為30至50米。 應適當增加小坡度和低地形道路的密度,以防止雨水及時清除。

對於在山腳附近建造的工廠和居民區,除了工廠和居民區的雨水管外,還應考慮設置排水溝以攔截流域內排放的雨水,並將附近的水體引入,確保工廠和住宅地區的安全。

㈡ 雨污水檢查井內兩管端頭間距(各種管徑)

參考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4-2006 第4.4.2
管徑mm 污水間距m 雨水間距m
200~回400 40 50
500~700 60 70
800~1000 80 90
1100~1500 100 120
1600~2000 120 120
專業規范 望採納答

㈢ 市政設計中給水、污水、廢水和雨水分別常用什麼管材

各種管線在道路下的埋深,合理安排好各管線平面位置後還應合理控制各管線高程。一般來說,從上至下管線順序依次為電力管(溝)、電訊管(溝)、煤氣管、給水管、雨水管、污水管。電力、電訊一般設置管溝。 根據各自管線的技術要求及本地區的氣候、水文特點,管線埋設一般如下:
雨水管道:不小於1m;污水管道:不小於2m;
給水管道:
DN150~DN200 0.8m~1.0m
DN200~DN300 1.0m~1.5m
DN400~DN500 1.5m~2.0m
DN600~DN1200 2.0m~2.5m
各種管線的優先原則
①、壓力管(自來水、煤氣)避讓重力管(雨、污水管),壓力管上方覆土不夠時,可從下方繞行。
②、同類小管徑避讓大管徑。
③、支管避讓干管。
④、軟管(電力線、通訊線)避讓壓力管(自來水、煤氣管)。
⑤、管道相互交叉時,其相互之間的垂直凈距離不小於0.15m。個別管線如電力管溝與其他管線最小垂直距離為0.5m。
給水排水管線距離的平面及立面距離
①、給水管道與建築物、鐵路和其它管道的水平凈距,應根據建築物基礎的結構、路面種類、衛生安全、管道埋深、管徑、管材、施工條件、管內工作壓力、管道上附屬構築物的大小及有關規定等條件確定,一般不得小於(左頁)下表中的規定:
②、給水管應設在污水管上方,且不應有介面重疊;當給水管道敷設在下方時,應採用鋼管或鋼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長度每邊不得小於3m,套管兩端採用防水材料封閉。給水管道相互交叉時,其凈距不應小於0.15m。當給水管與污水管平行設置時,管外壁凈距不應小於1.5m。管道穿越河流時,可採用管橋或河底穿越等形式。

閱讀全文

與雨水污水管道管徑要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體化預制泵站和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瀏覽:848
樹脂瓦長度表 瀏覽:83
污水工程怎麼驗收 瀏覽:785
機器人濾芯組件怎麼換 瀏覽:257
樹脂筷子好還是不銹鋼 瀏覽:919
寶馬320的空調濾芯在什麼地方 瀏覽:297
全自動上水壺怎麼直接安裝凈水器 瀏覽:792
耐高溫環氧樹脂固化劑研究 瀏覽:49
大孔吸附樹脂洗脫時 瀏覽:88
怎麼排地暖管里的污水 瀏覽:397
凈化器不抽風怎麼回事 瀏覽:866
河道底泥如何回用 瀏覽:725
新生活空氣凈化器加濕水叫什麼 瀏覽:509
核廢水從哪來的 瀏覽:546
飲水機相片怎麼照 瀏覽:897
化工什麼廢水容易氨氮高 瀏覽:707
養鴨場廢水處理設備需要多少錢 瀏覽:846
水空調廢水嗎 瀏覽:240
凈水機抽水頭不出水了是什麼原因 瀏覽:403
洗衣機槽除垢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