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羊皮製革污水鹼性高能不能加硫酸對菌種有沒有危害
請參考如下資料,如果加入酸,可能影響硫化物去除。
製革廢水處理設備選擇製造工藝時的注意事項
製革廢水主要由弱酸性的鞣革廢水和強鹼性的浸灰脫毛廢水組成,廢水常含有的物質有高濃度的氯化物、鞣料、表面活性劑、硫化物、油脂、化學助劑、蛋白質及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混合廢水呈強鹼性,有難聞的氣味,外觀渾濁呈白乳狀, 水質水量隨時間的不同呈曲線變化。通常情況下,綜合廢水的BOD 1500-2000 mg/ L、COD 3000-4000 mg/L、SS 2000-4000 mg/L、Cr3+80 -100 mg/L、S2-50-100 mg/L。
製革污水的可生化效果比較好,一般採用生化污水處理方法。但廢水中常含有鉻離子和硫化物,會對起生化作用的微生物產生抑制效果,因此先要進行預處理是很有必要的,要充分重視預處理的作用。在治理製革廢水的過程中,一般都會使用「物化+生化」組合工藝。即先添加一部分化學試劑人工清除對微生物有抑製作用的離子,然後再進行生化處理。
工藝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1、製革原料及製革工藝
製革原料及生產工藝不同,對製革廢水的水質影響很大。如羊皮革生產廢水的COD、BOD、油脂濃度較低,但Cr3+、S2-濃度較高,鹼性較強;豬皮革生產廢水中SS、油脂及Cl-濃度較高[2]。
不同的製革廢水,要選擇不同的處理工藝,以期取得更好的處理效果。如製革廢水中含有過高的鹽類物質,容易對微生物的活性產生抑制,所以,選擇耐鹽性較強的低負荷活性污泥法,還是選擇耐鹽性較差的中負荷生物膜法,要權衡利弊後確定;一般製革廢水的生化性很好,但制裘皮的綜合廢水,BOD/ COD的比值在0.2以下,而COD的含量並不高,一般不超過2000 mg/L,當採用接觸氧化法處理時,池中填料形成不了生物膜,所以最好在廢水處理工藝中,加一道水解酸化,以提高BOD/COD的比值。
如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鈣鐵離子,採用纖維填料, 初期運行效果很好,但長期運行,鈣鐵離子易粘附在纖維表面並結垢,造成纖維鈣化,使之發脆、斷裂,使處理效果越來越差。如果經常更換填料又增加了企業負擔,因而接觸氧化工藝在此類製革廢水處理中要慎用。
2、進水水質和出水處理標准
製革廢水的COD一般在3000~4000 mg/L,生化性較好,經污水處理工藝處理後,一般出水要求達到國標二級標准(COD<300 mg/L),但也有一些污水處理站的運行,需要滿足更嚴格的排放標准,如湖南某製革服裝有限責任公司[5],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脫毛廢水、鉻鞣廢水、染色廢水分別進行預處理後,匯入一起,經混凝沉澱、接觸氧化池、接觸過濾池處理後,出水可達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准。
廣東某皮革廠[6]採用絮凝沉澱—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組合工藝處理製革廢水,自2003年12月投產至今處理效果穩定,進水COD為3000~3500 mg/L時,出水COD約40 mg/L,各項出水指標均達到廣東省地方標准(DB44/26-2001)一級標准。
3、預處理工藝的選擇
預處理的主要作用是去除盡可能多的SS、油類、鉻離子和硫化物,降低有機物和有毒物質濃度, 以確保後續生物處理的高效穩定運行。混凝沉澱和氣浮是皮革廢水常用的預處理方法。混凝沉澱,主要是通過向廢水中投加NaOH、硫酸亞鐵、PAC等葯劑,使水中的硫化物和鉻離子沉澱而去除;而氣浮,主要是通過向水中投加破乳劑和絮凝劑,並通過微小氣泡的上浮和粘附作用,使水中的油類物質和SS得到有效去除。
對於預處理工藝,需要結合後續生物處理工藝選擇。魏家泰[2]經多個工程實踐後認為,低負荷運行的工藝(如氧化溝法)因其耐沖擊負荷能力較強,對預處理要求不是太高;負荷高的工藝(如接觸氧化法)則需相應提高預處理效率。所以,在採用接觸氧化法作為生物處理工藝時,對預處理的要求嚴格,如果預處理達不到預期目標,將會影響後續接觸氧化法的處理效果,因而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穩定性。
4、生物處理工藝的選擇
生物工藝在製革廢水的處理中應用較多,包括SBR、氧化溝及接觸氧化法。
SBR為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採用間歇進出水的方式運行, 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並具良好的脫氮除磷功能,出水水質好、運行費用低,且不易發生污泥膨脹,適用於水質水量隨時間變化較大的製革廢水的處理;
氧化溝為低負荷活性污泥法,它採用較低的容積負荷和較長的停留時間,對廢水的處理效果好,而且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但佔地面積大,所以對於中、小型製革廠,這種工藝並非最佳選擇;
接觸氧化法為膜法處理工藝,主要是通過設置在氧化池中的彈性填料,來保持更高的生物污泥濃度,促進污染物質的去除,它具有不易發生污泥膨脹、處理效果好、佔地面積小等優點,但是投資及運行費用較高。所以要針對不同的進水水質和處理要求,並綜合考慮佔地面積、基建費用和運行費用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生物處理工藝。統對氨氮的去除效率,以減少含氮物質對水體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