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地下污水廠相關問題

地下污水廠相關問題

發布時間:2024-03-31 12:55:37

⑴ 與地下水有關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

調查結果表明,受柴達木盆地自然地理及水文地質條件制約,加之城市及工農牧業布局相對集中,各地產業結構不穩,人類工程活動或自然原因導致的與地下水有關的環境地質問題具有類型少、分布范圍小、延續時間短的特點。有歷史時期產生過而目前已消失的問題,也有目前存在並進一步加劇的問題,還有將來有可能產生的問題。歸納起來有4種類型,包括8個問題,第一類是因不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引起的地下水位持續下降(降落漏斗)、鹹水入侵、水質咸化問題;第二類是因不合理利用地表水資源引起地下水補給源減少使地下水位下降導致的荒漠化(土地沙化)和湖泊萎縮問題,農灌區大水漫灌使地下水位上升導致的土壤次生鹽漬化問題;第三類是因對水資源保護措施不當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問題;第四類是因自然條件改變而潛在的地下水資源衰減問題。

一、區域降落漏斗

(一)諾木洪

盆地內的諾木洪農場形成過區域下降漏斗,現在已消失。該農場自1955年建立,1965年開始開采地下水澆灌農田,1980年開采井為35眼,灌溉季節實際開采量11.3272×104 m3/d,到1986年8月調查時為27眼、生活供水井4眼,共31眼,分散在農田和各大隊隊部所在地,灌溉季節實際開采量13.9283×104 m3/d,澆灌耕地1166.7hm2。1986年根據各開采井成井時靜水位與開采15~20a的各開采井的靜水位繪制農場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在開采區范圍內形成東西兩個橢圓形下降漏斗,東漏斗面積28.26km2,西漏斗面積34.53km2。其中心區靜水位下降值前者1.28~3.25m,後者1.38~2.81m。農供水源地雖屬季節性開采,在年內開采期為135d左右(小麥生長期),該區地下水徑流量為16.1917×104 m3/d,徑流量超過實際開采量的16.25%。農灌後期便是枯水期,補給量較小,農灌水回滲期已過。兩個漏斗未連成一片,原因是降雨季節洪水大量入滲補給,使地下水得到一定量的補給。在沖洪積扇軸部地下水徑流量較大,作為兩個獨立漏斗在此期間又得到地下水的補給。此間采補基本達到平衡,兩個漏斗存在則是長期非季節性的。據1987~1997年地下水長觀資料,兩個降落漏斗一直存在。

通過2003年和2004年兩次豐、枯水期全盆地的地下水位統測,對所取得的各地地下水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發現諾木洪農場區東、西兩個區域降落漏斗中地下水基本得到恢復。西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原為10.35m(1982年),靜水位下降2.35m,2005年調查時水位埋深為5.74m,比原來靜水位上升2.26m。東漏斗中心附近一孔水位埋深原為16.37m(1982年),靜水位下降0.03m,2004年調查時水位埋深為12.86m,比原來靜水位上升3.48m。原因是隨著青海省勞改局近幾年農場的改制,農場大片耕地棄耕或外包給個體農戶耕作;由於抽取地下水需要支付高額的電費,一般個體農戶受經濟條件限制,對地下水開采量也逐漸減少,多以地表水灌溉為主,地下水得到充分的河水入滲補給,水位得到恢復。據2003年調查,農場開采地下水量235.41×104 m3/a,其中農灌用水開采227.91×104m3/a,比1980年地下水開采量減少了1644.91×104 m3/a。

根據各地城鎮和農業開采井調查,地下水開采量較大的還有格爾木市和德令哈市,其他地區開采量較小,均未超采,未形成區域降落漏斗。

(二)察爾汗

鹽湖區液體礦產資源超采存在於柴達木盆地察爾汗鹽湖地區。由於近年來各化工廠大規模開采晶間鹵水,已形成區域降落漏斗。據察爾汗鹽湖勘探資料,區域降落漏斗主要分布於察爾汗火車站以北的鐵路兩側及以東地區,面積總計為500km2,總開采量達2.564×108 m3/a(圖8-1)。

圖8-1 察爾汗鹽湖別勒灘區段鹵水埋深等值線(2003年4月)

在停采後區域降落漏斗,邊緣仍向外、向下擴展,中心有所上升。因補給量較難計算,僅能據此區域降落漏斗的觀測資料認為:開采量已遠超過允許開采量,基本屬於疏干開采,對鹽化工業帶來了地下水位下降後抽水成本增高、采鹵渠修建成本增高等困難。

二、鹹水入侵———冷湖

柴達木盆地因開采程度低,只有在冷湖鎮出現了鹹水入侵的環境問題。原因是冷湖鎮供水水源地布設不合理,個別開采井靠近鹹水區。

冷湖鎮水源地在冷湖北岸沖洪積扇約1.2km的潛水淺藏區,開采井共5眼,呈分散式同深開采並垂直地下水流向,1987年以前日開采量5920m3。據調查,開采時動水位11~13m,形成了下降漏斗,其半徑956~1130m,漏斗已擴展到半鹹水、鹹水區,引起了鹹水倒灌。據訪問供水管理人員,稱水質與水源地啟用時比較有明顯變咸趨勢。該水源地地下水水質變咸後,於1989年在原水源地北又重新開辟新的水源地。

圖8-2 柴達木盆地工程布置不合理造成鹹水入侵平面示意圖

圖8-3 柴達木盆地工程布置不合理造成鹹水入侵剖面示意圖

據調查,由於青海省石油局20世紀90年代外遷,人口驟減,現人口2.08萬人,年地下水開采量128.1×104 m3,開采量比以前減少近一半。經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在水源地取樣分析,一些水井水質已變咸,水化學類型屬SO4·Cl·(HCO3)-Ca·Mg型。由於現狀開采量較小,並不是超采地下水引起的鹹水入侵,而是因工程布置不合理造成的(圖8-2、圖8-3)。

三、水質咸化———格爾木

盆地水質咸化現象僅在格爾木河沖洪積扇戈壁帶右翼發現,該區域內的淺埋潛水上、下段出現水質變異,在供水井上的表現只是孔深不同、過濾器的置放位置有差異。盡管孔位很近,水質卻相差較大(表8-3)。1990年施工的西藏糧食局供水井(孔深66.42m),成井後因水質4項超標而廢棄。在與原井相距10m處重新鑿井一口,只把孔深加大到101.08m,水質卻較佳。上、下段水質「分界」深度約80m。

水質咸化的主要原因是該地區地表或淺層普遍存在一層古鹽殼。在開采過程中,由於管道漏水等原因將鹽殼中的鹽分溶濾到含水層中,導致水質咸化。20世紀80年代初該地區地下水位普遍上升,溶濾了古鹽殼的鹽分,也造成水質咸化;另外,1998年、1999年兩年格爾木市農牧局為綠化城市於水源地上游營造了60畝防風林帶,採用大水漫灌,使包氣帶鹽分溶解並大量下滲而造成TDS等急劇升高。

表8-3 格爾木河沖洪積扇戈壁帶右翼開采井水質垂向分異統計表

四、荒漠化(沙漠化)

柴達木盆地是我國著名的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荒漠盆地,土地遼闊,可有效利用的土地面積卻十分有限。柴達木盆地荒漠化以原生和次生鹽漬化、風蝕和風積沙漠化為主,水蝕荒漠化次之。根據2004年遙感解譯資料,對盆地平原區沙漠化現狀進行闡述。

柴達木盆地平原區沙漠化面積大,分布較集中,沙漠化程度差異較大。地表景觀以戈壁、風蝕窪地、風蝕殘丘、風積新月形沙丘、梁窩狀沙丘、風積沙地、沙被等為主。柴達木盆地沙漠化土地面積達75736.9km2,占平原區總面積的54%(表8-4);其中輕度沙漠化土地面積為5885.3km2,占沙漠化土地總面積的8%;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積為7045.9km2,占沙漠化土地總面積的9%;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積為62805.7km2,占沙漠化土地總面積的83%。自從1960年盆地大規模開荒和修築公路、鐵路、礦產資源開發及大規模開采地下水以來,綠洲帶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沙漠化面積迅速擴大,沙化加劇,嚴重威脅工農業生產和當地居民生活,制約著當地經濟的發展。都蘭地區北部大面積農田被風沙覆蓋,青年農場的耕地有2/3被風沙覆蓋,被迫棄耕;香日德農場北部沙害嚴重,沙丘堆積高度已達數米,農田已被風沙覆蓋,被迫改為林地,成為防護林帶。

五、湖泊萎縮———西台吉乃爾湖、托素湖

托素諾爾又名托素湖,位於柴達木盆地北緣德令哈市西南,為典型的內陸鹽湖。呈邊長約20km的等邊三角形,面積192.8km2,平均水深3.5m,最深達25.70m。主要接受其北部的姊妹湖———庫爾雷克湖水補給,以蒸發方式排泄,湖水面積不斷減小;湖水中TDS不斷升高,1961年北岸為14.4g/L、南岸為15.25g/L,1984年為35.74g/L,屬Cl·SO4-Na·Mg型。

西台吉乃爾湖位於東台吉乃爾湖西側,水深0.4m。主要接受台吉乃爾河水和平原區地下水的補給,以蒸發方式排泄,TDS 310~330g/L,屬Cl-Na型。湖底沉積石鹽。遙感解譯證實,湖泊嚴重萎縮,湖泊面積1976年時334.20km2,1990年為168.17km2,2000年變為43.37km2,占原湖水面積的13%。經過25年,湖水面積減小了290.83km2

在蘇干湖流域,利用1990年TM數據和2000年ETM數據進行了影像對照,其結果是:2000年全流域湖泊水域11.73km2,其中蘇干湖水域面積為10.28km2;流域內有綠洲及沼澤濕地79.36km2,主要分布於蘇干湖東的大哈勒騰河下游沖積扇前緣;流域內現代冰川面積36.50km2,沙漠面積210.15km2。較1990年相比,水域面積減少了4.24%,現代冰川減少了27.71%,綠洲、沼澤濕地減少了6.36%,沙漠擴大了14.32%(圖8-4)。

表8-4 柴達木盆地荒漠化土地統計表

大哈勒騰河自出山口至尾閭湖區與地下水幾經轉化,湖泊及地下水主要受大哈勒騰河補給,並維系著環湖地區的生態環境;大哈勒騰河因接受冰川消融水的補給而較為穩定。若冰川面積大幅減少或於上游向流域外引水,必將使本區綠洲生態用水和湖泊生態用水減少,導致綠洲、沼澤濕地面積減少,湖泊日趨消亡,最後將引起該流域生態環境全面惡化。

圖8-4 蘇干湖流域主要生態環境要素不同時相影像對比結果

六、鹽漬化

(一)柴達木盆地鹽漬化現狀

據2004年遙感解譯資料,柴達木盆地土地鹽漬化以原生鹽漬化為主,次生鹽漬化次之;鹽漬化土地總面積達35810.8km2,占平原區總面積的25%。其中原生鹽漬化土地面積為35468.3km2(表8-5),占鹽漬化土地總面積的99%;主要分布於湖盆中心的環湖地帶,地表以鹽殼、鹽霜、鹽斑為主,多為荒漠鹽漬區,荒漠草原鹽漬區次之。

表8-5 柴達木盆地原生鹽漬化土地統計表

柴達木盆地次生鹽漬化土地面積為342.5km2(表8-6),占鹽漬化總面積的1%;主要分布於格爾木、諾木洪、郭勒木德鄉和香日德等農耕區;地表以鹽霜為主,鹽斑次之,多屬荒漠草原鹽漬土區,其分布范圍主要受季節影響和人類活動控制。次生鹽漬化程度因地而異,格爾木、德令哈地區農耕區鹽漬化程度高,宗巴地區農耕區鹽漬化程度相對較低。

表8-6 柴達木盆地次生鹽漬化土地統計表

(二)鹽漬化原因

柴達木盆地鹽漬化的產生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為原因。原生鹽漬化完全受到自然因素控制,柴達木盆地氣候屬於典型乾旱極乾旱型,蒸降比高達40∶1,在歷史時期嚴酷的荒漠氣候及強烈的蒸發作用,使盆地平原區地下水淺埋帶鹽分在近地表大量積累,形成大面積的原生鹽漬化。

次生鹽漬化主要受控於人類活動。柴達木盆地因降水稀少,無灌溉就無農業,在地下水水位埋深較淺的農業區,發展自流渠灌後,因採用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致使地下水位上升到小於蒸發臨界值,日積月累鹽漬化程度逐年加劇,土壤含鹽量不斷增加,形成次生鹽漬化土地。

七、地下水污染

柴達木盆地城鎮中「三廢」以直排為主,尤其是工業與生活污水主要是向地表河流、排污渠及池塘等地表水體中排放,造成部分城市淺層地下水污染。目前由於地下水淡水分布區高污染的工礦企業少,污水排量不大,地下水中污染成分簡單,污染程度不是很高,范圍不是很廣。經此次調查,發現少部分地點有Pb、油及揮發性酚的污染。Pb僅在大柴旦鎮地下水中超標,其含量為0.275mg/L,為硼酸廠排放的廢液造成的;油及揮發性酚污染多集中於格爾木市與花土溝鎮,這與當地的石化工業有極大關系(表8-7、表8-8)。

隨著城市的發展,「三廢」排放量將會增大,應對該問題重視。

(一)格爾木市地下水污染

格爾木市是盆地南緣一座新興的現代工業城市,位於戈壁帶與綠洲帶交界處,現有常住人口20.36萬人;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增長最快的城市,同時也是柴達木水資源利用最多的城市。據調查,每天城市用水為10×104 m3/d,生產、生活污水排放量達2.33×104 m3/d。這些污水僅沿市區主要街道鋪設的下水管道排向格爾木東河、西河。無排污設施地方的污水則就地排放,造成市區地下水污染。格爾木地下水污染是在1984年格爾木河東地區首次發現,污染因子為總硬度、TDS、氯化物,污染面積1.47km2;1989年達8.37km2。此外還出現了油類和酚類污染,其中以格爾木東水源地上段水質惡化較快,TDS、硫酸根超標1倍多,氯離子超標3.5倍。格爾木市污水處理廠雖然已建成,但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排放設施滯後,地下水污染問題仍然存在。

表8-7 柴達木盆地油含量≥0.05mg/L地下水取樣點

表8-8 柴達木盆地揮發性酚含量>0.002mg/L地下水取樣點

地下水污染中最嚴重的是油類污染,其污染源主要為格拉(格爾木—拉薩)輸油管線。該輸油管線於20世紀80年代建成,沿格爾木河岸鋪設,區內長度約150km,有三個加壓泵站。由於輸油管線年久失修、管線漏油和泵站廢油排放,先污染地表水,河水入滲地下又污染了地下水。據2003年4月監測資料表明,格爾木沖洪積扇地下水石油含量為0.13~0.89mg/L,樣品檢出率100%(圖8-5)。與2002年相比,石油類污染有所減輕,污染范圍仍與上年相同。油類污染減輕的主要原因是輸油管線的改造和加壓泵站廢油排放量減少。

圖8-5 格爾木市東水源地地下水石油類含量歷時曲線圖

(二)盆地其餘地區地下水污染

盆地中礦產資源開發正處在起步階段。除格爾木市和德令哈市外,其他城鎮人口不多;工礦企業零散,生活、生產廢水排放量不大。由於缺少多數城鎮地下水水質背景資料,因而難以確定水質污染程度。作為地下水污染源幾乎每個城鎮均存在,污水、工業廢水則是就地排放。除格爾木市建有污水處理廠外,其他各城鎮均未建有污水處理設施。

花土溝鎮。該區主要污染物為採油廠排放污水,主要污染指標以油類為主。據2003年調查,每天污水排放量達1348.18m3/d,這些污水未經任何有效處理就地排放滲入山前戈壁帶。

錫鐵山工業廢水。該區污染源主要是鉛鋅礦區洗礦污水、礦山開采時產生的污水和火電廠排放的廢水。污水排放量為5.771×104 m3/a、52.22×104 m3/a和78.43×104 m3/a,總排放量達136.42×104 m3/a。廢水一般徑流1~1.5km後全部入滲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廢水中含有大量鉛、鋅、汞、鎘和砷等有害物質成分。若不實施污水處理,將會對察爾汗鹽湖造成污染。

都蘭縣。都蘭縣城周圍有7個選礦廠,其中鉛鋅選礦廠3個,鐵礦廠4個,有兩個位於夏日哈河上游,5個位於察汗烏蘇河上游。這些選礦廠均為鄉辦或個體經營,設施簡陋,生產工藝低下,選礦所用廢水未經處理就地排放。都蘭縣城和夏日哈鎮均處在污染源下游地段,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

格爾木市大格勒鄉位於都蘭縣和格爾木市管轄交界處,其上游大、小五龍溝屬都蘭縣轄區。20世紀90年代末由於在五龍溝內發現金礦(岩金),曾一度大量開采礦石,黃金堆浸採用氰化物。在小五龍溝谷南側山坡處,有面積達0.3km2的氰化物廢液沉澱池。沉澱池下部未進行任何有效防滲措施,地表為粉砂土,以下為漂卵礫石,對地下水構成極大的潛在威脅。污染源尚在,應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八、地下水資源衰減

(一)工程攔蓄使地下水補給量減少

柴達木盆地水資源的形成與分布是以山區水資源在平原區的重復轉化為其基本特徵。德令哈市懷頭他拉水庫建在巴羅根河出山口處,截獲了河流的全部水量,並將河水引入渠道;除水庫壩下少量滲漏和渠道滲漏外,在洪水期也沒有多少河水可滲入地下,因而該區地下水資源大幅減少。

渠道引水導致地下水資源貧化在盆地內各灌區也較為普遍。盆地各沖洪積扇的地下水資源主要依靠河水滲漏補給,當河水引入渠後大部分或全部河水在渠道中運行,其滲漏量遠遠小於天然河道的下滲量。據調查,香日德農場1眼井,成井時(1974年8月31日)水位埋深77.27m,1987年6月1日實測水位埋深為100.33m,2003年8月實測水位為111.08m,每年下降1.17m。

(二)因自然條件改變而潛在的地下水資源衰減問題

在柴達木盆地的高山區廣泛分布有現代冰川,總面積有1358.46km2,冰川儲量1135×108 m3,冰川年融化水量9.18×108 m3,占整個柴達木盆地河川徑流補給總量的20%,成為柴達木盆地哈勒騰河、魚卡河、塔塔棱河、那陵格勒河、格爾木河、香日德河、巴音郭勒河等主要河流的最初水源和徑流的重要補給來源。

受全球氣溫持續升高的影響,盆地平原區多年平均氣溫總體呈上升趨勢,並以0.0155~0.062℃/a的比率上升。山區多年平均氣溫同樣會不斷上升,氣候逐漸變暖,本區冰川萎縮趨勢加劇。如祁連山區的喀克圖蒙克冰川,最高海拔為5696m,1993年時冰川面積為44.5km2,至2001年時冰川面積降為40.9km2;8年來減少3.6km2,平均每年減少0.45km2,萎縮率為1.01%(圖8-6)。氣溫持續上升,高寒區的冰川大量消融,短期內增加河流徑流量,增加對地下水的入滲補給量;當冰川萎縮到一定程度後,受冰川融水補給的上述河流流量變小,對其下游地下水的補給量減少而使地下水資源衰減。

圖8-6 塔塔棱北山冰川萎縮1976年與2001年冰川面積比較

⑵ 污水處理廠對周邊小區有什麼影響

污水處理廠運行過程中的影響主要來源於噪音和臭氣。
較之傳統地面污水處理廠完全暴露於自然環境之中的處理工藝相比,地下污水廠不僅解決了鄰避問題,尤其在應對疫情的當下,優勢特點更加明顯,可以阻隔病毒傳播,有利於消毒管理。
地下污水廠可將產生噪音的設備轉入地下,也降低了對隔音設備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由於處於地下全封閉管理,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對產生的臭氣進行全面處理,因此對環境和城市居民生活基本不產生影響。

⑶ 小區旁建設地下污水處理廠,對居民有什麼危害嗎

自1887年英國倫敦建成世界上第一個污水處理廠以來,全球性的污水處理業就迅猛發展,與此同時也產生了新的—污泥。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約為污水處理量的1%~2%。目前我國的污泥產量約為113.6×106 t/年。污水處理廠污泥的來源主要有:格柵間截流的懸浮物、生物處理工藝產生的污泥、投加化學葯劑產生的化學污泥、深度處理時過濾等工藝所產生的污泥以及沉砂池、初沉池和二沉池的沉後污泥。污泥中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蟲(卵)、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等有害成份,易腐爛並產生惡臭。目前我國處理污泥的主要方法是運到郊外露天堆放或簡單的填埋,僅對少量污泥進行焚燒、堆肥或生物處理。

⑷ 地下全埋式污水處理廠對周邊居民有影響嗎

一般來說,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對周圍環境不會有影響。
但潤德凈化提版醒,劣質的地埋式權污水處理廠可能存在滲漏現象,這就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了。因為污水會滲漏到周圍的土壤中。
還有,地埋式污水處理廠也可能散發出微量氣味,對周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⑸ 地下式污水處理廠是否對周圍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響

地下室污水處理廠,對周圍居民的生活和環境會有造成一定的影響的。

⑹ 污水管網的存在問題和對策

污水管網系統是排水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收集、輸送生活污水與工業廢水的任務,通過對廈門市某污水處理廠配套的污水管網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對策。
城市排水管網系統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其任務是收集和輸送城市污水、城市降水產生的徑流,它具有保護環境和城市減災雙重功能。污水管網系統,是排水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收集、輸送生活污水與工業廢水的任務,是污水收集和集中處理的關鍵,是保護水資源和改善環境的必要手段。由於受城市建設、經濟條件和管理方式的制約,城市污水管網的建設和管理一般相對滯後,集中表現在污水管網、雨污分流不徹底、設計過於保守、管網資料缺乏、管理力度不夠等問題。廈門市某污水處理廠地處著名僑鄉,現已建成一期工程,設計規模日處理污水4.5萬t,佔地面積6.0公頃,污水管網服務面積約146 km2,服務區內主要包括文教生活區及工業區。
1 廈門市某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現狀及存在問題
1.1 雨污分流不徹底
由於歷史原因,城區部分居民自建房、住宅小區內部存在著雨污混接、亂接等現象導致雨污分流不徹底;老城鎮的部分道路為合流制排水系統。雨污分流不徹底造成部分雨水經污水管網被輸送到污水處理廠,增加了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成本,降低了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效率;雨天,部分污水又隨雨水管網流入河道,對水體造成污染。
1.2 污水管網系統不完善
部分污水管道設計不盡合理,管徑偏小,不能滿足現時的排水需要。例如:該污水廠所轄污水管網分布眾多高校,近幾年,基於教育政策改革,高校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師生量劇增,原有學區周邊污水管網管道口徑偏小,造成局部路段管道排水不暢,影響污水的集中收集。且在部分工業區,存在污水系統不完善,局部地區污水管網不配套現象,導致部分地方污水沒有出路。
1.3 缺乏全面的管網資料
由於污水配套管網建設管理工作的滯後,造成管網資料不全。例如:現有的管網資料中有些管網沒有竣工圖,只有施工圖或者設計圖,這些資料的可信度低,僅能作為參考;有些管網雖有竣工圖,但內容不完善,缺乏污水檢查井的坐標、高程等。管網資料的缺失,嚴重影響了管網的日常維護工作。
1.4 竣工驗收不規范
污水管道工程屬隱蔽工程,如果不加強施工過程的監理或採用相應設備對其進行檢查,是發現不了問題的。例如:竣工圖紙與實際施工不相符;為通過閉水試驗在檢查井內亂設封頭、閉水試驗完畢後拆除封頭不徹底;道路基層施工時隨意回填土方造成檢查井有大量泥沙等。這些情況都給後續污水管網的維護管理帶來嚴重隱患。目前,接收新建污水管道時,主要依據的是監理公司的竣工驗收報告及參加建成污水管的閉水實驗。新建污水管道的質量好壞,只能很被動的靠今後實際運行來檢測。
1.5 管理力度不夠
污水管網屬於地下設施,在污水廠未接管前,原有部分管理單位對污水管網缺乏維護,未能定時疏通,造成部分污水管排水不暢。且一些已建設的污水管網產權不清,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態,甚至出現有的建設單位也無法說清污水管道管徑多大、是否存在斷頭或封堵的情況。這些都不利於現有維護管理,使得建成的管網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 污水管網管理的一些對策
2.1 重視老城區排水管網建設和管理,合理實施污水的
截流、分流改造
在雨水排入水體的出口處設置截流井,通過截流管將旱季流入雨水管的污水和雨天初期的雨水輸送至污水處理廠,但截流管必須增設防倒流設施,如鴨嘴閥等,防止海水倒灌。新城區建設落實雨污分流制。
2.2 污水管網的建設規模應具有前瞻性
人口集中程度在一定不同時期內也不盡相同,所以污水管網系統要適應城鎮化的發展需要並為後續發展留有餘地。污水管網系統要進行統籌規劃,避免出現空白區域或死角,提高污水的收集率和處理效率。
2.3 加強污水管道的施工行為的管理
合理的設計方案和規范的施工過程是污水管網系統發揮其功效的有力保證。施工過程要嚴格按照設計、規范施工,不得擅自更改設計方案。重視隨道路或其他市政工程配套的污水管網的建設,在產權移交時接收單位應要求移交竣工資料,現場校核竣工圖紙的准確性,全面檢查井內和管道的施工質量,著重檢查井內爬梯、井蓋安裝是否規范,管道內是否有封頭、淤積等情況,對於存在問題的不予接收,直至整改達標。
2.4 建立統一協調機制,擴大規劃的范圍和深度
規劃一經通過,應確立其強勢的指導地位,由規劃、建設部門通過行政手段確保其順利實施。杜絕個別部門因各種原因隨意取消污水管道或污水支管的實施,道路或周邊建築建設時應注意污水管網的布局,嚴禁占壓污水管線。
2.5 重視污水管網養護,對污水管網進行科學化管理
污水管網養護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造成養護手段單一。目前,管網日常維護主要是定期巡視,確保檢查井井蓋不缺失,污水不溢流。通常進行的清淤以人工為主,管道發生堵塞時,由於技術及設備有限,對堵塞位置及情況難以摸清,且疏通手段有限,導致管道清通耗時長,投入人工多,勞動強度大。因此,需要有計劃地對管道進行養護,定期檢查和維修。加強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對污水管網維護單位配備先進的檢查及清通設備。改變原有的排水管網的管理和養護理念,讓養護維修和管理手段逐步向機械化過渡,不斷採用新工藝和新技術,有效提高排水管網的工作效率。
3 結語
配套建設污水管網,強化污水管網管理,是污水收集、輸送、處理的保障,是水環境治理的關鍵。只有建設管理好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廠才能充分發揮其效能,才能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為此,必須重視污水管網建設,完善污水管網管理,加大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為實現節能減排,治理水污染保駕護航。
以上由中達咨詢搜集整理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⑺ 城市污水處理存在哪些問題

1.1 中小城市污水處理水平較低
到2012年底,中國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平均為82.1%,但仍有部分城市的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低於30%,特別是一些中小城市,污水廠雖已建成,但始終未能投入運行,主要原因如下:對污水處理工作重視不夠,組織管理不力;一些已建成污水處理廠的城市仍未開征污水處理費,或收費標准和征繳率低,致使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經費難以保障;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滯後,污水處理廠運行負率低,甚至無水處理。在中國的一些中小城市,污水處理廠絕大部分是一、二級污水處理,污水處理設備陳舊,大多效率低、能耗高、維修率高、自動化程度低等。而且中國很多污水處理廠的設備運行狀況很不理想,近1/3處於停滯狀態,有的甚至長期擱置,造成極大浪費,致使污水處理廠的運轉率難以提高。到目前為止,中國城市污水處理率仍然較低,很多地區還沒有污水處理廠。另外,中國污水處理技術雖然在消化吸收國外技術的同時也發展了自己的技術,但這些技術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基建造價和運行成本較高、處理效率有待提高等問題。這也嚴重影響了中國污水處理的水平。
1.2 城市污水處理管理水平低、污水處理運行機制不夠合理
中國污水處理的建設、運行、管理體制大多是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污水處理的全部費用都由政府全部承擔,而污水處理又是純公益事業,這就形成了建不起,建起了也養不起的局面。
在現有體制下,污水廠員工積極性不高,工作效率普遍不高,且機構臃腫,開支龐大,有些地方處理經費不能及時到位,使得一些污水處理廠有多少經費就處理多少水,這樣就不能夠充分發揮污水處理廠應有的效益,並且使得大量儀表、設備擱置受損,因為經費緊張,致使設備保養、維修不到位,提前報廢,同時也無法發揮污水處理專業管理人員的作用,形成人力、物力、財力的嚴重浪費。
1.3 污泥沒有得到有效處理,形成二次污染
污水經過處理後,達到相應標准,可以排放。但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污泥,往往是許多污水廠極為頭疼的事情。目前很多污水廠由於技術和資金的原因,污泥不經無害化處理,堆放在場外,任意其被取走,不知下落,有的地方直接用作農肥,但未考慮重金屬含量及有毒物質是否超標。現在大多數污水處理廠由於沒有污泥的最終處置途徑,給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此外,環保部門對污泥處置的監管也急需加強。
1.4 污水處理廠及應急機制不完善
目前,很多潛在的嚴重危害時刻威脅著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如城市某些隱藏的區域污染源。在目前形勢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越來越敏感,卻往往沒有完善的污染事件應急機制,形成巨大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事件,處理不當,會給當地造成嚴重影響,並可能引起連鎖反應。
2 城市污水的來源及主要污染物
2. 1 城市污水的來源
城市污水是城市下水道系統收集到的各種污水,通常由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城市降水徑流三部分組成,是一種混合水體。生活污水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排水,經由居住區、公共場所和居民的廚房、衛生間、浴室及洗衣房等生活設施排放。生活污水中有機污染物約佔60%,如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無機污染物約佔40%,如泥沙和雜物等。此外,還含有洗滌劑以及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等。
工業廢水是從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由於使用的原材料和生產工藝不同,工業廢水的成分有很大差異。常見的較嚴重污染的工業廢水有造紙廢水、釀造廢水、生物制葯廢水、煤氣洗滌廢水、農葯廢水、製革廢水、毛紡廢水、電鍍廢水、油漆廢水、化工廢水、煉油廢水等。工業廢水是城市污水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降雨徑流是由降雨或冰雪融化水形成的。初期降雨和冰雪融化水的污染也較嚴重,若能納入城市污水管道加以處理,是一種理想的安排。對於分敷設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的城市,降雨徑流匯入雨水管道而得不到處理;對於採用雨污合流排水管道的城市,雖然可以使一部分初雨徑流與城市污水一同加以處理,但雨量較大時易超過截流管的輸送能力或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大量的雨污混合水出現溢流,造成更嚴重的水體污染。
2.2 城市污水的主要污染物
城市污水中的污染物質按物理形態可分為懸浮固體、膠體及溶解性污染物質。按化學成分可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2大類。
2.2.1 無機污染物 城市污水中的無機污染物分為無直接毒害作用的無機污染物和有直接毒害作用的無機污染物2類。無直接毒害作用的無機污染物可分為3類:砂粒、礦渣類顆粒狀物質;酸、鹼、無機鹽類;氮、磷等營養物。無直接毒害作用的無機污染物並不是絕對無毒害作用的,當這些污染物達到一定濃度時,也會呈現毒害作用。
污水中的氮可分為有機氮和無機氮,前者是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質、尿素等,後者有氨氮、硝酸鹽等。硝酸鹽本身無毒,但進入人的胃中能還原為亞硝酸鹽,再與仲胺作用會形成亞硝胺,而亞硝胺則對人體有害,是致癌、致變異和致畸胎的「三致」物質。
有直接毒害作用的無機污染物主要包括非重金屬無機有毒物質和重金屬,非重金屬無機有毒物質主要有氰化物和砷化物,重金屬主要有汞、鎘、鉻、鉛、鋅、銅、錳等。氰化物、砷化物、汞、鎘、鉻、鉛是國際上公認的6大毒性物質,此類物質在污染控制中必須嚴格管理,絕對不容許超標排出廠外。
2.2.2 有機污染物
城市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按生物降解的難易程度可分為易於生物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和難於生物降解的有機污染物。易於生物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多屬於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它們是以自然形式存在的。難於生物降解的有機污染物主要是人工合成的有機物質。
2.2.3 城市污水的危害性
生活中的污水排入水體後,大量的微生物在分解有機物的時候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隨著水體中溶解氧的逐漸消失,厭氧狀態下的厭氧菌分解有機物產生的硫化氫使水體變臭發黑,同時病原體也會大量繁殖。一些常見的疾病,如痢疾、霍亂、傷寒等,都是由於人們飲用了受污染的水而引起的。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海灣、水庫,必然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造成大量的藻類繁殖,使水中的溶解氧急劇下降,致使魚類缺氧死亡。工業廢水排入水體,使水中的重金屬、無機物、有機物嚴重超標,對水產養殖、各種動物及人體的危害更大,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3 城市污水處理應採取措施和建議
3.1 加大對污水處理設施的投入
目前,中國城鎮生活污水的處理率仍舊不高,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經濟的迅速增長,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的壓力會越來越大,雖然近幾年國家對污水處理的投資有所增加,但與國外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發達國家用於排水設施和污水處理方面的投資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0.53%至0.88%,而中國僅為0.02%至0.03%,因此,今後中國仍需要加大對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財政投入。對於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國家要在財政上給予政策性支持,設立專項資金用於支持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高中、西部地區的污水處理率,從而實現中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的平衡發展。
3.2 加快污水處理企業改革的步伐
在中國很多城市,污水處理及配套設施系統都是事業單位或准事業單位的運營方式,由政府收取排污費,給污水處理廠按事業單位撥款,政府在污水處理投資、建設、監管中完全是「一肩挑」,這就使得中國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進程比較緩慢,效率低下。有些地方雖進行了體制改革,但不夠徹底、到位,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加快體制改革和創新力度,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改變依靠財政的狀況,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將污水處理單位改制為企業法人,實行政企分開,從而建立企業自我激勵和自我約束的機制。同時,鼓勵企業規模化經營,支持企業跨區域投資運營,盡快實現利用市場機制,引入符合行業特徵、有限且有效的競爭。
3.3 拓寬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投資渠道
改變原來的投資、建設和運營體系,建立政府、企業、社會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運營主體企業化和運行管理市場化,這樣必將拓寬中國城市污水處理的投資渠道,提高國家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率。
目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BOT,TOT模式已在部分地區開展,盡管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但隨著政策制定和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這種模式應該也會得到不斷發展和完善。
發行市政債券,投資城市環境基礎建設是一些發達國家通行的做法。在美國的水務公共事業領域,每年建設性投資的85% 來自市政債券。鑒於中國未來水處理資金需求較大,可考慮這一融資工具。
3.4 提高污水和污泥的資源化程度
城市污水經過處理,達到一定的標准之後,就成為了資源,尤其是乾旱、半乾旱的缺水地區,如果直接排入水體而不進行有效利用, 就是一種浪費。因此,建設分類供水系統,為實現中水回用建立基礎,通過制定積極的政策措施,採取經濟手段,鼓勵中水回用,防止浪費, 是節約水資源、合理科學利用水資源的最佳方式。同樣,對於污泥回用,也要採取積極的經濟政策來鼓勵和支持,加大對污泥處理的研究力度,保證污泥得到有效處理,不造成二次環境污染,最大限度地利用污泥,變廢為寶、變害為利,同時還要加大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實現污泥利用的資源化、無害化。

⑻ 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建設

地埋式污水處理廠應該怎麼建設?目前的現狀及問題有哪些?請看中達咨詢編輯的文章。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城市人口密度不斷增長,城市污水處理面臨嚴重威脅,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為此,國家加大對污水處理的管埋,鼓勵城市建立地埋式城市污水處理廠,為解決城市污水問題提供保障,維護城市正常秩序。
1城市地下污水處理廠的現狀及問題
1.1現狀據統計,北京、上海、天津等發達城市的污水處理問題得到了有效處理,但相關技術有待完善。同時,諸多欠發達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並未充分發揮其功能,起到污水處理的作用。甚至我國諸多城市未建立相應的污水處理廠。
1.2存在的問題1)處理能力總體偏低,且地方分布不均勻。近幾年,我國在污水處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整體發展水平仍處於偏低狀態。與諸多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不高,且分布不均勻。發達城市具有較完整的污水處理系統,然而諸多不發達城市的污水處理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2)污水處理技術、設備落後。諸多城市對污水處理問題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減少對污水處理問題的資金投入,使得城市污水處理的相關設備和技術得不到更新,從而降低城市污水處理質量。3)污水再利用率較低。由於技術和設備的落後,諸多污水未進行再利用,導致大量水資源的浪費。
2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優勢及特點
1)空間佔有率低。地埋式污水處理廠主要涉及地下空間,其構築物設計安排較緊湊,採用佔地面積較小的技術,且無需設置綠化和隔離的問題,十分便捷。2)產生的噪音影響較小。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基本設備均位於地底,不存在較大噪音,不會對周圍居住的居民造成影響。3)環境污染相對較少。與地面式污水處理相比,地埋式污水處理廠處於全封閉狀態,從而減少臭氣帶來的危害,避免周圍居民受到影響。4)有效節約土地資源。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基本處於地下,佔地面積較小,為城市開發節省空間。5)溫度較穩定。由於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構築物位於地下,除污水以外,不受其他環境影響,使其處於一個較穩定的溫度環境下,為地埋式污水處理工作正常運行提供保障。
3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方案及運行檢驗
在國外地埋式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的基礎上,借鑒吸收先進技術以及相關經驗,進行我國城市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方案及運行檢驗分析。建設方案設計見表1。運行檢驗有以下幾點。1)對地下構築物集約化程度要求較高。整個工程的費用受到地下箱體尺寸的影響,因此,在建設地埋式污水處理廠時,對構築物的集約化程度要求較高,從而達到降低資金投入的目的,節約工程成本。
2)合埋配置地埋式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人員和車輛通道。以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特點為出發點,其設備均位於地下,增加了其檢修難度。如果人員與車輛通道未達到有效、合埋配置,將導致建設結束後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引起交通堵塞。3)配備合適的除臭設施。如果缺乏相應的除臭設施配置,將導致箱體內出現較大異味,影響周圍環境,難以體現地埋式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優勢及作用。因此,在建設地埋式城市污水處埋廠時必須做好除臭和通風工作,避免其影響整個地埋式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效率。
4)完善消防設施。由於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獨特性,導致地下整體箱式位於地下或隧洞中。因此,必須正確把握構築物箱體和隧道尺寸大小,保證消防逃生的有效性,為避免出現消防事故,未雨綢繆,應完善相關的消防設備。5)相較而言,通風、照明的能耗較大。由於地下整體箱式位於地下或隧洞中,嚴重影響通風和採光效果。因此,需要配備大量的通風和照明設備,從而增加通風和照明的能耗。
4結語
綜上所述,如何高效實現城市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仍需不斷討論、研究,為此,需要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不斷改進設備,優化技術,充分發揮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優勢。
以上由中達咨詢搜集整理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閱讀全文

與地下污水廠相關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總磷含量高是為什麼 瀏覽:2
廣東智能污水設備價格多少 瀏覽:962
四川直飲水機多少錢 瀏覽:123
反滲透膜長期保存方法 瀏覽:196
柴油濾芯是怎麼生產的 瀏覽:127
水處理如何增效 瀏覽:926
水處理生物學第六版思考題 瀏覽:306
污水處理廠一般處理什麼問題 瀏覽:794
直飲水機線管怎麼拆 瀏覽:449
鑄造用樹脂砂標准 瀏覽:222
可以凈化污水的細菌有哪些 瀏覽:491
凈化器不凈化怎麼辦 瀏覽:292
氨氮過高的污水處理流程 瀏覽:108
半透膜和原生質層的結構區別 瀏覽:836
新泉西里邊上的污水處理廠 瀏覽:889
葯廠廢水污染 瀏覽:677
熱水器進水處過濾網拆洗視頻 瀏覽:107
ge的超濾是內壓還是外壓 瀏覽:690
西門子edi流量 瀏覽:751
提升氧化鋅避雷器壓敏閥片綜合性能 瀏覽: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