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處理工考試
1.柵渣量
格柵在單位時間截留廢水中的固體懸浮物的量,柵渣量的大小與地區特點、柵條間隙大小、廢水流量以及下水道系統的類型有關。
2.排水系統的體制
各種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統分為:分流制、合流制、混合制。
3.生物膜法
污水生物處理的一種方法。該法採用各種不同的載體,通過污水與載體的不斷接觸,在載體上繁殖生物膜,利用膜的生物吸附和氧化作用,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脫落下來的生物膜與水進行分離。
4.廢水厭氧生物處理
又稱厭氧消化法。利用厭氧生物在缺氧的條件下,降解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一種處理方法。
5.一級強化處理
在常規一級處理基礎上,增加化學混凝處理、機械過濾或不完全生物處理等,以提高一級處理效果的處理工藝。
6.BOD污泥負荷
是指單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要保證一定的處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機污染物量。
7.吸附平衡
廢水與吸附劑接觸後,一方面吸附質被吸附劑吸附,另一方面,一部分已被吸附的吸附質因熱運動的結果而脫離吸附劑表面,又回到液相中去,前者稱為吸附過程,後者稱為解吸過程。當吸附速度與解吸速度相等時,即達到吸附平衡。
8.氣固比 氣固比A/S是設計氣浮系統時經常使用的一個基本參數,是空氣量與固體物數量的比值,無量綱。
9.污泥齡
是指曝氣池內活性污泥的總量與每日排放污泥總量之比。
10.生物接觸法
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技術是在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並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物得以去除,污水得到凈化。
11.污泥容積指數SVI
是指混合液經30min靜沉後,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澱污泥體積,單位ml/g。
12.污泥消化
污泥消化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機物穩定化,減少污泥體積,降低污泥中的病原體數量。當污泥中的揮發固體VSS含量降低到40%以下時,即可認為已達到穩定化。污泥的消化穩定即可採用好氧消化,也可採用厭氧消化。
13.膜分離法
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對液體中的成分進行選擇分離的技術。用於廢水處理的膜分離技術包括擴散滲透、電滲析、反滲析、超濾、微濾等幾種。
14.升流式厭氧污泥床法
這種方法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厭氧生物處理工藝,利用反應器底部的高濃度污泥床,對上升廢水進行厭氧處理的廢水生物處理過程。構造上的特點是,集生物反應和氣固液三相分離於一體,是一種結構緊湊的厭氧反應器。廢水自下而上地通過厭氧污泥床反應器。
15.出水堰負荷
指單位堰板長度的單位時間內所能溢流的水量
16.生化需氧量
簡稱BOD,在規定條件下水中有機物和無機物在生物氧化作用下所消耗的溶解氧。
17.厭氧流化床工藝
它是借鑒液態化技術的一種生物反應裝置。它以小粒徑載體為流化粒料,廢水作為流化介質,當廢水以升流方式通過床體時,與床中附著於載體上的厭氧生物膜不斷接觸反應,以達厭氧生物降解目的。
18.板框壓濾機
由板和框相間排列而成。在濾板兩面覆有濾布,用壓緊裝置把板和框壓緊,即在板與板之間構成壓濾室,在板與框的上端想通部位開有小孔,壓緊後孔連成一條通道,用0.4~0.8Mpa的壓力,把經過化學調理的污泥由該通道壓入,並由每一塊慮框上的支路孔道進入各個壓濾室,濾板的表面有溝槽,下端鑽有供濾液排除的孔道。濾液在壓力的作用下,通過濾布並由孔道從慮機排出,而固體截留下來,在濾布表面形成濾餅,當濾餅完全填滿壓濾室時,脫水過程結束,打開壓濾機,一次抽出各個濾板,剝離濾餅並清洗。
19.氣浮
氣浮是在水中產生大量細微氣泡,細微氣泡與廢水中的細小懸浮物粒子相黏附,形成整體密度小雨水的氣泡-顆粒復合體,懸浮粒子隨氣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從而使水中懸浮物得以分離。
20.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積指數
污泥沉降比是指混合液經30min靜沉後形成的沉澱污泥容積占原混合液容積的百分率。
污泥容積指數是指混合液經30min靜沉後,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澱污泥容積(ml/g)。
21.三相分離器
它是UASB反應器中最重要的設備,它安裝在反應器的頂部,將反應器分為下部的反應區和上部的沉澱區,其作用是完成氣、液、固三相的分離,將附著於顆粒污泥上的氣體分離,並收集反應區產生的沼氣,通過集氣室反應器,使分離去中的懸浮物沉澱下來,回落於反應區,有效地防止具有生物活性的厭氧污泥的流失,保證反應器中足夠的生物量,降低出水中懸浮物的含量。
22.污泥的好氧速率
是指單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的好氧量。
23.城市污水排水系統的基本組成
市內排水系統及設備,室外污水管網,污水輸送泵站及設備,污水處理廠及設備,排出口及事故排出口。
24.過濾
指通過具有空隙的顆粒狀層或過濾材料截留廢水中細小的固體顆粒的處理工藝。
25.沉澱池水力表面負荷
是指單位沉澱池面積在單位時間內所能處理的污水量。q=Q/A
26.生物硝化
活性污泥中以氮、硫、鐵或其他化合物為能源的自養菌,能在絕對好氧的條件下,將氨氮化為亞硝酸鹽,並進一步可氧化為硝酸鹽,這種反應稱為生物消化反應。參與生物消化反應的細菌稱為硝化菌。
27.污泥
在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固體懸浮物質,這些物質統稱為污泥。可以是廢水中早已存在,也可以在處理過程中形成。前者各種自然沉澱中截留的懸浮物質,後者如生物處理和化學處理過程中,由原來的溶解性物質和膠體物質轉化而成。
28.污水三級處理
在一、二級處理後,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磷和氮等能夠致水體撫養養花的可溶性無機物等。
29.調節池
為了改善廢水處理設備的工作條件,一般需要對水量進行調節,對水質進行均和。實際應用中將具有以上功能的構築物稱為調節池。
30.離子交換
離子交換是不溶性離子化合物上的可交換離子與溶液中的其他同性離子的交換反應,是一種特殊的吸附過程,通常是可逆的化學吸附過程。
31.BOD5容積負荷
指單位曝氣池容積單位時間內,能夠接受並將其降到預定程度的有機物的量。
32.電解氣浮法
電解氣浮法是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對廢水進行電解時,在正負兩極會有氣體呈微小氣泡析出,將廢水中呈顆粒狀的污染物帶至水面以進行固液分離的一種技術。
33.額定功率
在正常運行工作狀況下,動力設備的輸出功率或消耗能量的設備的輸入功率也指及其在正常工作時能達到的功率。
四、計算題
1.某城市污水處廠最大設計污水量為30000m3/d,污水流量總變化系數為1.4,採用柵距為30mm的格柵,請計算每天的柵渣產生早。(假設:每1000m3污水的柵渣產生量為0。06m3)
解:根據柵渣公式 W=86400QmaxW1 / 1000K2
解得W=1.29m3/d
2.某城市污水處廠進水BOD濃度S0=200mg/L,SS濃度X0=250mg/L,該廠採用普通二級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初次沉澱池的BOD和SS的去除效率分別為25%和50%,經過二級處理後出水的BOD和SS濃度分別是20mg/L, 25mg/L。求初次沉澱池出水的的BOD和SS的濃度及BOD和SS的去除率。
3.設有一水泵管路系統,已知流量Q=101m3/h,管徑d=150mm,管路的總水頭損失是25.4H2O。水泵效率為75.7%,上下兩水面高差h=102m,試求水泵的揚程和功率。
解:水泵揚程H=25.4+102=127.4m
泵的有效功率P有=pgQH=1.0*1000*9.8*101/3600*127.4=35028W
水泵總功率P=P有 / 效率=35028/75.7%=46272W=46.27KW
4.某處理廠測得瀑氣池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X為2000mg/L,迴流活性污泥懸浮固體濃度Xg為2000mg/L。運行人員剛把迴流比R調到50%。試分析迴流比調節器節是否正確,應如何調節器節。
解:R=X/(Xg-X)=2000/(5000-2000)=66.7%
答:50%不正確,應調節器節至66.7%,否則如不增大排泥,污泥將隨出水流失
5、 某污水處理廠瀑氣池有效容積5000m3,瀑氣池內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為3000mg/L,試計算當瀑氣處理污水量為22500m3/d,進水BOD濃度為200mg/L時,該廠的BOD-SS負荷。
解:Ls=QSo/XV
6.某處理廠污泥濃縮池,當控制負荷為50Kg/(m3/d)時,得到如下濃縮效果:入流污泥量Q1=500m3/d;入流污泥的含水率為98%;排泥量Q=200m3/d;排泥的含水率為95.5%;試評價濃縮效果,並計算分離率。
解:f=Cu/Ci=(100-Pu)/(100-Pi)=(100-95.5)/ (100-98)=2.25
固體回收率=Qu*Cu/Qi*Ci=(200*4.5)/(500*2)*100%=90%
分離率F=Qe/Qi=(500-200)/500=60%
7.某食品廠
8、
9、瀑氣池混合液濃度為4000mg/L,BOD負荷0.3KgBOD5(KgMLSS*d),流量為100000m3/d,進水BOD5=300mg/L,設計曝氣池的體積。
Ls=QSo/XV
V=QSo/LsX
10、某處理廠一般將污沁的泥齡控制在4d左右,該廠曝氣池容積V為5000m3。試計算當迴流污泥濃度為4000mg/L,混合液濃度為2500mg/L,出水懸浮固體濃度為30mg/L,入流污水量Q為20000m3/d時,該廠每天應排放的剩餘污泥的量。
解:剩餘污泥排放量的計算公式如下
Qc=VX/[QwXw+(Q-Qw)Xe]
即Qw=(V/Qc)*[X/(Xw-Xe)]-[Xe/(Xw-Xe)]*Q
Qw=(5000/4)*[2500/(4000-30)]-[30/(4000-30)*20000]=636m3
11、某污水處理廠曝氣池體積為5000m3,混合溶液濃度為2500mg/L,每天從系統排除的液活性污泥量為2500Kg。試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泥齡。 解:SRT=(2500mg/L*5000m3)/2500Kg=5d
12、某UASB反應器有效體積為200,進水CODo為5000mg/L,有機負荷Nv為8Kg/m3*d。求(1)此反應器的進水流量Q?(2)允許的最大水力停留時間t?
(1) V=QSo/Nv Q=VNv/So=(200m3*8Kg/m3*d)/5000mg/L=320m3/d
(2) t=V/Q=200m3/320m3/d=0.625d=15h
13、某污水得理廠日處理污水量100000m3/d,入流污水的SS為250mg/L。該廠高有四條初沉池,每池配有一台流量為60m3/h的排泥泵,每2h排泥一次。試計算當SS去除率為60%時、要求排泥濃度為3%時,每次的排泥時間。(污泥密度近似按1000Kg/m3計算)
解:每個排泥周期產生的干污泥量為:
Ms=(100000/24)*2*250*60%=1250000g/h
Cs=30000g/m3
所以每個排污周期產生的濕污泥量為:Q=1250000/30000=41.6m3
41.6/4=10.4m3
排泥時間約10.4/60=10min
五、問答題
1.簡述調節池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常見類型及特點:
答:調節池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是對水量進行調節,對水質進行均和,常見的類型有:水量調節池,水質調節池和事故調節池三種。水量調節池的特點是,調節水量,保持容積,並使出水均勻;水質調節池的結構功能是,採用穿孔導游槽,或增加攪拌設備;事故調節池是,在特殊的情況下設立的,對保護系統不受沖擊,減少調節池容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什麼是城市污水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及深度處理:
答:一級處理主要是除去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懸浮物的重要過程,主要為深沉;二級處理為污水經一級處理後用生物方法繼續去除沒有沉澱的微小粒徑的懸浮物,膠體和溶解性的有機物質,以及氮和磷的凈化過程;深度處理為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的凈化過程。
3.與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的優點與缺點有哪些,並作簡易說明。
優缺點有:1.適應沖擊負荷變化能力強。2。反應器內微生物濃度高3。剩餘污泥產量低 4。同時存在硝化與反硝化過程 5。操作管理簡單,運行費用較低 6。調節運行的靈活性差 7。有機物去除率較低。
4.簡述污泥的來源與分類,並作簡要的說明
污泥來源於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的固體懸浮物質,根據污泥的來源和性質,可分為以下幾種污泥,1。初次沉澱污泥,來自初次沉澱池,其性質隨污水的成份而異。2。剩餘活性污泥與腐殖污泥來自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後的二沉池。3。硝化污泥初次沉澱污泥,剩餘活性污呢和腐殖污泥等經過硝化穩定處理後的污泥4。化學污泥 5。有機污泥,主要含有有機物6。無機污泥,以無機物為主要成份
5.混凝過程的運行控制條件是什麼:
答:混凝過程中的運行條件包括:PH,水溫,混凝劑的選擇和投加量,水力條件。
1。PH:在最適宜的PH條件下,混凝反應速度最快,絮體溶解度最小,混凝作用最強。
2。水溫:水溫一般在20-30度為宜
3。混凝劑的選擇和投加量:混凝劑的選擇主要取決於膠體的細微懸物的性質,濃度,但還應考慮來源成本和是否引入有害物質等因素。
4。水力條件:混凝劑投入廢水中後,必須創造最適宜的水力條件,使混凝作用順利進行。
6.表面曝氣葉輪充氧是通過哪幾部分實現的?
答:通過以下三部分實現的: 1。葉輪的提水和輸水作用,使曝氣池內液體循環流動,從而使不斷更新氣液接觸面和不斷吸氣。
2。葉輪旋轉時在其周圍形成水躍,使液體劇烈攪動而捲入空氣
3。葉輪葉片後側在旋轉時形成負壓區,吸入空氣
7.何為活性污泥絲狀菌膨脹,該如何控制?
在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中,由於絲狀菌的存在引起活性污泥體積膨脹和不易沉降的現象,為活性污泥絲狀菌膨脹,其控制的措施為:
1。減少進水量,降低BOD負荷
2。增加DO濃度
8.離子交換過程分哪幾個階段,各有什麼作用:
離子交換過程包括:交換,反沖洗,再生和清洗
1。交換:交換階段是利用離子交換樹脂的交換作用從廢水中去除目標離子的操作過程
2。反沖洗的目的是松動樹脂層,使再生液能均勻滲入層中,與交換劑顆粒充分接觸,同時把過濾過程中產生的破碎粒子和截留的污物沖走
3。再生:在樹脂失效後必須再生才能使用,通過樹脂再生一方面可以恢復樹脂的交換能力,另一方面可回收有用的物質。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是離子交換的逆過程。
4。清洗:清洗的目的是洗滌殘留的再生液和再生時出現的反應物質。
9.初次沉澱池的運行管理應注意哪些方面:
答:
1。操作人員根據池組設置,進水量的變化,應調節各池進水量,使各池均勻配水。
2。初次沉澱池應及時排泥,並宜間歇進行。
3。操作人員應經常檢查初次沉澱池浮渣斗和排渣管道的排渣情況,並及時清除浮渣,清撈出的浮渣應妥善處理。
4。刮泥機待修或長期停機時,應將池內污泥排空。
5。採用泵房排泥工藝時,可按有關規定執行。
6。當剩餘活性污泥排入初次沉澱池時,在正常的運轉情況下,應控制其迴流比少於2%
10.氣浮法的原理是什麼:
答:氣浮法是在水中產生大量細微氣泡,細微氣泡與廢水中細小懸浮物粒子相粘附,形成整體密度小於水的氣泡-顆粒復合體;懸浮粒子隨氣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從而使水中的懸浮物得以分離 其氣浮分離必須具備以下兩個基本條件:1。必須水中產生足夠數量的細微氣泡2。必須使氣泡能夠與污染物相粘附,並形成不溶性的固體懸浮體
11.二沉池污泥上浮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
答:二沉池污泥上浮指的是污泥在二沉池內發生酸化或反硝化,導致污泥漂浮到二沉池表面的現象。漂浮的原因主要是,這些污泥在二沉池內停留時間過長,由於溶解氧被逐漸消耗,而產生酸化,產生H2S,使污泥絮體密度減少上浮。當SRT 過長時,發生硝化後進入的混合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鹽,污泥在二沉池中由於缺乏足夠的DO,而進行反硝化,產生N2,附著在污泥上,使密度減少,上浮。
措施:1。及時排泥,加大污泥迴流量石流沉積2。加強曝氣池未端充氧量,提高進入二沉池的DO含量。3。對於反硝化造成的污泥上浮,還可以增大剩餘污泥的排放量,降低SRT。
4。檢查刮給泥機的運行情況,減少死角積泥,造成死泥上浮。
12.真空過濾機膠水效果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1。污泥的性質:污泥的種類,濃度,儲存時間,調理情況等對過濾性能產生影響。
2。真空度的影響:真空度是真空過濾的推動,直接關繫到過濾率及運行費用,影響比較復雜,一般,真空度越高,濾餅厚度越大,含水率越低。
3。轉鼓浸深的影響
4。轉鼓轉速快慢的影響
5。濾布性能的影響:網眼的大小決定於污泥顆粒的大小和性質
13.混凝工藝包括哪幾個步驟:
答:工藝包括:混凝劑的配製與投加,混合,反應和礬花分離等幾個步驟
1。配製與投加:實際應用中,混凝劑通常採用濕法投加
2。混合:將混凝葯迅速分散到廢水中,與水中膠體和細微懸浮物相接觸
3。反應:指混凝劑與膠體和細微的懸浮物產生反應,使膠體和懸浮物脫穩,互相絮凝,最終聚集成為粒徑較大的礬花顆粒。
4。礬花分離:指過重力沉降或其他固液分離手段將形成的大顆粒礬花從水中去除
14.生物膜系統運行中為何維持較高的DO?
因為適當地提高生物膜系統內的DO可減少生物膜中厭氧層的厚度,增大好氧層生物膜中的比例,提高生物膜內氧化分解有機物的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此外,加大曝氣量後,氣流上升所產生的剪切力,有助於老化生物膜的脫落。使生物膜厚度不致於過厚,並防止因此產生堵塞弊端。
15.簡述活性碳再生的方法:
有四種方法:
1。加熱再生:1)脫水2)乾燥 3)碳化 4)活化 5)冷卻
2。蒸汽法:吸附物質是低沸點物質,可考慮通入水蒸汽進行吹脫
3。化學再生方法:通過化學反應,使吸附物質轉化為易於溶於水的物質而解吸下來
4。生物再生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將初活性碳吸附的有機物氧化分解,從而使活性碳得到再生
⑵ 汽修廠的廢水怎樣處理
汽修廠環境保護設施:
1、含油廢水處理裝置;
2、降噪設施;
3、有組織排放粉塵的處理裝置
如果您覺得能幫到您,請採納
目前,國內外經常採用的澱粉廢水處理工藝有如下幾種。
(1)厭氧-好氧串聯工藝
厭氧部分一般採用UASB、厭氧濾池、厭氧塘、縱向折流套筒式厭氧污泥床(VBASB)處理工藝,好氧部分可採用生物接觸氧化、迴圈式活性污泥法等工藝,厭氧前面採用調節池預曝氣、沉澱等預處理,好氧後面一般接氣浮、吸附、過濾等後處理,以保證出水達標。
(2)兩段好氧串聯工藝
該工藝可為生物接觸氧化與氧化塘串聯,也可採用酵母菌-焦炭固定床生物膜兩段好氣處理工藝。
(3)化學絮凝-活性炭吸附
辦理危險廢物收集許可證,然後將收集的廢機油定期轉移至有資質的單位處理。
汽車維修行業會產生的塗料危險廢物主要是噴漆工藝產生的廢油漆渣、、廢油漆、吸附棉、天那水、活性炭以及沾染了油漆或者機油的油漆罐、機油桶、機油濾清器、抹布手套等。
處理廢水後污泥的處理處置方式主要有:
衛生填埋、
污泥農用、
污泥干化和熱處理、
污泥焚燒及海洋傾倒.
由於污泥焚燒具有使剩餘污泥減量化到最小,污泥處理速度快,可就地焚燒及可以回收能量用於發電和供熱等優點而被廣泛採用。
國內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污水廠總處理水量和處理程度將不斷擴大和提高,產生的污泥量也日益增加,目前在國內一般污水廠中其基建和執行費用約占總基建和執行費用的20%~50%。污水污泥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豐富的氮、磷等營養物質,還存在重金屬、致病菌和寄生蟲等有毒有害成分。為防止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及保證污水處理廠的正常執行和處理效果,污水處理後的污泥必須及時無害化處理。
處理含砷廢水,目前國內外主要有中和沉澱法、絮凝沉澱法、鐵氧體法、硫化物沉澱法等,適用於高濃度含砷廢水,生成的污泥易造成二次污染。在化學法方面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很多人曾在這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
1 化學法處理含砷廢水
中和沉澱法作為工程上應用較廣的一種方法,很多人在這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機理主要是往廢水中新增鹼(一般是氫氧化鈣)提高其pH,這時可生成亞砷酸鈣、砷酸鈣和氟化鈣沉澱。這種方法能除去大部分砷和氟,且方法簡單,但泥渣沉澱緩慢,難以將廢水凈化到符合排放標准。
絮凝共沉澱法,這是目前處理含砷廢水用得最多的方法。它是藉助加入(或廢水中原有)Fe3+、Fe2+、Al3+和Mg2+等離子,並用鹼(一般是氫氧化鈣)調到適當pH,使其形成氫氧化物膠體吸附並與廢水中的砷反應,生成難溶鹽沉澱而將其除去。其具體方法有,石灰-鋁鹽法、石灰-高鐵法、石灰-亞鐵法等。
鐵氧體法,在國外,自70年代起已有較多報道,工藝過程是在含砷廢水中加入一定數量的硫酸亞鐵,然後加鹼調pH至8.5-9.0,反應溫度60-70℃,鼓風氧化20-30分鍾,可生成咖啡色的磁性鐵氧體渣。Nakazawa Hiroshi 等研究指出,在熱的含砷廢水中加鐵鹽(FeSO4或Fe2(SO4)3),在一定pH下,恆溫加熱1 h。用這種沉澱法比普通沉澱法效果更好。特別是利用磁鐵礦中Fe3+鹽處理廢水中As(III)、As(V),在溫度90℃,不僅效果很好,而且所需要的Fe3+濃度也降到小於0.05mg/L。趙宗升曾從化學熱力學和鐵砷沉澱物的紅外光譜兩個方面探討了氧化鐵砷體系沉澱除砷的機理,發現在低pH值條件下,廢水中的砷酸根離子與鐵離子形成溶解積很小的FeAsO4,並與過量的鐵離子形成的FeOOH羥基氧化鐵生成吸附沉澱物,使砷得到去除。
馬偉等報道,採用硫化法與磁場協同處理含砷廢水,提高了硫化渣的絮凝沉降速度和過濾速度,並提高了硫化劑的利用率。研究發現經磁場處理後,溶液的電導率增加,電勢降低,磁化處理使水的結構發生了變化,改變了水的滲透效果。國外曾有人提出在高度厭氧的條件下,在硫化物沉澱劑的作用下生成難溶、穩定的硫化砷,從而除去砷。
化學沉澱法作為含砷廢水的一種主要處理方法,工程化比較普遍,但並不是採用單一的處理方式,而是幾種處理方式的綜合處理,如鈣鹽與鐵鹽相結合,鐵鹽與鋁鹽相結合等等。這種綜合處理能提高砷的去除率。但由於化學法普遍要加入大量的化學葯劑,並成為沉澱物的形式沉澱出來。這就決定了化學法處理後會存在大量的二次污染,如大量廢渣的產生,而這些廢渣的處理目前尚無較好的處理處置方法,所以對其在工程上的應用和以後的可持續發展都存在巨大的負面作用。
2 物化法處理含砷廢水
物化法一般都是採用離子交換 、吸附、萃取、反滲透等方法除去廢液中的砷。物化法大都是些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較新方法,實用的尚不多見,但是有眾多學者在這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陳紅等曾利用MnO2對含As(III)廢水進行了吸附實驗,結果表明,MnO2對As(III)有著較強的吸附能力,其飽和吸附量為44.06mg/g(δ-MnO2)和17.9 mg/g(ε-MnO2),陰離子的存在使MnO2吸附量有所下降,一些陽離子(如Ga3+、In3+)可增加其吸附量,吸附後的MnO2經解吸後可重復使用。
胡天覺等報道,合成制備了一種對As(III)離子高效選擇性吸附的螯合離子交換樹脂,用該離子交換柱脫砷:含As(III)5 g/L的溶液脫砷率高於99.99%,脫砷溶液中砷含量完全達標,而且離子交換柱用2mol/L的氫氧化鈉(含5% 硫氫化鈉)作洗脫液洗滌,可完全回收As(III)並使樹脂再生迴圈利用。
劉瑞霞等也曾制備了一種新型離子交換纖維,該離子交換纖維對砷酸根離子具有較高的吸附容量和較快的吸附速度。實驗表明該纖維具有較好的動態吸附特性,30mL 0.5mol/L氫氧化鈉溶液可定量將96.0 mg/g吸附量的砷從纖維上洗脫。
另外,還有不少人作了用鋼渣、選礦尾渣、高爐冶煉礦渣等廢渣處理含砷廢水的研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由於物化法只能處理濃度較低,處理量不大,組成單純且有較高回收價值的廢水,而工業廢水的成分較復雜,所以物化法的工程化程度較低。
3 微生物法處理含砷廢水
與傳統物理化學方法相比,用微生物法處理含砷廢水具有經濟、高效且無害化等優點,已成為公認最具發展前途的方法。
3.1 活性污泥
國內外諸多研究表明,活性污泥ECP(胞外多聚物)能大量吸附溶液中的金屬離子,尤其是重金屬離子,他們與ECP的絡合更為穩定。關於吸附機制,在ECP的復雜成分中吸附重金屬離子的似乎是糖類。Brown和Lester(1979)指出ECP中的中性糖和陰離子多糖有著吸附不同金屬離子的結合點位,不同價態或不同電荷的金屬離子可以在不同的點位與 ECP結合,如中性糖的羥基、陰離子多聚物的羥基都可能是金屬的結合位。Kasan、Lester、Modak和Natarajam等認為:活性污泥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有兩種機制即表面吸附和胞內吸收;表面吸附是指活性污泥微生物的胞外多聚物(甲殼素、殼聚糖等)含有配位基團—OH,—COOH,—NH2,PO43-和—HS等,他們與金屬離子進行沉澱、絡合、離子交換和吸附,其特點是快速、可逆和不需要外加能量,與代謝無關;胞外吸收通過金屬離子和胞內的透膜酶、水解酶相結合而實現,速度較慢需要能量,而且與代謝有關。
此外,Ralinske指出:好氧生物能大量富集各種重金屬離子,這些離子積累於細胞外多聚物中,並在厭氧條件下釋放回液相中。這就有利於我們在二沉池中分離和沉降重金屬離子。
在活性污泥法處理含砷廢水的實驗中,存在許多影響因素,主要影響因素如下:
(1)砷的濃度及價態
不同價態的砷對活性污泥的毒性不同。實驗表明,As(III)對脫氫酶的毒性比As(V)平均大53倍。As(III)對蛋白酶活性的毒性約為As(V)的75倍。還有,As(III)對活性污泥脲酶活性的毒害作用是As(V)的35倍。所以處理含砷廢水時有必要將As(III)氧化成As(V)。實驗還表明,活性污泥對低濃度砷的去除率高於對高濃度砷的去除率,這是由於污泥的吸附能力有限所造成的。此外,重金屬離子濃度小於5mg·L-1時,活性污泥法對污水中有機物的處理效果不受重金屬影響,當重金屬離子濃度大於30mg·L-1時,活性污泥法污水中有機物的處理效果則大大受到影響。
(2)有機負荷
有機負荷對活性污泥去除五價砷也有較大的影響,有機負荷高,去除率也高。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污水中的有機物本身可和五價砷相結合,降低了污水中砷的濃度;二是有機物濃度高有利微生物生長繁殖,這進一步提高活性污泥對五價砷的去除率。此外,有機負荷高還可以防止污泥膨脹。因為在高有機負荷環境中絮狀菌比大多數絲狀菌有更強的吸附和存貯營養物能力,能夠充分利用高濃度的底物迅速增殖,具有較高的比生長速率,抑制了絲狀菌的生長。在低負荷下混合液中底物濃度長時間都低,由於缺少足夠的營養底物,絮狀菌的生長受到抑制,而絲狀菌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當環境不利於微生物的生長時,絲狀菌會從菌膠團中伸展出來以增加其攝取營養物質的表面積。一方面,伸出絮體之外的絲狀菌更易吸收底物和營養,其生長速率高於絮狀菌,從而成為活性污泥中的優勢菌種;另一方面,絲狀菌越多,其菌絲越長,活性污泥越不易沉降,SVI越高,導致了污泥膨脹。
(3)pH
pH 對金屬去除影響很大,因為pH不僅影響金屬的沉降狀態,而且影響吸附點的電荷。一般pH 升高有利於污泥對陽離子金屬的吸附。直至產生氫氧化物沉澱,反之則有利於對呈負電荷狀態存在的金屬的吸附。但是,過高或過低的pH對微生物生長繁殖不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pH過低(pH=1.5),會引起微生物體表面由帶負電變為帶正電,進而影響微生物對營養物的吸收。②過高或過低的 PH還可影響培養基中有機化合物的離子化作用,從而間接影響微生物。③酶只有在最適宜的pH時才能發揮其最大活性,極端的pH使酶的活性降低,進而影響微生物細胞內的生物化學過程,甚至直接破壞微生物細胞。④過高或過低的pH均降低微生物對高溫的抵抗能力。
(4)生物固體停留時間(Qc)
Qc對陽離子金屬去除有較大影響,因為活性污泥表面常被難溶性或微溶性的多聚物所包圍(如多糖),這些多聚物表面的電荷可使金屬迅速地得以去除。已經證實,細菌多聚物產生和細菌生長相有關,穩定相和內源呼吸階段多聚物產量最大,而Qc增大,污泥中細菌處於穩定相和內源呼吸階段,有利於對金屬的去除。
(5)污泥濃度
污泥濃度高,吸附點也隨著增加,從而有利於金屬的去除。從去除金屬的角度出發,高有機負荷,高污泥濃度的執行方式最為理想。
活性污泥法處理含砷廢水,不論在處理費用,還是二次污染,或者工程化方面,都比傳統處理方法具有相當突出的優勢。雖然在理論研究方面還不是十分完善,但是在處理機制和影響因素方面都已達成一定的共識。如果在處理工藝上再進行一定的改進,如往污泥中投加優勢菌種,可以改善污水的處理效果;此外,還可以引進生活污水進行混合處理並進行曝氣,這樣不僅降低了砷的濃度以及砷對污泥的毒害作用,同時還解決了活性污泥的營養源問題,為活性污泥法處理含砷廢水的工程化應用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3.2 菌藻共生體
國外研究表明,生物遷移轉化作為一種新的微生物法處理重金屬廢水,與傳統方法相比,具有更高效,費用更低等優點。用小球藻的生物遷移轉化處理重金屬廢水的工藝,有一些已投入工程運作。
菌藻共生體對砷的去除機理可認為是藻類和細菌的共同作用。許多研究表明,在去除金屬過程中,微生物的表面起著重要作用。菌藻共生體中,藻類和細菌表面存在許多功能鍵,如羥基、氨基、羧基、硫基等。這些功能鍵可與水中砷共價結合,砷先與藻類和細菌表面上親和力最強的鍵結合,然後與較弱的鍵結合,吸附在細胞表面的砷再慢慢滲入細胞內原生質中。因而在藻類和細胞吸附砷中,可能經過快吸附過程和較慢吸附兩過程後,吸附作用才趨於平衡。
廖敏等人曾研究了菌藻共生體對廢水中砷的去除效果。研究發現:培養分離所得菌藻共生體中以小球藻為主,此時菌藻共生體積累砷達7.47 g/kg乾重。在引入菌藻共生體並培養16h後,其對無營養源的含As(III),As(V)的廢水除砷率達80%以上,並趨於平衡,含營養源的As(III)、As(V)的廢水中,菌藻共生體對As(V)的去除率大於As(III),對As(V)去除率超過70%,但對As(III)的去除率也在50%以上,在除砷過程中同時出現砷的解吸現象。在無營養源條件下,對As(III)、As(V)混合廢水的除砷率超過80%。
菌藻共生體是一種易培養獲得的材料。其對廢水中的砷具有較強的去除力,並能同時去除廢水中的營養物,因此其在含砷廢水的處理運用中有著廣闊的前景。
3.3 投菌活性污泥法
投菌活性污泥法(Application of Bio-Augmentation Process with Liquid Live microani *** s)是將具有強活力的細菌投入到曝氣池裡去,使曝氣池混合液內的各種細菌處於最佳活性狀態,這樣.不僅投入了吸氣池內所缺少的細菌,在流入污水水質不變的條件下,微生物氧化作用顯著,而且,當污水水質改變,環境變異的情況下,微生物仍能適應,保持活性,其氧化代謝過程依然充分,投入菌液後使曝氣池耐沖擊負荷,提高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果,改善了出水水質。
投菌活性污泥法(LLMO)是出之一種新的概念,它是根據在同一環境里,最適宜的細菌能自然繁殖,同樣,污水處理廠曝氣池混合液內的細菌也會自然繁殖到一定數目,自然界無處不可找到細茵,然而,在同一環境里並非可以找到一切細菌這一原則,作為理論指導,從自然界土壤內篩選出污水廠中的有用細菌製成液態的或固態的產品。液態菌液微生物成活率高;固態菌使用前需先用水溶成液態,細菌的成活率較液態菌液低,使用時按一定比例將液態菌液投入曝氣池內或投到需用處,投菌活性污泥法(LLMO)在國外已收到良好的應用效果。
因此,我們可望通過向活性污泥中投加對砷具有高耐受力,對砷具有特殊處理效果的混合菌種,達到對砷的高效處理,凈化工業含砷廢水。
4 前景展望
隨著冶金、化工等產業的日益發展,以及含砷製品市場的日益拓大,含砷廢水的排放和污染問題,必將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影響到人類生存環境的改善,所以解決含砷廢水的污染問題已迫在眉睫。然而傳統的處理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化學法,雖然在工程上有了一定的應用,處理效果也較明顯,但由於化學葯劑的新增,導致了產生大量的廢渣,而這些廢渣目前尚無較好的處置辦法。而物理法的處理費用較高,處理投資非常大,無法進行工程運作。微生物法作為一種最有前途的處理方法,不僅具有高效、無二次污染,而且處理費用低等優點。其中,活性污泥法處理含砷廢水的理論在國內外處於熱點研究探索中,又由於活性污泥具有的來源廣泛,容易培養,處理後二次污染小等一系列優點,使其在工程上的應用成為可能,成為含砷廢水的主要處理方法。此外,若對單純活性污泥法進行工藝上的改進,如引進優勢菌種,或摻入生活污水進行混合處理等工藝上的改進,都可能為活性污泥法的應用創造更為廣闊的前景。
好的微電解大概能夠去除50%COD,電催化氧化可以去除70%左右。溼式氧化可以去除90%以上,不過你還是要自己做實驗。
有用臭氧發生器的,效果一般;最常見的是使用活性炭過濾,但是再生周期很短,成本不小。
中和法:調節pH值,用於酸鹼性廢水的預處理,常採用以廢治廢的方法。
中和混凝沉澱法:類似中和法,使廢水中的重金屬形成氫氧化物沉澱,同時投加高分子絮凝劑,改善沉澱效能。
廢水處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對廢水進行處理,使廢水凈化,減少污染,以至達到廢水回收、復用,充分利用水資源。
1,物理方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廢水處理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法也屬於物理處理法。
2,化學方法
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在化學處理法中,以投加葯劑產生化學反應為基礎的處理單元是:混凝、中和、氧化還原等;而以傳質作用為基礎的處理單元則有:萃取、汽提、吹脫、吸附、離子交換以及電滲析和反滲透等。後兩種處理單元又合稱為膜分離技術。其中運用傳質作用的處理單元既具有化學作用,又有與之相關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從化學處理法中分出來 ,成為另一類處理方法,稱為物理化學法。
3,生物方法
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根據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可分為需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型別。廢水生物處理廣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處理法,按傳統,需氧生物處理法又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它有多種執行方式。屬於生物膜法的處理裝置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以及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又稱自然生物處理法。厭氧生物處理法,又名生物還原處理法,主要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和污泥。使用的處理裝置主要為消化池。
葯品管理法裡面有專門的規定的!
⑶ 污水處理工程中水泵的選型
在污水處理工程中,水泵是整個系統中最為基礎和關鍵的一環,能夠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處理能力、穩定性和經濟性等。本文從水泵型號的選擇入手,介紹了各類水泵的特點以及選型所需要注意的問題,對工程人員的設計工作有指導性意義。
引言
水泵是污水處理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其作用是將相對高程較低的污水提升至後續相對高程較高的處理單元,為污水處理的順利進行提供足夠的動力。水泵選型是否正確對整個系統的穩定性,投資和運行的經濟性、運行效果的合理性都有著重大的影響。
1 影響水泵選型的因素
1.1 水泵安裝現場的環境
通常在污水處理中所採用的水泵分為兩種,一種安裝於污水外,稱為離心泵即乾式泵,另一種直接安裝在污水中,稱為潛水泵。兩種泵各有其優缺點,需根據不同的場合進行選擇。
離心泵運行時,葉輪的葉片高速旋轉產生離心力,將介質輸送到高壓端出口,並在吸入口形成負壓吸入介質以此循環。由於其安裝於污水外,運行時只有水泵的吸水管和葉輪淹沒在污水中,能夠保持設備的乾燥,避免泵體受污染,方便後續的管理、養護及維修。但是由於其構造關系,如果水泵中沒有水就無法進行介質的輸送,且極易損傷葉輪和泵體導致設備損壞。
潛水泵的工作原理也是利用離心力,但由於泵體安裝於水池內,運行時水泵及管件均淹沒在水中,不存在進水管灌水及水泵吸程的問題,水池的有效容積會更大,其缺點是設備浸入污水中會受到腐蝕,養護管理及維修較為麻煩。
當污水處理廠佔地面積不大,對水泵的安裝環境無特殊要求,建議採用潛水泵;若水池深度超出水泵吸程,則必須採用潛水泵。當污水處理廠的佔地足夠大,且客戶要求水泵安裝於水池外,可以考慮採用離心泵。當水泵必須置於液體外,且啟動液面低於水泵葉輪淹沒水位時,必須選用帶引水輔助設備的離心泵或自吸泵。
1.2 水泵輸送的介質
污水處理中涉及到的污水種類繁多,有人們日常生活排放的生活污水,有工業生產中排放的生產廢水,且不同行業排放的工業廢水特性也各不相同,只有選擇合適的水泵,污水處理工程的運行才能穩定和有效。
根據輸送介質中所含雜質的多少可將水泵分為清水泵和污水泵兩種。清水泵對輸送介質的清潔度要求較高,一般要求介質中固體體積含量不超過0.1%,粒度不大於0.2mm,否則極易堵塞水泵,對泵體、葉輪造成損壞。污水泵的結構原理同清水泵一樣,但進行了一些內部構造的更改,如加大水泵流道、增大葉輪間隙、取消葉輪護圈、增加鋸齒片等,因此可以輸送含雜質較多的介質。
針對各類污水選擇水泵的原則如下:
1)對於清潔度較高,物理化學性質類似於清水的污水,如清洗廢水、含油廢水等,建議採用清水泵進行輸送;
2)對於含有大量雜質(如較大固體顆粒、各種纖維)的污水,如生活污水、紡織業廢水、造紙業廢水等,必須選擇污水泵來作業。
3)對於有腐蝕性的或高溫的污水,必須有針對地選用特殊材質的耐腐蝕泵,如塑料、不銹鋼等材質製造的水泵,否則泵體容易被腐蝕,使整個系統的運行受到影響。
1.3 水泵具體型號的選擇
在選擇水泵的具體型號前,首先需要根據具體的設計參數計算出所需水泵的流量和揚程,然後根據實際水泵的特性曲線進行比較和選擇。
1.3.1 水泵流量的計算
與大型泵站相比,污水處理工程由於排水總量有限,且一般均設有較大的污水調節池,水泵的運行流量較為穩定。根據工程設計水量和設計水泵數量,即可計算出單台水泵的設計流量。
Q=Q總
n(m3/h)Q-單台水泵設計流量(m3/h);
Q總-工程平均小時流量(m3/h);
n-水泵台數(台)。
對於小流量的工程一般採用2台水泵,1用1備;對於大流量的工程可採用3台水泵,2用1備,運行時2台水泵同時運行,若使用中的水泵出現故障則更換備用水泵,故障水泵可拆下進行維修,這樣備用水泵的投資比1用1備要更經濟。採用多台水泵時應盡量選用同型號水泵,方便維護管理。
1.3.2 水泵揚程的計算
水泵總揚程由水泵吸水高度、揚水高度及管路水頭損失三方面決定,一旦水泵流量、管徑及管道布置確定,水泵設計揚程就可確定。
H≥h1+h2+h3+h4(m)H-水泵總揚程(m);
h1-吸水管水頭損失(m),一般包括吸水喇叭口、90°彎頭、直線段、閥門,漸縮管等;
h2-出水管水頭損失(m),一般包括漸擴管、止回閥、閥門、短管、90度彎頭(或三通)、直線段等;
h3-集水池最低工作水位與所需提升最高水位之間的高差(m);
h4-安全水頭(m),估算揚程時可按0.5m~1.0m計;詳細計算時應慎用,以免工況點偏移。
下面分別為不同安裝高度水泵揚程的計算示意圖
圖1水泵揚程計算示意圖
對於污水處理工程而言,水泵的主要作用是提升高程而不是長距離送水,輸水管路一般不長,沿程阻力損失可忽略不計,水頭損失只需計算局部阻力損失即可。
1.3.3 比較選擇
通常水泵的製造商會針對其生產的每一款水泵提供如圖2所示的H-Q曲線和-Q曲線。其中H-Q曲線為水泵的高程-流量特性曲線,-Q曲線為水泵的效率-流量曲線。針對每個不同的工程,計算得出實際所需要的水泵的高程為Hc,流量為Qc,在上圖中顯示為一個具體的坐標點(Qc,Hc)。
選取水泵的原則如下:
1)選取的水泵的H-Q曲線必須同時滿足流量和揚程的要求。理想狀態是(Qc,Hc)能落在曲線上,但實際工程中這種情況很少,此時必須在保證流量的前提下,讓水泵工況點揚程略高於設計揚程,從H-Q曲線圖上看也即所選擇的水泵的H-Q曲線需要略高於工程需求點(Qc,Hc)。
2)一般水泵的工況點不會是水泵的最高效率點,但要求工況點應靠近水泵的最高效率點,以保證水泵的運行效率。從η-Q曲線圖上顯示為Qc位於η-Q曲線的波峰位置附近。同時,由於水泵在運行過程中,水池中的水位是變化的,水泵或者水泵組在這個范圍內變化時都應處於高效區。
2 結論
本文從污水處理中水泵的選型出發,介紹了各類常用水泵的特點和使用要求,以及選擇水泵型號需要考慮的關鍵點,供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⑷ 城市原生污水源熱泵技術特點
技術特點為節能環來保,並且自經濟性能異常突出。
但是也有技術難點,比如堵塞腐蝕等問題的客服。
目前雷諾特環境設備有限公司的離心式污水換熱器有效地解決了堵塞與腐蝕的問題並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換熱效率。詳細的你可以去咨詢。
⑸ AO工藝,氧化溝工藝,SBR工藝的優缺點對比
SBR 工藝和氧化溝工藝都比較適合於中小型污水廠,如果設計管理的好,都可以取得比較好的除磷脫氮效果。但是這兩種工藝又各有優缺點,分別適用於不同的情況,在選定方案時需要仔細分析。
從基建投資看,SBR 工藝是合建式,一般情況下征地費和土建費較氧化溝低,而設備費較氧化溝高,總造價的高低則要視具體情況決定。
1) SBR 工藝由於採用合建式,不需要設置二沉地,同時由於採用微孔曝氣,可以採用的水深一般為4~6m,比一般氧化溝的水深(3 ~4m) 要深,因此在同樣的負荷條件下,SBR 工藝的佔地面積小,如果污水處理廠所在地的征地費用比較高,對SBR 工藝有利。
2) 進水BOD濃度高,反應容積與沉澱容積的比值高,對氧化溝有利;BOD濃度低,反應容積與沉澱容積的比值低,對SBR 有利。
3) SBR 工藝中一個周期的沉澱時間是由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速、MLSS濃度、水溫等因素確定的,渾水時間是由潷水器的長度、上清液的潷除速率等因素決定的,對於一個固定的反應系統,沉澱時間和潷水時間的和基本上是固定的,一般都不應小於2 小時,因此每個周期的時間短,反應時間所佔的比例就低,反應池的容積利用系數降低。對於污泥穩定要求不高的污水廠,選擇 SBR 工藝不利。( 合建式氧化溝工藝也有這個缺點) 。
4) SBR 工藝是靜態沉澱,氧化溝工藝是動態沉澱,因而SBR 的沉澱效率更高,出水水質更好。
5) SBR 工藝和交替式氧化溝需要頻繁地開停進水閥門,曝氣設備,潷水器等,因此對自控設備的要求比較高,目前某些國產設備的質量尚不過關,如果考慮進口,自控系統所佔的投資比例將增加而且將增大維修費用。
6) 在一些水量非常小的小城鎮,夜間幾乎沒有污水產生,這時候SBR 工藝和交替式氧化溝工藝有優越性,曝氣設備可以白天運轉,夜間停止運行。
7) 從運營費用看,SBR 工藝通常用鼓風曝氣,氧化溝工藝通常用機械曝氣。一般說來,在供氧量相同的情況下,鼓風曝氣比機械曝氣省電;第二方面,SBR 工藝是合建式,不用污泥迴流( 有的少量迴流) ,氧化溝工藝是分建式要大量迴流,電耗較大;第三方面,SBR 工藝是變水位運行,增大了進水提升泵站的揚程。綜合考慮,通常氧化溝工藝的電耗要比 SBR工藝大些,運營費要高些。
8) 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因為表面曝氣器會造成表面冷卻或者結冰,降低污水的溫度,而污水的溫度降低對生化反應尤其是硝化反應的影響較大,所以在寒冷地區採用氧化溝工藝需要採取一些特殊措施,如將氧化溝加蓋,而這些措施都使氧化溝工藝在和其它工藝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9)AO工藝法也叫厭氧好氧工藝法,A(Anacrobic)是厭氧段,用與脫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於除水中的有機物。
A/O法脫氮工藝的特點:
(a) 流程簡單,勿需外加碳源與後曝氣池,以原污水為碳源,建設和運行費用較低;
(b) 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後,設內循環,以原污水中的有機底物作為碳源,效果好,反硝化反應充分;
(c) 曝氣池在後,使反硝化殘留物得以進一步去除,提高了處理水水質;
(d) A段攪拌,只起使污泥懸浮,而避免DO的增加。O段的前段採用強曝氣,後段減少氣量,使內循環液的DO含量降低,以保證A段的缺氧狀態。
A/O法存在的問題:
1.由於沒有獨立的污泥迴流系統,從而不能培養出具有獨特功能的污泥,難降解物質的降解率較低;
2、若要提高脫氮效率,必須加大內循環比,因而加大運行費用。從外,內循環液來自曝氣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難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狀態,影響反硝化效果,脫氮率很難達到90%
⑹ 如何處理滲濾液
採用「生化+MBR+臭氧催化氧化-氣浮+高效生物流化床系統」
隨著臭氧技術的發展,臭氧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在國際上已形成獨立的領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作為一個主要的發展方向,臭氧處理廢水更是國際國內研究的熱點,目前國際國內已有大量文獻報道。由於臭氧在脫色,殺菌和改善有機物的特性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臭氧化處理垃圾滲濾液這一技術具有光明的前景。臭氧作為預處理或深度處理聯合其他處理方法諸如絮凝、氣浮、生化、膜處理、活性炭吸附等聯合使用,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臭氧高級氧化旋流溶氣氣浮一體化裝置(CDOF)創造性地將臭氧多重催化氧化技術、旋流技術和溶氣氣浮技術等多種技術有機結合,實現對各種難處理廢水中多種污染物高效綜合氧化和去除,在滲濾液處理應用上已取得了成功的應用。
⑺ 污水處理qc寫作,遇到個問題,曝氣量控制與生物接觸氧化塔之間的汽水平衡,或者說,怎麼才能處於良好狀態
汽水比控制在20左右,曝氣時間依照容積負荷來算,算出來的池子多大,然後就可以計算出曝氣時間了!出水質量要看你整套工藝了,預處理,厭氧等處理的方式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