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粵北的經濟規劃
——南粵綠色生態屏障。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強對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江河源頭、湖泊水庫、重要濕地、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和水源涵養區的保護,加強生態公益林和水源涵養林建設,加大山區生態系統建設投入,完善生態建設長效機制,著力構建粵北地區生態安全新格局,努力把粵北地區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示範區。
——山區科學發展示範區。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主導,將粵北地區劃分為重點、協調和生態三類發展片區,實行生態建設優先、產業集約優先,積極探索用較少的土地面積獲得較大經濟社會效益的發展方式,破解山區科學發展的難題,重點在生態環境、生態產業、城鄉一體、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和體制改革等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為全國山區科學發展提供先行示範。
——新興生態型產業集聚區。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區輻射和帶動功能,發揮粵北地區環珠三角的資源稟賦和後發優勢和各市主導產業發展,積極主動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帶動本地區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產業承接地的城鎮,以工業進園為載體,錯位發展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專業分工合作的產業鏈。
——區域合作的橋梁和紐帶。充分發揮粵北地區特有的區位優勢,主動承接珠三角地區的輻射,加強與周邊省區的區域合作,著力把粵北地區打造成為南融珠三角、北聯內陸的重要橋梁和東承海西、西接西南的重要紐帶。 到2015年,粵北地區初步形成全省最重要的生態屏障,初步形成綠色現代產業體系,公共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鄉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生態環境建設上新台階。西北東韓「四江水系」水源地常年保持國家地表水I-Ⅱ類標准,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治理率達95%;森林覆蓋率達72.7%,生態發展區的生態公益林占林地面積提高到50%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等約束性指標完成省下達的任務,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9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7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85%;60%以上的中心鎮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65%,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8%,確保實行生活污水處理的村莊數量每年增長1%以上,實行生活垃圾集中無害化處理的村莊覆蓋率每年增長10%以上。
——基礎設施建設上新水平。交通、能源、水利、環保等基礎設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並適度超前,基本實現所有縣城區通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52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500公里。電力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農田渠系灌溉系數達到0.5-0.6.通信網、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基本實現「三網融合」。
——經濟結構明顯優化。經濟增長速度年均達到10%,地區生產總值達5250億元(2010年可比價,下同);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1340元;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取得新進展,三次產業比重優化調整為10∶53∶37.——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力爭實現居民收入與地區生產總值同步增長,勞動生產率與工資水平同步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名義增長分別達9.5%和9.0%,平均期望壽命達到78歲。城鎮就業崗位持續增加,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和初中毛入學率保持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以上;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9%以上,農村實現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數字電影;城鄉三項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以上,初步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同險種同水平。 以主體功能區劃為基本布局理念,統籌考慮現有的開發強度、發展潛力,按照「五極」、「七軸」、「三片」空間結構和「融南聯北、承東拓西、區內協調」區域布局的要求,優化區域發展空間布局,強化與周邊區域的連通和協作。
(一)構建「五極、七軸、三片」的空間布局。
以珠三角地區為經濟發展的主要輻射源,粵北地區五個地級市的城區為主要增長極,廣州、深圳和珠海向內陸擴散的七條高速公路為發展主軸線,城鎮區、工業區和生態保護區等為發展主軸線上的節點,並以粵北地區與珠三角的地理位置關系劃分重點、協調和生態三個發展片區。
——「五極」:將粵北五個地級市的城區建成五大區域性增長極。到2015年,5個地級市城區人口規模分別達到50萬以上,每個城區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在城區的帶動下,韶關市建成為粵北區域中心城市、廣東新興製造業基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生態旅遊休閑重點地區;河源市建成為粵東北特色中心城市、山區科學發展示範市、新興產業集聚地、粵北贛南區域物流中心、現代生態園林城市;梅州市以建設綠色產業基地為目標建成廣東綠色崛起先行市、生態文化平安名城、世界客都;清遠市建成為大廣州衛星城市、珠三角高新產業新成長區、華南休閑宜居名城;雲浮市建成為全省農村改革發展試驗區、全省人居環境建設示範市、廣東富庶文明大西關。
——「七軸」:以珠三角為輻射源並向內陸擴散的高速公路為粵北地區的七大發展軸。
廣(州)韶(關)發展軸。京港澳和廣樂高速公路、武廣高鐵、京廣鐵路和北江航道發展軸,途經廣州、清遠城區、英德、佛岡、翁源、韶關城區、乳源、樂昌等城鎮,是清遠、韶關承接珠三角核心區輻射並向湖南拓展的重要軸線,粵北地區中部發展的「脊樑」。
廣(州)梅(州)發展軸。廣梅、廣河和廣惠高速公路、廣梅汕鐵路、東江航道發展軸,途經惠州、河源城區、東源、龍川、梅州市區、梅縣區、興寧、大埔等城鎮,是粵北東北部發展的重要軸線,影響和輻射海峽西岸地區的重要拓展軸。
廣(州)連(州)發展軸。廣清和清連、連宜高速公路和107國道,途經廣州、清遠城區、清新、陽山、連南、連山、連州等城鎮,覆蓋整個清遠市行政區劃的中軸,是我省向湖南方向拓展的重要發展軸。
廣(州)雲(浮)發展軸。廣梧高速公路、南廣鐵路、三茂鐵路、西江黃金水道,是雲浮承接以廣州-佛山-肇慶為主的珠三角核心區域向大西南地區拓展的重要軸線。依託珠三角的輻射帶動作用,集聚雲浮市城區的產業與綜合服務功能,帶動雲安、鬱南等城鎮和產業聚集區的發展,形成影響和輻射大西南地區的重要拓展軸。
深(圳)河(源)發展軸。以深圳為起點的惠鹽、惠河高速,以及深圳-贛州高速公路等區域幹道,途經深圳、惠州以及河源的城區、東源、和平等城鎮,二十特勤吧託人情問她千萬別
汕(頭)梅(州)發展軸。汕梅高速、廣梅汕鐵路,涉及梅州市區、梅縣區、豐順、蕉嶺等城鎮,是依託海西經濟區和潮汕都市區向北拓展的重要發展軸。
珠(海)雲(浮)發展軸。珠海至中山高速、江門至羅定高速,途經珠海、中山、江門等珠三角城市以及雲浮的新興、羅定等城鎮,是雲浮承接以珠海-中山-江門為主的珠三角核心區域向大西南地區拓展的重要軸線。
——「三片」:按照全省主體功能區劃范圍,以縣級行政單元為主體,細分為重點發展、協調發展和生態發展三個具體功能片區。
重點發展片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先地區,工業園區化的密集區,現代產業體系的載體,粵北地區的新經濟增長極,城鎮密集的區域生產生活服務中心。 專欄1重點發展片區
片區特點:與珠三角地區接壤或屬地級市的城區。
片區范圍:韶關湞江區、武江區和曲江區,梅州梅江區和梅縣區,清遠高新區、清城區、佛岡縣和清新縣,河源源城區,雲浮雲城區和新興縣。
發展重點:粵北地區五個地級市的城區;韶關工業園區、韶關曲江經濟開發區、東莞(韶關)產業轉移工業園、韶關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清遠經濟開發區、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清遠台灣工業園,佛山禪城(清新)產業轉移工業園,梅州經濟開發區、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河源經濟開發區、源城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中山(河源)產業轉移工業園、深圳羅湖(河源源城)產業轉移工業園,雲浮市循環經濟工業園區、佛山(雲浮)產業轉移工業園、佛山順德(雲浮新興新城)產業轉移工業園等產業開發區和產業園。
禁止開發:河源恐龍蛋化石公園、曲江小坑國家森林公園、梅州雁鳴湖國家森林公園等國家和省級的各類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等生態點(詳見專欄4)。 協調發展片區: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接續區和控制開發強度的緩沖區,粵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區,重點發展局部點狀式的工業園區並以承接生態型的工業和農業產業為主,強調發展與保護並重。 專欄2協調發展片區
片區特點:處於各流域的上游,與珠三角地區不直接接壤。
片區范圍:梅州豐順縣,清遠英德市,雲浮雲安縣、羅定市。
發展重點:片區范圍的縣(市)城區及中心鎮;豐順經濟開發區,清遠英德華僑工業園區,佛山南海(羅定)產業轉移園、羅定雙東環保工業園和雲浮(雲安)循環經濟工業園等。
禁止開發:英德國家森林公園、南嶺國家森林公園、飛來峽和寶晶宮風景名勝區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等生態區和生態點(詳見專欄4)。 生態發展片區:全省最重要的北部生態屏障,省內各大河流的重要水源涵養區,全省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和低碳經濟發展區,以保障生態安全為重點,同時適度開發點狀城鎮和生態型產業。 專欄3生態發展片區
片區特點:地理上大都遠離珠三角地區,與周邊省區相鄰,其中有11個縣(市)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片區范圍:韶關樂昌市※、南雄市※、仁化縣※、始興縣※、乳源縣※、新豐縣和翁源縣,梅州興寧市※、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和五華縣,清遠連州市、連山縣、連南縣和陽山縣,河源東源縣、和平縣※、龍川縣※、連平縣※和紫金縣,雲浮鬱南縣(有「※」符號的系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發展重點:片區范圍的縣(市)城區和中心鎮;逐步開發樂昌經濟開發區、東莞東坑(樂昌)產業轉移工業園、始興工業園區、東莞石龍(始興)產業轉移工業園、乳源經濟開發區、南雄精細化工園、仁化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園、翁源官渡經濟開發區,蕉華工業園區、東莞石碣(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五華經濟開發區,深圳南山(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深圳福田(和平)產業轉移工業園、紫金經濟開發區、深圳龍崗(紫金)產業轉移工業園、紫金吉安環保工業園,鬱南特色產業工業園等產業開發區和產業園的建設。
禁止開發:韶關丹霞山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乳源南嶺和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始興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翁源青雲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新豐雲髻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鬱南縣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河源新豐江水庫(萬綠湖)及其庫區、東源縣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紫金東江森林公園和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龍川楓樹壩省級保護區、五華七目嶂省級自然保護區、興寧市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等生態區和生態點(詳見專欄4)。 專欄4粵北地區重點保護的區域名錄
世界級:丹霞山世界自然遺產、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國家級:丹霞山風景名勝區、廣東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小坑國家森林公園、韶關國家森林公園、梅州雁鳴湖國家森林公園、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英德國家森林公園、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鎮山國家森林公園、南台山國家森林公園、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
省級:仁化森林公園、仁化高坪省級自然保護區、樂昌大瑤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九瀧十八灘風景名勝區、金雞嶺風景名勝區、廣東南雄恐龍化石省級自然保護區、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劉家山森林公園、廣東後洞森林公園、始興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粵北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乳源大峽谷省級自然保護區、新豐雲髻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曲江沙溪省級自然保護區、曲江羅坑省級自然保護區、青雲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梅州陰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陰那山風景名勝區、天鵝山森林公園、豐溪森林公園、大浦豐溪省級自然保護區、鐵山渡田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五華七目嶂省級自然保護區、蕉嶺長潭省級自然保護區、五指石風景名勝區、平遠龍文-黃田省級自然保護區、河源大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河源新豐江水庫(萬綠湖)及其庫區、河源恐龍化石省級自然保護區、東源康禾省級自然保護區、河源新港省級自然保護區、東江森林公園、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龍川楓樹壩省級自然保護區、霍山森林公園、和平黃石坳省級自然保護區、連平黃牛石省級自然保護區、賢令山森林公園、飛來峽風景名勝區、寶晶宮風景名勝區、英德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太和洞森林公園、筆架山森林公園、白灣省級自然保護區、羊角山森林公園、佛岡觀音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天湖森林公園、連州田心省級自然保護區、連南板洞省級自然保護區、清遠連南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連山筆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鬱南同樂大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蟠龍洞風景名勝區、南山森林公園。 (二)加強以融入珠三角為重點的區域合作。
依據「融南聯北、承東拓西、區內協調」的區域布局方針,向南融入珠三角地區;向北聯通湖南和江西,向東承接海峽西岸經濟區,向西溝通北部灣經濟區,發揮廣東門戶和通道作用,開拓發展市場和空間。
全面融入珠三角地區。粵北五市要依託珠三角、融入珠三角、服務珠三角,在城鄉一體、基礎設施、轉移園區、生態建設、公共服務、市場人才等方面與珠三角全面對接,推進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繼續辦好「山洽會」,建立和完善緊密型的市縣對口合作機制,共同招商引資,加強與港澳在經濟、社會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加強與連接省區的合作。深化與泛珠三角省區、北部灣經濟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和湘粵贛紅三角地區在交通銜接、商貿流通、流域整治、環保預警等方面的區域合作。
促進區域內協調發展。加強全面對接,促進多領域的合作,逐步打破行政體制障礙,建立健全粵北地區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實現粵北地區區域一體化和城鄉一體化。 遵循「生態建設、生態安全、生態文明」的原則,重點加強生態控制區、自然保護區、水源涵養區、生態旅遊區、濕地生態系統和城鎮工商密集區的建設。
(一)構建粵北生態安全格局。
一級生態控制區:重點建設「四江水系」一級生態廊道,完善「四江水系」地區防護林體系,逐步將粵北生態發展區內的生態公益林占本地區林地比例提高到50%以上,維護控制區內生態系統的自然演替。
二級生態控制區:重點規劃和建設粵北綠道網、自然保護區、濕地生態系統、水源涵養區、名勝古跡、公園及其他高密度居住區。
(二)完善粵北自然保護區體系。
建立健全國家、省、市、縣四級的自然保護區體系,包括森林生態、內陸濕地、水域生態、自然遺跡、野生動植物等自然保護區;進一步修訂全省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明確各級政府在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護中的職責分工,建立和完善自然保護區管理機制;規范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的申報和管理體制;建立粵北自然保護區數字化管護監控系統;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維護生物多樣性。
(三)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
重點保護和加強建設南嶺濕地、始興南山內陸濕地、化高坪內陸濕地、南雄小流坑-清嶂山水源林、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水源林等自然保護區;建設乳源南水湖國家級濕地公園;開展曲江羅坑濕地、北江中游英德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工程;探索建立省級濕地公園或濕地保護小區。
(四)保護和建設水源涵養區。
優先保護飲用水源,劃定粵北水源涵養區,包括「四江水系」集水區以及新豐江水庫、楓樹壩水庫、南水電站水庫、合水水庫、潭嶺電站水庫、合河水庫等主要水庫的集水區;啟動「四江」流域水源涵養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加快實施小流域和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
(五)營造宜居宜業環境。
堅決防治工業生產和生活污染。採取污染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和市場化運營措施,對產業轉移園區及入園項目執行嚴格的環境評價制度。加快推進村鎮區域性、集中式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重點加強中心鎮、水源保護區和生態敏感區周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快完善現有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配套建設污水輸送管網,嚴格實行污水處理廠尾水達標排放,排入指定納污河道;重點抓好農村飲用水水源水質的監測與保護;推廣「村保潔收集、鎮運輸中轉、縣處理處置」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
積極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推廣使用生物殺蟲劑,降低農葯、化肥的施用強度。建立土壤污染信息系統和土壤污染防治與監測制度,嚴格控制主要糧食生產和菜籃子基地的水污染,綜合治理和修復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超標的耕地。
綜合治理廢氣物污染。重點控制火電、水泥等行業的廢氣排放及機動車尾氣排放;積極淘汰鋼鐵、水泥等落後產能;加大農村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力度;加快建設粵北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中心,在韶關、清遠等市建立區域性廢紙、金屬、玻璃、塑料和橡膠分揀加工集散中心,在每個鎮區建設1個以上的垃圾回收站。
因原規劃篇幅較長,不再贅述。具體內容可參考文件《粵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2011年-2015年)》
⑵ 河源市江東新區的產業基地
【產業】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產業是新區發展的「命脈」。沒有產業,新區就沒有美好的明天。河源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產城融合」是江東新區立區之本,新區起步區建設必須走產城融合發展之路,要在加快建設宜居新城的同時,大力引進高端項目,科學合理布局產業園區,促進人口、產業集聚發展,實現產業發展與宜居城市相得益彰。那麼,如何在這片區域上布局產業之棋?江東新區給出的關鍵詞是:綠色、高端、新興。
詮釋這三個關鍵詞,河源市委書記何忠友指出,江東新區的產業體系設計,要圍繞發揮生態優勢,發展新興製造業和以生態為基礎的高端綠色產業、現代服務業。市長彭建文則指出,要突出江東新區在粵東西北振興發展中承擔的特殊作用,這個特殊作用就是「綠富雙贏」。
基於這樣的定位,江東新區確定了產業發展的基本原則,即生態優先、創新驅動、產城融合、比較優勢原則。其產業發展定位為:嶺南休養旅遊聚集區、廣東低碳製造示範區、粵東北自主創新基地、區域性綠色金融中心。根據廣東省產業發展研究院和國家信息中心聯合課題組編制的河源江東新區產業發展規劃,江東新區將打造形成「兩帶、十組團」的產業布局,其中「兩帶」即現代服務業產業帶、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十組團」即中央商務、旅遊健康、物流、文教創意、先進製造、低碳製造等10個現代產業發展組團。
在國家信息中心系統合作處處長劉波看來,河源江東新區可通過打造有吸引力的政策「窪地」,進一步推動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和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流入,有望成為對整個粵東北經濟走廊中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最具活力的區域產業增長極。
廣東省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經濟師蔡志敏亦認為,河源江東新區按照「生態優先、創新驅動、產城融合、比較優勢」的產業發展原則,以獨特的生態、資源、區位優勢為依託,高起點構建結構優化、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將打造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嶺南休養旅遊集聚區、粵東北自主創新基地和區域性綠色金融中心。
【建設】兩起步區助江東新區起航
2013年11月25日,《廣東省河源江東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3-2030)》獲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這標志著河源江東新區正式獲得「出生證」。
江東新區甫一成立,就有了先人一步的優勢。新區毗鄰現有城區,與現在建成區僅一江之隔,市區現已有4座跨東江大橋,今後3年還將貫通3座大橋,形成新區與現有城區、東源縣、市高新區的良好對接、互動與融合。目前,江東新區范圍內已有5平方公里的東江教育城和碧桂園·東江鳳凰城等數個大型成熟住宅社區建成投入使用,3平方公里的臨江工業園熱火朝天建設,現有居住人口12萬,江東新區已經具備較好的開發基礎。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今年,河源市委、市政府將江東新區起步區建設列為中心工作之一,提出集中全市資源和力量,投入40億元資金全力推進兩個起步區的開發建設。兩個起步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一是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設起步區,重點打造商務商貿中心,為產業提供商業、金融、居住等服務;二是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的產業發展起步區,重點發展文化創意、商貿物流、服務外包、研發設計等現代高端服務業。
目前,已動工建設的項目有碧桂園二期和碧桂園學校;已完成項目選址正在進行可研論證等前期工作的,有河源市第一中學高中部、方紅變電站、安置小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大道東、東江東路等項目;正在開展前期調研論證還有一大批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起步區范圍土地房屋徵收調查摸底和成本測算工作已完成,江東新區產業起步區正在開展控規編制工作。同時,上報了6個項目作為申報省股權資金的項目,今年力爭獲得省第一批股權式資金約10億元。近期,將全力加快起步區第一期土地房屋的徵收工作;全面啟動和推進起步區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包括「4路2橋」交通建設,3個安置小區,3所學校,污水處理廠及其主管網、變電站等共計20個重大市政道路、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的建設。
中共河源江東新區委員會書記藍岸、江東新區管委會主任賴小衛表示,江東新區正式掛牌成立,吹響號角,接下來就是甩開膀子幹了!
據介紹,江東新區成立後,將通過搭建新區投融資平台、全力爭取上級政策性資金支持、爭取金融機構項目貸款等多途徑籌措新區建設資金,創新新區建設投融資機制,開放更多領域,吸引更多的、成本更低的社會資金,參與新區的開發建設,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充分利用深圳全面對口幫扶河源的重大機遇,做好與深圳合作共建和招商引資工作,重點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產業園區建設、創新投融資方式、創新新區管理體制機制這四個方面推進深圳的對口幫扶和合作共建,通過與深圳共建產業園區,承接深圳相關產業,引進優質項目,努力將其打造成深圳相關產業群、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盡快建立起新區自身的產業體系。力爭3年-5年內新區起步區將初現規模、大見成效。
【鏈接·沿革】江東新區的「前世今生」
江東新區范圍含「兩鎮三村(居)」(紫金縣臨江鎮、古竹鎮,源城區源南鎮勝利村、和平村、河紫路居委會)。北連贛閩,南通廣府,自古以來,是東江流域客家地區重要商埠之一。春秋戰國時期,江東新區屬百越地區;南朝齊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析龍川置河源、新豐二縣,屬廣州南海郡,該區域屬河源縣;南朝陳禎明三年(公元589年)置歸善縣,臨江鎮、古竹鎮范圍為歸善縣,其餘屬河源縣。此後,朝代更迭,明隆慶三年(1569年),臨江、古竹兩鎮隸屬永安縣(今紫金縣)寬得都上江東社、下江東社、苦竹派社,勝利村、和平村與河紫路居委會轄地屬河源縣古雲約。清承明制,為永安縣寬得都江東約、苦竹派約及河源縣古雲約。
1988年3月改屬河源市,兩鎮仍歸紫金;兩村劃歸源城區東埔鎮,1997年屬源城區源南鎮管轄。1995年,東江水運公司改為河紫路居委會,1997年後劃歸源城區源南鎮。2014年5月,河源市設立江東新區,統一管理上述區域。
⑶ 河源的氣候特點類型特徵
河源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河源年平均氣溫20.7℃,1月平均氣溫最低,為11.6℃;7月平均氣溫最高,達28.0℃。根據全市氣象站50多年觀測記錄,全市極端最高氣溫為39.6℃,出現於1990年7月10日的龍川;極端最低氣溫為-5.4℃,出現於1963年1月15日的連平。高溫日數呈增加趨勢,低溫日數呈減少趨勢。
河源年平均降水量為1768.9毫米,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源城1959年的年降水量為3002.2毫米,創全市最多年降水量記錄,紫金1963年的年降水量為935.9毫米,創全市最少年降水量記錄。全年降水量有76%出現在4—9月,其中4—6月平均降水量達783.8毫米,佔全年的44.3%,主要由鋒面低槽造成。7—9月平均降水量為561.8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31.8%,主要由熱帶氣旋、熱帶輻合帶、熱帶低壓等熱帶天氣系統造成。一年中各月降水量變化北部呈單峰型,中南部呈雙峰型,6月月平均降水量為最多,達307.8毫米,最少是12月,平均只有36.5毫米。年平均降水(≥0.1毫米)日數為154.3天,空間上呈北多南少、西多東少的形式。
河源年平均日照時數1687.0小時,日照最多的年份為2552.2小時,最少的年份為1179.8小時,空間分布上自南向北逐漸減少。全年中2—4月的日照時數相對較少,7月的日照時數為全年最多,平均207.4小時。
河源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7.4%,空間分布上呈東高西低。一年中3—8月平均相對濕度較大,其中又以6月濕度最大,為82.8%,而12月濕度最小,為69.6%。
位置境域
河源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東江中上游,東靠梅州市,南接惠州市,西連韶關市,北鄰江西省贛州市。其范圍是東經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緯23度10分至24度47分。全市面積1.5642萬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河源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其中山地佔53%,丘陵佔36%,谷地和平原佔11%。全市山勢分別向東江、新豐江傾斜,羅浮山脈呈現東北—西南方向斜貫本境,九連山脈由和平、連平向西南延伸至廣州白雲山。紫金東南部山地屬蓮花山支脈。連平縣的黃牛石,海拔1340米,是全市最高峰。河源山地、丘陵大部分海拔較低,坡度在30°以下,宜植面積90%以上。全市有三大台地平原:一是燈塔盆地,位於東源縣中部、連平縣東南部、和平縣西南部,面積1941平方公里;二是川南盆地,位於龍川縣南部、東源縣東北部,面積1000平方公里;三是源城盆地,位於源城區及紫金縣西北部,面積1230平方公里。丘陵主要分布在三大盆地四周。
環境質量
生態環境繼續保持優良,全市地表水質保持在各功能區標准,其中東江幹流水質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Ⅰ-Ⅱ標准,新豐江水庫水質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Ⅰ類標准,全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全年市區空氣質量功能區達標率100%,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65天。市區大氣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為0.026毫克/立方米,優於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二氧化硫濃度年均值為0.013毫克/立方米,優於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准;二氧化氮濃度年均值為0.013毫克/立方米,優於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准。市區區域環境雜訊平均值52.6分貝,市區交通干線雜訊平均值65.8分貝,符合國家標准。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上年的41.1%提高至44.1%。全市建成污水處理廠9座,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22.5萬噸,比上年末增長80%;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89.32%,比上年提高14.53個百分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加大。全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積9240公頃,跡地更新造林面積2773公頃,低產低效林改造面積2947公頃,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2.56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4778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4.6%。全民義務植樹455萬株,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1.2%;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區35個,自然保護區面積22.49萬公頃,佔全市土地面積的14.4%。其中,建成省級自然保護區7個,自然保護區面積5.54萬公頃。
礦產資源
河源市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具有種類多、分布廣的特點。主要有鐵、鎢、鉛、鋅、錫、鈦、鈾、螢石、石英石、水泥用灰岩、陶瓷土、稀土、建築用砂、地熱水、礦泉水等礦種。其中優勢的礦種有:鐵礦、鎢礦、錫礦、水泥用灰岩、地熱水、瓷土礦、稀土礦、螢石、石英石礦等。已發現礦產56種,礦產地262處,其中已探明儲量礦產36種,大型礦床4處,中型礦床17處,小型礦床55處。
全市共探明鐵礦儲量2.7億噸,佔全省總量的39%,其中連平縣大頂鐵礦屬省內第一大型鐵礦、紫金寶山鐵礦屬中型的'鐵礦,是全國少有的高品位鐵礦;探明鉛鋅礦儲量金屬鉛30萬噸,鋅60萬噸,分別佔全省總量的5.8%、6.8%,其中連平縣大尖山鉛鋅礦的鋅、鉛儲量均達中型;探明鎢礦儲量氧化鎢11萬噸,佔全省總量的26.9%,其中連平縣鋸板坑鎢礦是全省最大的大型鎢礦;探明石灰石儲量2億多噸,佔全省總量的8.5%;探明陶瓷土儲量近3000萬噸,其中東源縣瓷土礦已探明儲量1500萬噸,居全市之首,紫金蘇區、龍窩瓷土的質量可與江西景德鎮媲美;探明螢石礦儲量301萬噸,佔全省總量的50.4%,其中東源到吉螢石礦儲量全省第一,經過十多年開采尚保有儲量150萬噸;探明錫礦儲量14.1萬噸,其中紫金鐵嶂錫礦、連平西華山錫礦儲量規模為中型;探明稀土儲量近8萬噸,在省內佔有重要地位,其中和平下車、長塘、優勝稀土儲量達中型;探明石英石礦儲量近2億噸,其中東源石英石礦是全省少有的高品質礦。按現行的市場價估算,河源市礦產資源潛在的經濟價值約1200億元。
水資源
河源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東江中上游、韓江上游和北江上游。全市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其中東江流域佔81.6%,韓江流域佔10.4%,北江流域佔2%。全市區域內河流眾多,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7條,其中屬東江水系39條,韓江水系6條,北江水系2條;集雨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安遠河、浰江、新豐江、船塘河、秋江和東江等6條河流。河源市水資源豐富,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2000毫米之間,平均年徑流總量為151.3億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為4500立方米,約為全國、全省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的2倍。華南地區最大水庫──新豐江水庫在其境內,蓄水量達139億立方米。豐富的水量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全市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49.8萬千瓦,佔全省的18%。其中可開發水力資源量達114.3萬千瓦,至2007年底全市已開發建成水電裝機容量79.56萬千瓦,仍有34.79萬千瓦水力資源可供開發。河源市水環境質量很好,東江幹流河源段水質約達到國家地表水Ⅱ類水質標准,新豐江、楓樹壩水庫水質則一直保持在Ⅰ類水質標准,具有“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水資源優勢。
土地資源
全市區域總面積2346.29萬畝。農用地2112.63畝(其中耕地面積199.84萬畝,園地34.72萬畝,林地1818.91萬畝,牧草地7.84萬畝,其他農用地51.31萬畝);建設用地135.59萬畝(其中居民點工礦71.83萬畝,交通運輸用地8.80萬畝,水利設施用地54.96萬畝);未利用地98.08萬畝(其中未利用土地73.86萬畝,其他土地24.22萬畝)。
植被和生物資源
河源市光、熱、水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有野生植物280科、1645屬、7055種;栽培植物633種,分隸於111科、361屬;有真菌1959種,其中食用菌185種,葯用真菌97種。植物種類中,有桫欏、銀杉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白豆杉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全市有陸生脊椎動物829種,其中獸類124種、鳥類510種、爬行類145種、兩棲類50種;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有蟒蛇等,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的有金貓、水鹿、穿山甲、獼猴和白鷳(省鳥)等。在植被類型中,有屬於地帶性植被的北熱帶季雨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中亞熱帶典型常綠闊葉林和沿海的熱帶紅樹林,還有北緯度地帶性的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針葉林、竹林、灌叢和草坡,以及水稻、甘蔗和茶園等栽培植被。全市重點發展以肉桂、銀杏為主的南葯樹種和以龍眼、荔枝、板栗、合柿、青梅、春甜橘、李類及獼猴桃等具地方特色的名、特、優果樹為主的經濟林。
河源市建立了各級自然保護區27個,其中省級7個、市級1個、縣級19個,面積290萬畝,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2.4%。各級森林公園4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1個、市縣級2個,面積12.5萬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