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硫酸鈉廢水除硅

硫酸鈉廢水除硅

發布時間:2024-07-07 18:42:17

㈠ 常見的放射性廢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放射性廢水的主要去除對象是具有放射性的重金屬元素,與此相關的處理技術,簡單地可分為化學形態改變法和化學形態不變法兩類。

放射性廢水處理方法:

其中化學形態改變法包括:

1、化學沉澱法;

2、氣浮法;

3、生化法。


化學形態不變法包括:

1、蒸發法;

2、 離子交換法;

3、吸附法;

4、 膜法。


化學沉澱法是向廢水中投放一定量的化學絮凝劑,如硫酸鉀鋁、硫酸鈉、硫酸鐵、氯化鐵等,有時還需要投加助凝劑,如活性二氧化硅、黏土、聚合電解質等,使廢水中的膠體物質失去穩定而凝聚何曾細小的可沉澱的顆粒,並能於水中原有的懸浮物結合為疏鬆絨粒。改絨粒對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從而凈化水中的放射性物質、膠體和懸浮物。引起放射性元素與某種不溶性沉渣共沉的原因包括了共晶、吸附、膠體化、截留和直接沉澱等多種作用,因此去除效率較高。

化學沉澱法的優點是:方法簡便、費用低廉、去除元素種類較廣、耐水力和水質沖擊負荷較強、技術和設備較成熟。缺點是:產生的污泥需進行濃縮、脫水、固化等處理,否則極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學沉澱法適用於水質比較復雜、水量變化較大的低放射性廢水,也可在與其他方法聯用時作為預處理方法。


蒸發濃縮法處理放射性廢水:除氚、碘等極少數元素之外,廢水中的大多數放射性元素都不具有揮發性,因此用蒸發濃縮法處理,能夠使這些元素大都留在殘余液中而得到濃縮。蒸發法的最大優點之一是去污倍數高。使用單效蒸發器處理只含有不揮發性放射性污染物的廢水時,可達到大於10的4次方的去污倍數,而使用多效蒸發器和帶有除污膜裝置的蒸發器更可高達10的6次方到8次方的去污倍數。此外,蒸發法基本不需要使用其他物質,不會像其他方法因為污染物的轉移而產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物。

盡管蒸發法效率較高,但動力消耗大、費用高,此外,還存在著腐蝕、泡沫、結垢和爆炸的危險。因此,本法較適用於處理總固體濃度大、化學成分變化大、需要高的去污倍數且流量較小的廢水,特別是中高放射性水平的廢水。

新型高效蒸發器的研發對於蒸發法的推廣利用具有重大意義,為此,許多國家進行了大量工作,如壓縮蒸汽蒸發器、薄膜蒸發器、脈沖空氣蒸發器等,都具有良好的節能降耗效果。另外,對廢液的預處理、抗泡和結垢等問題也進行了不少研究。


離子交換法處理放射性廢水的原理是,當廢液通過離子交換劑時,放射性離子交換到離子交換劑上,使廢液得到凈化。目前,離子交換法已廣發應用於核工藝生產工藝及放射性廢水處理工藝。

許多放射性元素在水中呈離子狀態,其中大多數是陽離子,且放射性元素在水中是微量存在的,因此很適合離子交換出來,並且在無非放射性粒子干擾的情況下,離子交換能夠長時間的工作而不失效。

離子交換法的缺點是,對原水水質要求較高;對於處理含高濃度競爭離子的廢水,往往需要採用二級離子交換柱,或者在離子交換柱前附加電滲析設備,以去除常量競爭離子;對釕、單價和低原子序數元素的去除比較困難;離子交換劑的再生和處置較困難。除離子交換樹脂外,還有用磺化瀝青做離子交換劑的,其特點是能在飽和後進行融化-凝固處理,這樣有利於放射性廢物的最終處置。


吸附法是用多孔性的固體吸附劑處理放射性廢水,使其中所含的一種或數種元素吸附在吸附劑的表面上,從而達到去除的目的。在放射性廢液的處理中,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沸石等。

天然斜發沸石是一種多孔狀結構的無機非金屬礦物,主要成分為鋁硅酸鹽。沸石價格低廉,安全易得,處理同類型地放射性廢水的費用可比蒸發法節省80%以上,因而是一種很有競爭力的水處理葯劑。它在水處理工藝中常用作吸附劑,並兼有離子交換劑和過濾劑的作用。

當前,高選擇性復合吸附劑的研發是吸附法運用中的熱點。所謂「復合」是指離子交換復合物(氰亞鐵鹽、氫氧化物、磷酸鹽等)在母體(多位多孔物質)上的某些方面飽和,所以新材料結合天然母體材料的優點,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高的交換容量以及適宜的選擇性。


離子浮選法屬於泡沫分離技術范疇。該方法基於待分離物質通過化學的、物理的力與捕集劑結合在一起,在鼓泡塔中被吸附在氣泡表面而富集,借泡沫上升帶出溶液主體,達到凈化溶液主體和濃縮待分離物質的目的。例子浮選法的分離作用,主要取決於其組分在氣-液界面上選擇性和吸附程度。所使用捕集劑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劑和適量的起泡劑、絡合劑、掩蔽劑等。

離子浮選法具有操作簡單、能耗低、效率高和適應性廣等特點。它適用於處理鈾同位素生產和實驗研究設施退役中產生的含有各種洗滌劑和去污劑的放射性廢水,尤其是含有有機物的化學清洗劑的廢水,以便充分利用該廢水易於起泡的特點而達到回收金屬離子和處理廢水的目的。


膜處理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正處於不斷推廣應用的階段。它有可能成為處理放射性廢水的一種高效、經濟、可靠的方法。目前所採用的膜處理技術主要有:微濾、超濾反滲透、電滲析、電化學離子交換、鐵氧體吸附過濾膜分離等方法。與傳統處理工藝相比,膜技術在處理低放射性廢水時,具有出水水質好,濃縮倍數高,運行穩定可靠等諸多優點。

不同的膜技術由於去除機理不同,所適用的水質與現場條件也不盡相同。此外,由於對原水水質要求較高,一般需要預處理,故膜法處理法宜與其他方法聯用。

如鐵凝沉澱-超濾法,適用於處理含有能與鹼生成金屬氫氧化物的放射性離子的廢水。

水溶性多聚物-膜過濾法,適用於處理含有能被水溶性聚合物選擇吸附的放射性離子的廢水。

化學預處理-微濾法,通過預處理可以大大提高微濾處理放射性廢水的效果,且運行費用低,設備維護簡單。

㈡ 娑茬⒈鍔犵~閰擱晬闄ょ呭師鐞

褰㈡垚姘у寲銆傛牴鎹鏌ヨ㈢櫨搴︾櫨縐戜俊鎮鏄劇ず錛屾恫紕卞叿鏈夊緢寮虹殑鑵愯殌鎬э紝鍔犲叆紜閰擱晬浼氬艦鎴愭哀鍖栧弽搴旓紝鍦ㄥ彂鐢熷寲瀛﹀弽搴斾腑浼氬艱嚧褰㈡垚紜呴吀閽狅紝浠庤岃搗鍒伴櫎紜呯洰鐨勩

㈢ 濡備綍浠庣~閰擱挔婧舵恫涓闄ゅ幓紜呴吀鏍圭誨瓙浠ユ祴瀹氱~閰告牴鐨勬祿搴

鍔犺凍閲忕殑鐩愰吀錛岄櫎鍘籋2SiO3娌夋穩鍚庯紝鍐嶅埄鐢˙aCl2娌夋穩BaSO4錛屾祴SO4^2-鐨勬祿搴︺

㈣ 無水硫酸鈉的作用

無水硫酸鈉用來除去水而且不會合乙酸乙酯發生反應。無水硫酸鈉和水結合成為晶體Na2SO4·10H2O 俗稱芒硝。無水硫酸銅不行,它是用來檢驗水的,即如果混合氣體中有水蒸氣,那麼無色的硫酸銅會變藍,而不是除水。所以無水硫酸銅通常實驗用作證明有無水分存在。

㈤ 酸中和法制備硅溶膠,用硫酸加硅酸鈉中和,用乙醇洗去鈉離子,中和過程的最適溫度是多少啊, 在線等,急求

離子交換一般用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與稀釋後的水玻璃進行離子交換,以除去水玻璃中的鈉離子和其他陽離子雜質製得聚硅酸溶液。再用陰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離子交換,除去溶液中的陰離子雜質,製得高純的聚硅酸溶液。此時得到的聚硅酸溶液穩定性較差,溶液偏弱酸性,可用少量的NaOH或其他試劑作為穩定劑,將溶液的pH值調節在8.5-10.5的鹼性范圍內,該范圍是製得溶膠溶液的穩定區域,必要時在低溫(4-10℃)下保存。

1.酸性硅溶膠的制備工藝

1.1.離子交換法

該法是目前研究最多、技術最成熟的制備工藝。該種方法採用水玻璃為原料,通常可分為三個步驟:制備活性硅酸,制備鹼性硅溶膠和陽離子交換。常用制備工藝如下:將市售水玻璃通過稀釋並與陽離子交換樹脂進行交換,得到活性硅酸;將硅酸用鹼液處理至鹼性;再將該鹼性的硅酸溶液進行加熱縮合反應並濃縮,製得鹼性硅溶膠;最後將鹼性硅溶膠經過陽離子樹脂進行陽離子交換,同時加入適量的酸進行調節,得到相應酸值下的酸性硅溶膠。

早在1941年,美國人Bird在其專利發明中提到利用離子交換法制備酸性硅溶膠,即將水玻璃溶液經過氫型的陽離子交換柱,使水玻璃中的鹼金屬同氫發生交換,其產品是高純度酸性硅溶膠,pH 為2.0~4.0。此後Albrecht和William L改進了Bird 制備酸性硅溶膠的工藝,提出採用混合樹脂床來生產更適合使用的酸性硅溶膠。

上世紀80年代,多數硅溶膠生產廠家均沿襲離子交換法制備酸性硅溶膠。如國內的湖北美華日用化工廠從1985年7月就開始著手研製酸性硅溶膠,他們採用離子交換法用自產鹼性硅溶膠制備出酸性硅溶膠,其具體工藝是:將所需鹼性硅溶膠稀釋、過濾後,向其中投入氫型陽離子交換樹脂,邊投入邊攪拌,當pH到達2~3時,停止投入樹脂,靜置讓其徹底交換。用上述方法製得的酸性硅溶膠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為大於10 %,粒徑為10~20 nm,pH達2~3,穩定期為3~6個月。

許念強等將製得的活性硅酸陳化24~48h後再製成鹼性硅溶膠,然後與強酸型陽離子樹脂得到酸性硅溶膠。他們分析了pH、二氧化硅粒徑、電解質鹽濃度對酸性硅溶膠穩定性的影響,強調要制備高濃度、高穩定性、低黏度的酸性硅溶膠,首先要提高二氧化硅顆粒的粒徑。

離子交換法的優點是根據不同的工藝組合可合成不同性能的硅溶膠,缺點是起始原料水玻璃的濃度不能很高,致使後面濃縮過程時間長,能耗大,而且再生離子交換樹脂時產生的大量廢水需加以處理。

1.2 電解電滲析法

該法制備硅溶膠是一種電化學方法。其原理是硅酸鈉在水溶液中發生水解反應:

Na2H2SiO4 + H2O→2Na+ + H3SiO4– + OH–

隨著反應的進行,在電場的作用下槽內的離子會定向遷移,由離子交換膜濾出雜質離子;當陽極室內生成的硅酸濃度大於其溶解度時就會發生縮聚反應,生成硅溶膠。通過調節槽內pH即可得到相應的硅溶膠。該方法制備硅溶膠時,要注意控制電滲析反應的電流密度、溫度等反應條件。

日本的OKETA YUTAKA在其專利中提到利用離子交換膜電滲析法來制備脫鹽酸性硅溶膠。在制備過程中,電滲析器內會交替形成一個脫鹽室和一個濃縮室;用陰、陽離子交換膜將陽極和陰極分開,然後進行電滲析。脫鹽室中水溶液的溫度保持在5~20 ℃。

電解電滲析法是用酸中和硅酸鈉水溶液,經陳化後,再通過半透膜滲析鈉離子。該方法缺點是滲析所需時間太長,不適於工業化生產。

1.3.分散法

該法是利用機械將SiO2微粒分散在水中制備硅溶膠的物理方法。具體步驟如下:量取定量的去離子水加入到塑料杯中,將其固定於高速分散機上。開動高速分散機,將定量的氣相SiO2粉末連續加到杯中。SiO2 粉末加完後,補加定量的去離子水,調節高速分散速度,經過一定時間製得SiO2水分散液。將SiO2水分散液陳化過夜後,高速分散並加入添加劑,繼續高速分散數小時,用300目濾網過濾得到性能良好的硅溶膠。

傅朝春利用該方法制備的酸性硅溶膠能夠有效替代微生物用於人、禽畜糞便、垃圾處理,可祛除惡臭、制備高效有機肥料。其具體工藝是:將一定濃度的硫酸和 200 目以下的分散劑SiO2置於一個塑料容器內進行攪拌;用NaOH調節pH為2~4;採用金屬板做電極,聯結一整流電源,置於上述塑料容器中通電;施以100 V電壓,通電 450 mA的電流2~5 min;切斷整流電源後,攪拌一段時間,等反應物呈膠狀就停止攪拌。利用該方法製得的酸性硅溶膠中SiO2 的含量為25 %~35 %,粒徑為1~12 nm。

由於該方法所制的酸性硅溶膠是用作特殊用途的,因而沒有考慮某些雜質離子如Na+、SO42–等對其純度的影響,故該方法對於酸性硅溶膠的制備不具有普遍適應性。

1.4.單質硅熱氧化法

有研究表明,硅的熱氧化物的生長通常是在900~1200℃之間的石英管中進行,或是在乾燥氧氣條件下,或是在含有水蒸氣的濕氧條件下,或是讓乾燥的氧氣和氮氣通過接近沸騰的水所形成的蒸汽中。資料介紹,單質硅在濕氧或是水蒸汽氛圍中的氧化比乾燥氧氣中進行得快。熱氧化的總反應是:

Si + O2(gas) → SiO2 Si + 2H2O(gas) → SiO2 + 2H2(gas)

在乾燥的氧化過程中第一個反應佔主要地位,而在濕的氧化過程中第二個反應佔主要地位。

2.酸性硅溶膠的膠團結構及其穩定性研究

我國早在1958年就開始了硅溶膠的研製和生產,如南京大學配位化學研究所、蘭州化學工業公司化工研究院、青島海洋化工廠等都從事了相關的研究和開發,但品種和產量都與國外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酸、鹼性硅溶膠的比例不合理,這樣的局面到20世紀80年代才有所改善。酸性硅溶膠處於亞穩狀態,在放置過程中會逐漸發生膠凝作用,穩定期一般為3~6個月,較鹼性硅溶膠的穩定期短。因此,如何提高酸性硅溶膠的穩定性就成為眾多研究者關心的問題。

2.1.酸性硅溶膠的膠團結構

酸性硅溶膠又稱硅酸水溶膠,是高分子SiO2微粒分散於水中的膠體溶液,無臭、無毒,分子式可表示為mSiO2·nH2O(式中:m,n很大,且m<<n),外觀為乳白色半透明液體。硅溶膠粒子的內部結構為硅氧烷鍵(-Si-O-Si),表面層由許多硅氧醇基(-SiOH)和羥基(-OH)所覆蓋。由於硅溶膠中SiO2顆粒表面含大量羥基,具有較大的反應活性,因此被廣泛用於紡織、橡膠、陶瓷、塗料、精密鑄造、耐火材料、造紙、石油化工、電子等行業。

膠團結構如圖1所示:當A+為Na+等金屬離子時,表示鹼性硅溶膠;當A+為H+時,表示酸性硅溶膠。在運動過程中,由膠核和吸附層組成的膠粒作為一個整體運動,這樣擴散層與周圍的電解質可以形成一種動態平衡來維持硅溶膠的穩定。

2.2 酸性硅溶膠穩定性的影響因素

2.2.1.pH對酸性硅溶膠穩定性的影響

硅溶膠的穩定性與pH之間的密切關系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在低pH(<2.0)區域內,溶膠穩定性隨pH的升高略有上升;在中部pH(2<pH<4)區域內,酸性硅溶膠具有一個較為寬闊的亞穩定區域,為制備酸性硅溶膠的可能性提供現實依據;在pH接近5~6的區域范圍內時,硅溶膠的穩定性迅速下降。

王少明等認為pH與硅溶膠的穩定性有直接關系。經測定硅溶膠 pH 在2~10之間時,粒子的ξ電位為負值;pH 在2以下時,粒子的ξ電位為正值;pH=2 時為「0」電位;pH 在8.5~10范圍內,為穩定區;pH>10時,硅溶膠粒子溶解為硅酸鹽;pH 在4以下時為介穩區;pH=2 時,為最高介穩態。根據制備的高純硅溶膠的特點,調節硅溶膠的pH在2.5左右,可以保持溶膠處於高介穩態,在室溫下可存放2年而不凝膠。硅溶膠不穩定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發生凝膠化。

賈光耀等提到溶膠凝膠動力學可以人為控制。他們通過研究發現,硅溶膠的黏度、ξ電位以及凝膠化過程與pH有密切的關系,凝膠化過程發生在pH 為4~7之間。

2.2.2 電解質對酸性硅溶膠穩定性的影響

電解質對硅溶膠的穩定性也有一定的影響,且與pH有密切關系。因為鹽類放出離子,與硅溶膠的表面電荷結合,進入緊密層的反離子增加,使分散層變薄;當電解質濃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分散層厚度為零,引起粒子的集合而凝膠化。凝膠化的程度與使用的電解質種類、濃度、溫度等因素有關。有資料報導,在pH<3.5時,電解質對硅溶膠的穩定性影響相對較小。

J. L. Trompette等提出當存在兩種不同的補償離子時,經濃縮的硅溶膠在pH為9.8時極易發生凝膠,並對凝膠動力學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離子特徵對聚合動力學和溶膠—凝膠轉化過程中凝膠顯微結構有顯著的影響。這歸因於不同電解質的影響下臨界凝結濃度不同。

而許念強等則認為,只有當SiO2粒子的粒徑相對較小時,硅溶膠的穩定性才受到電解質鹽濃度較大的影響,隨著SiO2粒徑增大,電解質鹽濃度對硅溶膠的穩定性影響減弱。當硅溶膠中的含鹽量降低到一定值時,電解質鹽濃度在一定程度上不會構成制備酸性硅溶膠的主要影響因素。

楊靖等在研究了催化劑的種類、反應溫度、反應時間、添加劑等因素對硅溶膠性能的影響時分析了電解質種類的影響效果:在[H+]相同的條件下,酸催化劑對溶膠粘度的影響為:

HF>HCl>HNO3>H2SO4>HAc ,對凝膠時間的影響為:HAc>H2SO4>HCl>HNO3>HF,幾種溶膠固含量的大小為:H2SO4>HNO3>HCl>HAc,制備 SiO2 膜用硅溶膠較適合採用鹽酸或硝酸作為催化劑。

2.2.3.粒徑對酸性硅溶膠的影響

粒徑是影響硅溶膠穩定的另一重要因素。硅溶膠粒子直徑在一定范圍內,粒徑越均勻、分布范圍越窄,穩定性越好。

許念強等在研究粒徑對酸性硅溶膠的影響時提到,一定濃度下的酸性硅溶膠穩定性與SiO2粒徑大小的關系呈現出一個斜「S」形,即在小粒徑下,硅溶膠的穩定性相對很低,而隨著粒徑的增加,硅溶膠的穩定性迅速增強,並且粒徑在10~20 nm內,硅溶膠穩定性近似與粒徑大小成正比。

有學者經試驗研究發現,將硅溶膠粒徑控制在10~15nm范圍內,既可簡化工藝過程,又可保持高純硅溶膠的穩定。

另外,SiO2粒子半徑的增加,將使其粒子表面羥基基團的反應活性降低,膠粒比表面積減小,膠粒吸附能降低,從而大顆粒對小顆粒的吸附作用力降低,也是大粒徑酸性硅溶膠相對於小粒徑硅溶膠具有較高穩定性的原因。

此外,Janne Puputti 等在制備硅溶膠時,用乙醇取代一部分水,使其穩定性增加 3 倍。Anna Schantz Zackrisson 等通過干擾法及時間分辨小角X射線散射對硅溶膠分散體系中的聚合和凝膠化過程進行了研究,分析了離子強度對凝膠臨界點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硫酸鈉廢水除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干蒜片切片廢水cod 瀏覽:396
過濾器里黑色的碳 瀏覽:613
超濾廣泛使用在什麼方面 瀏覽:363
罐頭怎麼做純凈水 瀏覽:881
小車更換機油濾芯需要多少錢 瀏覽:979
超濾膜的精密度 瀏覽:179
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圖片 瀏覽:61
魚糕廢水 瀏覽:522
瓜爾膠能增調樹脂液嗎 瀏覽:747
踏板空氣濾芯全套怎麼換 瀏覽:262
只有飲水機沒桶怎麼用 瀏覽:649
美的凈水機如何清理 瀏覽:329
聖洛威凈水機不上水怎麼辦 瀏覽:932
冷卻液蒸餾水在哪裡買 瀏覽:509
美的牌飲水機為什麼貴 瀏覽:549
日本葡萄核廢水為什麼越來越多 瀏覽:3
香醋除水垢要浸泡多久 瀏覽:928
中葯蒸餾水提取設備 瀏覽:977
廢水檢測銅是什麼 瀏覽:192
蒸餾酒與道家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