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蘇州工業園區第二污水處理廠的概況
蘇州工業園區第二污水處理廠設計污水處理總能力30萬噸/日,是園回區規劃的2座污水處理答廠之一,主要收集處理園區南部地區的市政污水;該項目列入了國務院「十一五」環太湖流域污染治理項目,也是江蘇省最大的首座完全按照太湖流域污水排放標准建設的新建污水處理廠,其中一期工程設計污水處理能力15萬噸/日,總投資4.08億元;園區第二污水處理廠與園區第一污水處理廠管網連通、互為備份;一期工程已於2009年底將正式投入運行,大大提升了園區污水處理系統的安全性;該污水廠由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市政公用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新公用」)旗下蘇州工業園區清源華衍水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2007年開工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第二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該廠設計最終規模為30萬噸/日,其中一期工程為15萬噸/日,初步 設計概算投資約4.08億元。將於2009年9月投入試運行。該項目是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中省內最大的新建污水處理廠項目,也是省內第一座完全 按照太湖流域排放標准建設的新建污水處理廠,並與園區第一污水處理廠管網連通、互為調用,將大大提升園區污水處理系統的安全性。
『貳』 沈陽有幾家污水處理場都在什麼地方
沈陽一共有四家污水處理廠:
1、國電北部污水處理廠。
注冊地址在遼寧,沈陽,沈陽市崑山西路258號,公司性質屬於國有企業,自2006-01-19成立。
2、國電仙女河污水處理廠
國電東北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仙女河污水處理廠辦公地址位於洪區青海路82號。
3、國電瀋水灣污水處理廠
國電東北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瀋水灣污水處理廠辦公室地址位於洪區興凱湖街21號,於2006年01月19日在沈陽市於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成立。
4、沙嶺污水處理廠
沈陽沙嶺污水處理廠成立於2008-05-27,位於沈陽市於洪區沙嶺鎮沙嶺小區,主要從事污水處理。
(2)上海市首座地下污水廠造價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廠的選址:
1、廠址必須位於給水水源的下游;如果城鎮、工業區和生活區位於河流附近,廠址必須在它們的下游,而且要在夏季主風向的下風向,並應同城鎮、工業區、生活區以及農村居民點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又不宜太遠,,以免增加管道的長度。
2、廠址應盡可能與處理後出水的主要去向(如灌溉農田)或受納水體靠近。
3、充分利用地形,選擇有適當坡度的地區,以滿足污水處理構築物和設備高程布置的需要,節省能源和動力。
4、盡可能少佔和不佔農田,並考慮後續建設發展的可能性。
『叄』 張傑老爺爺的資料
哪個張傑?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
男,1938年生,1962年畢業於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給水排水工程專業。1987年於日本大阪大學獲環境工學科博士學位。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副院長,現任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建設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給水排水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副理事長,《給水排水》顧問、《中國給水排水》編委等職務。
主要研究方向:
1、 地下水除鐵除錳技術。在國內外首次提出生物固錳除錳機制,並應用於工程實踐,使我國在該領域躍居國際先進水平。
2、 污水再生回用處理技術。在國內率先開發了城市污水凈化再生全流程,主持創建了國內首座污水再生水廠。
3、 污水除磷脫氮技術。開發了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除磷技術,用於大連開發區污水廠改造,其成果被評為國家優秀示範工程。
4、 水環境恢復理論研究。提出健康水循環概念和系統的水環境恢復方略,其成果已被寫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並應用於深圳、大連等地的工程實踐。
在水質與水環境恢復工程領域的主要學術貢獻和工程成就是:
1、在國內外首次提出生物除錳機制,並應用於工程實踐,糾正了傳統誤區,解決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地下水除錳難題,確立了生物除錳技術,改變了眾多水廠只能除鐵不能除錳的現狀,使我國在該領域躍居國際先進水平。
2、在國內率先開發了城市污水凈化再生全流程,主持創建了國內首座污水再生水廠並被評為「八五」全國優秀示範工程,開創了我國城市污水回用事業,並躋身於國際先進行列。
3、開發了厭氧——好氧活性污泥除磷技術,在普通二級生化處理中可同時完成去除氮磷的任務,而且污泥不膨脹,出水水質良好,有替代傳統活性污泥法的必然趨勢,用於大連開發區6萬立方米每天的污水廠的A2/0系統,在未增投資的情況下,改造成10萬立方米每天的三級深度污水處理廠,被評為國家優秀示範工程。
4、在低溫低濁湖泊水凈化,低溫生化等工程技術方面進行廣泛的工程實踐,均取得良好效果。
5、主持完成了長春、大連、沈陽、齊齊哈爾、哈爾濱等城市重大給排水工程設計數十項,推動了寒冷地區給排水工程技術的發展。
先後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優秀設計獎8項,曾榮立吉林省頭等功,並評為國家「八五」科攻關先進個人。已完成國家科技攻關9項,主持重大給排水系統工程設計36項,發表論文90多篇,出版著作5部。現主持中國工程院、國家863、北京市教委等多項科研課題。
北方工業大學數學系教授
男 黨員 漢族 1959年7月生 博士,教授,理學院數學教研室主任
主要簡歷:
1978—1982年考入遼寧省錦州師范學院數學系。 1982年獲學士學位,並留錦州師范學院數學系分析教研室任教。
1985—1988年考入首都師范大學數學系,師從鄭崇友教授攻讀基礎數學碩士學位,並獲碩士學位。
1989—1999回錦州師范學院數學系任教。
1995年被晉升為副教授。
1999年考入首都師范大學數學系,師從鄭崇友教授攻讀基礎數學博士學位。
2002年6月獲博士學位,
2002年7月到北方工業大學理學院數學學科任教。
2003年被晉升為教授。
教學簡歷
主講過以下本科課程:《數學分析》、《實變函數》、《泛函分析》、《復變函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離散數學》、《模糊數學》、《數學史》、《點集拓撲》, 以及下列碩士研究生課程:《模糊拓撲》、《Frame與連續格》、《范疇論》、《Domain理論》.
科研情況
1990—1992年和1997--2000年主持並完成了兩項遼寧省教委科研基金資助的科研項目。現在正主持一項北京市教委科研項目,參加省部級和校級科研項目和教改項目十餘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其中被SCI收錄2篇, 核心期刊8篇。
主要代表作:
1.On L-fuzzy topological spaces, Fuzzy Set and Systems, 149(2005), 473-484. (SCI檢索)(第一作者)
2. L-Proximities and Totally Bounded Pointwise L-Uniformities, Fuzzy Set and Systems, 133(2003)321-331.(SCI 檢索) (第二作者)
3. A Certain Strong Fuzzy Paracompactness,Journal of Fuzzy Mathematics,2000,Vol.8, No.3, 757-767. (USA)(核心期刊) (第一作者)
4. Lattice Valued Smooth Topological Molecular Lattices, Journal of Fuzzy Mathematics. 2002,No.2,411-421 (USA)(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5. 拓撲賦層分子格上的連通性,數學研究與評論,2001,Vol.21,No.4(核心期刊) (第一作者)
6. 可數強F-緊集的刻畫與性質, 模糊系統和數學,2000, Vol.14, No.4,49-52. (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7. F-拓撲空間上的Os-連通性,模糊系統和數學,2000, Vol. 15, No.1,31-34. (核心期刊) (第一作者)
8. On Smooth L-Fuzzy Topology, 模糊系統和數學,2000, Vol. 14,221-222. (核心期刊) (第一作者)
9. 光滑L-Fuzzy拓撲空間的閉包運算元,數學雜志,2004,Vol.24 No.1,63-66. (核心期刊) (第一作者)
10. 完全分配格上的格值Smooth點式擬一致結構,模糊系統與數學,2003 No. 2,30-34 (核心期刊) (第一作者)生日: 1982.12.20
遼寧大學清史研究所所長
張傑,1954年5月生於遼寧省丹東市。1978年入遼寧大學歷史系,1982-1985年先後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從事清史、滿族史研究與中國古代史教學工作。200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留學韓國,任國立首爾(漢城)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現為遼寧大學歷史文化教授,研究生導師,遼寧大學清史研究所所長,遼寧大學學術帶頭人,國家教育部「211工程」遼寧大學「東北邊疆與民族子課題」首席專家。撰寫並公開出版《乾隆帝》等書,逾200萬字。另外,還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70餘篇。1998年當選為中國史學界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特邀代表,2003年被沈陽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沈陽市優秀專家」。
上虞張傑,當代鄉賢,浙江驕傲
張傑,男,1929年9月15日出生。上虞市政協委員,上虞旅港同鄉會永遠名譽會長。一位在香港以賣大閘蟹、茶葉蛋謀生的平凡老人。20年前一次回鄉的所見所聞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他走進上虞中學,卻發現整個學校找不到一個像樣的實驗室和圖書館,教室光線暗淡。於是,他慷慨解囊,為上虞中學捐建了圖書館、宿舍樓和許多器具。20年來,他持續捐贈家鄉的教育事業,至今已累計捐贈1200餘萬元,建起了18棟教學樓,並捐贈了教學儀器和設備,讓10000多名學生受惠。全家至今還擠住在香港一套30平米的房子中。他說,只有所有的人都幸福起來才是最大的幸福。
張傑義舉震撼大地
張傑先生助教興學的義舉早在1979年就拉開了帷幕。當時張先生52歲,他為上虞中學送來一台價值3000元的彩電,從此一發不可收。且看下面的記錄:
1986年,他送給上虞中學雪櫃一台、汽車一輛,教學基金1萬元。
1987年後為上虞中學新建教室32個、教學樓兩幢近4000平方米,添置圖書、銅管樂器、體育器材、教學儀器共2.5萬元。
1989年,捐助上虞中學圖書館20萬元,捐贈麵包車1輛、吊扇100台,向縣人民教育基金捐贈教育基金30萬元。
1990年,為上虞中學捐資新建女生宿舍;還設獎教金5萬元,獎學金1萬元。
1994年,覆卮、皂湖、湖西、梁湖小學張傑教學樓相繼落成。
1994年7月,趕赴紹興,為籌建紹興大學捐資10萬元。
1996年,出資6萬元新建梁湖中學教學樓,出資1萬元設立教學金。
1997年,香港回歸,他邀請同鄉會其他人士聯袂辦學,新建瀝東港聯小學。
1998年,出資12萬元擴建江山小學;7月,又出資200萬元建立「張傑教育事業發展基金」。
至此,張先生為故鄉捐資助教總金額達1100萬元以上,他把推動故鄉教育事業發展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
張先生在香港是個小商小販,他的錢是靠賣茶葉蛋、粽子、河蟹這樣一點一滴積蓄起來,按他的說法:「人家叫我老闆,其實我睡的是地板。」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但張先生是傾其全部,二十幾年如一日支持故鄉教育事業,他的義舉震撼了故鄉大地。
張傑精神深入人心
一個75歲的老人,彷彿著了迷,省吃儉用,將1100餘萬元血汗錢無私奉獻給了家鄉的教育事業而至今痴心不改,有人說他是獃子,但張先生說:「我不呆的,人總是要死的,空雙手來,空雙手回去,我何不多做點好事。」
在某些人看來,一個人活在世上應該抓緊享樂;而張先生則認為,人活在世上,應當抓緊做好事,所以他曾經制訂過助教「五年計劃」。1998年,張先生71歲,他自知年事已高,更加快了步伐,傾其所有,專門設立了「張傑教學事業發展基金」。
張先生一家老小十多口,在香港擠在30平方米的住房上,有人勸他買房子,盤算了一下需要200萬元。他想,用200萬元買房為子女積下筆財產,今後擺不平反要責怪父親,如果用200萬元為故鄉造幾所學校可以解決幾千學生讀書的問題。結果,他選擇了後者。他說:「自己好,不算好,家鄉好,才算好!」
張先生60歲時,每個子女拿出2000元向他祝壽,但他把大部分禮金送給家鄉。他對子女說:「你們支持我辦教育就是對我最大的孝敬。」他認為:「錢多給孩子是害了他們,積財予子不如積德予子」。
張先生從不講豪言壯語,也並沒有著書立說,但透過他朴實的語言和所作所為,體悟到了他的大智慧大境界。原浙江省副省長李德葆把他的這種精神稱之為「張傑精神」。
張先生以他的壯麗人生為故鄉人們展示了一部人生哲理的教科書,樹起了一面催人奮進、激人進步的旗幟。
張傑先生是當之無愧的上虞鄉賢,是「浙江精神」的代表,是故鄉人民的驕傲!
在上虞這塊古老的人文薈萃的土地上,行善積德,捐資辦學素有淵源。據清代《上虞縣志校讀》載:「士勤誦讀、尊師友;廉恥為尚、氣節高。,』歷史上,故鄉曾涌現過杜亞泉、陳春瀾等捐資辦學的鄉賢。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參天大樹必有其根,張傑先生的高尚人品和義舉是虞山舜水鄉賢文化長期熏陶的結晶;張傑精神,也會如舜水長流,延綿不絕。
『肆』 給些資料
張家港的先
目前,張家港市市區污水年處理量達到1920萬噸,污水處理率達83%;垃圾日年處理14.5萬噸,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水體質量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近期,又被建設部授予「中國人居環境獎」。
2005年投資2200多萬元,重點實施了主幹道雨污分流工程,污水支管工程和泵站調污工程,鋪設管道8公里。目前,張家港市區已建成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2座、全自動控制的污水提升泵站6座,污水日處理能力為6.5萬噸,納入污水廠的各類污水每天在5萬噸左右,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穩定在80%以上。
,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旺家莊垃圾填埋場。建設之初,就在垃圾場低部鋪設了污水收集管網,將垃圾填埋場的滲透液全部收集後,統一運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從而有效地解決了垃圾處理的二次污染問題。同時,張家港市還加快了垃圾處理方式由衛生填埋向焚燒處理轉變。啟動建設了垃圾焚燒廠項目,並投入2.136億元,配套建設一個多功能垃圾填埋場。該項目建成後,日處理垃圾量將達到600噸,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將達到100%。
大連的
大連建成全國首座環衛公園
10月26日,來自大連市沙河口區的兩名優秀環衛工人在環衛公園參觀游覽。當日,全國首座以環衛文化為主題的環衛公園在大連開園。該公園位於大連市內的蓮花山上,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園中有3個以環衛文化為主題的廣場。園內主峰設有觀景台,登觀景台可觀海聽濤,鳥瞰大連城市風貌。由政府斥資600餘萬元建成。園中建有3處以環衛為主題的廣場,制高點建有150餘平方米的觀景台,25處累計600餘平方米的健身場點。 開園儀式上還舉行了時傳祥雕塑揭幕儀式,時傳祥的長子——子承父業的時純庭特意來連參加揭幕儀式。儀式後,市領導及來賓與環衛工人代表一起種下了象徵環衛事業蒸蒸日上的常青樹,並命名為「環衛林」。
『伍』 與制葯廠污水處理有關的論文資料
(二)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
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ntermittent Cycle Extended Aeration System,簡稱
圖案2 ICEAS及CASS原理圖
ICEAS)是80年代初在澳大利亞發展起來的。1976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ICEAS污水處理廠,隨後在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得到廣泛應用。1986年美國國家環保局正式承認ICEAS工藝屬於革新代用技術(I/A)技術。
ICEAS最大的特點是在SBR池內增加了一個生物選擇器,實現了連續進水(沉澱期、排水期仍連續進水),間歇排水。設置生物選擇器的主要目的是使系統選擇出絮凝性細菌, 其容積約占整個池子的10%。生物選擇器的工藝過程遵循活性污泥的基質積累——再生理論,使活性污泥在選擇器中經歷一個高負荷的吸附階段(基質積累),隨後在主反應區經歷一個較低負荷的基質降解階段,以完成整個基質降解的全過程和污泥再生。
據有關資料介紹,污泥膨脹的直接原因是絲狀菌的過量繁殖。由於絲狀菌比菌膠團的比表面積大,因此,有利於攝取低濃度底物。但一般絲狀菌的比增殖速率比非絲狀菌小,在高底物濃度下菌膠團和絲狀菌都以較大速率降解底物與增殖,但由於膠團細菌比增殖速率較大,其增殖量也較大,從而較絲狀菌占優勢,這樣利用基質作為推動力選擇性地培養菌膠團細菌,使其成為曝氣池中的優勢菌。所以,在ICEAS池進水端增加一個設計合理的生物選擇器,可以有效地抑制絲狀菌的生長和繁殖,克服污泥膨脹,提高系統的運行穩定性。
ICEAS工藝對污染物質的降解是一個時間上的推流過程,集反應、沉澱、排水於一體,是一個好氧—缺氧—厭氧交替運行的過程,並具有一定脫氮除磷效果。
綜上所述,ICEAS工藝流程簡單,具有SBR的優點,實現了連續進水,使其在大型污水處理廠的應用成為現實。該工藝強調延時曝氣,污泥負荷很低(0.04-0.05kgBOD5/kgMLSS.d),因此,使ICEAS工藝投資低(無初沉池、二沉池及污泥迴流設備)的優點在實際工程中無法體現,因此影響了這種工藝的推廣應用
(三)周期循環曝氣活性污泥法(CASS)的提出
1.CASS工藝的提出
CASS(Cyclic Activted Sludge System)與ICEAS在工藝流程上差別不大,只是污泥負荷不同。ICEAS屬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污泥負荷通常控制在0.04~0.05 kgBOD5/kgMLSS.d以下。 實踐證明,如果以此負荷進行設計,其工程投資與其它生物處理方法相比無任何優勢,而且還要高,先進技術的工藝失去經濟優勢後,應用自然受到很大限制,這正是ICEAS工藝在我國推廣有一定難度的原因所在。本文所述的CASS工藝是結合我們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實際總結出來的,即在給定的水質條件下達到要求的排放標准,是我們設計參數選擇的依據,實驗研究和應用表明,在負荷為0.1-0.2kgBOD5/kgMLSS.d 或再高一些,CASS的去除效果並不比ICEAS差, 而且有利於形成絮凝性能好的污泥,出水達到排放標准也是可以的(如COD<60mg/L, BOD5<20 mg/L)。當要求更嚴格的排放標准或污水回用時可適當降低負荷。因此,負荷的提高使CASS工藝的工程投資比ICEAS節省。
2.CASS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比較
建設費用底,省去了初次沉澱池、二次沉澱池及污泥迴流設備,建設費用可節省20%-30%。工藝流程簡潔,污水廠主要構築物為集水池、沉砂池、CASS曝氣池、污泥池,布局緊湊,佔地面積可減少35%。
運轉費用省,由於曝氣是周期性的,池內溶解氧的濃度也是變化的,沉澱階段和排水階段溶解氧降低,重新開始曝氣時,氧濃度梯度大,傳遞效率高,節能效果顯著,運轉費用可節省10—25%。
有機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質好,不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機碳源污染物,而且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功能。
管理簡單,運行可靠,不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水處理廠設備種類和數量較少,控制系統簡單,運行安全可靠。
污泥產量低,性質穩定。
3.CASS與SBR的比較
CASS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組成,預反應區控制在缺氧狀態,因此,對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效果提高;
CASS進水過程連續,因此進水管道上無電磁閥控制元件,單個池子可獨立運行,而SBR或CAST進水過程是間歇的,應用中一般要2個或2個以上池子交替使用,控制系統復雜程度增加。
CASS每個周期的排水量一般不超過池內總水量的1/3,而SBR則為1/2-3/4,CASS抗沖擊能力較好。
CASS比CAST系統簡單,但脫氮除磷效果不如後者。
(四)CASS與SBR曝氣方式的選擇
由於小區大都是居民居住區,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因此,污水廠建設時應充分考慮噪音擾民問題和污水廠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採用水下曝氣機代替傳統的鼓風機曝氣可有效解決噪音污染。另外,由於CASS工藝獨特的運行方式,採用水下曝氣機可省去復雜的管路及閥門,安裝、維修方便,使用靈活,可根據進出水情況開不同的台數,在保證效果的條件下,達到經濟運行的目的。
(五)CASS與SBR撇水機的選擇
撇水機是CASS工藝的關鍵組成部分,其性能是否穩定可靠直接影響到CASS工藝的正常運行。目前,國內外對撇水機仍在進行研究和開發,按照目前所用的原理撇水機可分為三種類型,即浮球式、旋轉式和虹吸式。撇水機研製的關鍵是解決潷水過程中,堰口、導水軟管和升降控制裝置與水流之間形成的動態平衡,使之可隨排水量的不同調整浮動水堰浸沒的深度,並隨水位均勻地升降,將排水對底層污泥的干擾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證出水水質穩定。
我院自主研製開發的撇水機屬絲杠旋轉式,自動撇水裝置主要組成部分是:潷水器、可擾動的軟管、水位控制器、可伸縮推動桿和驅動電機等。其中潷水器又叫自動浮動式水堰,上部為堰口和防止浮渣進入出水的浮筒,下部出水管兼起支撐作用,部分浸沒在水中,通過可伸縮推動桿使方形堰口達到連續均勻地排出反應池中的上清液。實際應用表明,所研製的撇水裝置達到了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具有升降平穩、排水均勻、自動控制、價格低廉等優點,該項研究不僅滿足了工程的需要,而且具有創新,屬專項保密技術之一。
五、處理小區污水主要設計參數
SBR設計參數:污泥負荷0.1~0.15kgBOD5/kgMLSS.d, 污泥齡20~30天
工作周期12小時, 其中, 進水2.5小時(曝氣或不曝氣),反應6小時, 沉澱0.75~1小時, 排水2小時,閑置0.5~0.75小時。出水指標:COD〈50mg/L, BOD5〈20mg/L, SS〈10mg/L
CASS設計參數:污泥負荷0.1~0.2kgBOD5/kgMLSS.d, 污泥齡15~30天
水力停留時間12小時,工作周期4小時,其中曝氣2.5小時, 沉澱0.75小時,排水0.5~0.75小時,出水指標與SBR相近。
六 、污泥處理
污水處理量上千噸時,一般採用濃縮後脫水處理,小規模時一般濃縮後定期用大糞車運至填埋或作農肥。
『陸』 青島污水都排哪兒了
污水處理廠。
日前,國內北方首座地下式污水處理廠——青島高新區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正式投入運行,日處理污水達4.5萬噸,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一級A標准。
普通的污水處理廠通常建在地面以上,是敞口式建築,日常運行中,產生的氣味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地下污水處理廠不僅完全避免二次污染,還能節約土地,高新區污水處理廠就是採用的全地下式封閉建設,內部設有通風、除臭系統,氣味通過管道收集,經生物除臭及離子除臭雙重系統處理後由通風塔進行高空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