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描述農村生活污水水質的指標主要有哪些
電導率、pH、濁度、cod、氨氮、總磷 等
⑵ 生活污水的各項指標一般多少
常用污水指標一般有以下九種:
1、BOD5:污水平均濃度/(mg/L)200mg/L
生物化學需氧量表示在20℃下,5d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物所消耗水中溶解氧量。第一階段為碳化(C-BOD),第二階段為消化(N-BOD)。
BOD的意義:a、生物能氧化分解的有機物量;b、反映污水和水體的污染程度;c、判定處理廠效果;d、用於處理廠設計;e、污水處理管理指標;f、排放標准指標;g、水體水質標准指標。
2、CODMn/CODCr:污水平均濃度/(mg/L)100mg/L500mg/L
化學需氧量表示氧化劑有KMnO4和K2Cr2O7。COD測定簡便快速,不受水質限制,可以測定含有生物有毒的工業廢水,是BOD的代替指標,也可以看作還原物的量。
CODCr可近似看作總有機物量,CODCr-BOD差值表示污水中難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用BOD/CODCr比值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當BOD/CODCr≥0.3時,認為污水的可生化性較好;當BOD/CODCr<0.3時,認為污水的可生化性較差,不宜採用生物處理法。
3、SS :污水平均濃度/(mg/L)200mg/L
懸浮物質簡寫,水中懸浮物測定用2mm的篩通過,並且用孔徑為1μm的玻璃纖維濾紙截留的物質為SS。交替物質在濾液(溶解性物質)和截留懸浮物中均含有,但大多數認為膠體物質和懸浮物質一樣被濾紙截留。
4、TS:污水平均濃度/(mg/L)700mg/L
蒸發殘留物簡寫,水樣經蒸發烘乾後的殘留量。溶解性物質量等於蒸發殘留物減去懸浮物質量。
5、灼燒鹼量(VTS)(VSS):污水平均濃度/(mg/L)450mg/L150mg/L
蒸發殘留物或懸浮物質在600℃±25℃經30min高溫揮發的物質,表示有機物量,蒸發殘留物灼燒減量的差稱為灼燒殘渣,表示無機物部分。
6、總氮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污水平均濃度/(mg/L)35mg/L15mg/L20mg/L0mg/L
氮在自然界以各種形態進行著循環轉換。有機氮如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為氨氮,氨氮在硝化細菌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氮(NO2—)和硝酸鹽氮(NO3—);另外,NO2—和NO3—在厭氧條件下在脫氮菌作用下轉化為N2。
氮是細菌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質元素,當工業廢水中氮量不足時,採用生物處理時需要人為補充氮;相反,氮也是引發水體富營養化污染的元素之一。
7、總磷有機磷無機磷:污水平均濃度/(mg/L)10mg/L3mg/L7mg/L
在糞便、洗滌劑、肥料中含有較多的磷,污水中存在磷酸鹽和聚磷酸鹽和聚磷酸等無機磷鹽和磷脂等有機磷酸化合物磷同氮一樣,也是污水生物處理所必需的元素,磷同時也是引發封閉性水體富營養化污染的元素之一。
8、PH值:污水平均值6.5~7.5
生活污水PH值在7左右,強酸或強鹼性的工業廢水排入PH值變化;異常的PH值或PH值變化很大,會影響生物處理影響。另外,採用物理化學處理時,PH值是重要的操作條件
9.鹼度(CaCO3):污水平均濃度/(mg/L)100mg/L
鹼度表示污水中和酸的能力,通常是以CaCO3含量表示。污水中多為Ca(HCO3)2和Mg(HCO3)2鹼度,鹼度較高緩沖能力強,可滿足污水硝化反應鹼度的消耗。在污泥消化中有緩沖超負荷運行引起的酸化作用,有利消化過程穩定。
除了以上的指標外還有活性污泥的指標,例如:污泥沉降比、污泥體積指數、污泥負荷、容積負荷、有機負荷、泥齡等來判斷污泥的活性存活情況。
(2)典型農村生活污水水質擴展閱讀
水污染物排放標准通常被稱為污水排放標准,它是根據受納水體的水質要求,結合環境特點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對排入環境的廢水中的水污染物和產生的有害因子所作的控制標准。它是判定排污活動是否違法的依據。污水排放標准可以分為:國家排放標准、地方排放標准和行業標准。
1、國家排放標准國家排放標準是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在全國范圍內或特定區域內適用的標准,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適用於全國范圍。
2、地方排放標准地方排放標準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頒布的,在特定行政區適用。如《上海市污水綜合排放標准》(DB31/199-1997),適用於上海市范圍。
3、行業標准目前我國允許造紙工業、船舶工業、海洋石油開發工業、紡織染整工業、肉類加工工業、鋼鐵工業、合成氨工業、航天推進劑、兵器工業、磷肥工業、燒鹼、聚氯乙烯工業等12個工業門類,不執行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可執行相應的行業標准。
⑶ 典型生活污水水質
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質
序號
指標
濃度(mg/L)
高
中常
低
1
2
3
4
5
6
7
8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總固體(TS)
溶解性總固體
非揮發回性
揮發性
懸浮物答(SS)
非揮發性
揮發性
可沉降物
生化需氧量(BOD5)
溶解性
懸浮性
總有機碳(TOC)
化學需氧量(COD)
溶解性
懸浮性
可生物降解部分
溶解性
懸浮性
總氮(N)
有機氮
游離氮
亞硝酸鹽
硝酸鹽
總磷(P)
有機磷
無機磷
氯化物(Cl-)
鹼度(CaCO3)
油脂
1200
850
525
325
350
75
275
20
400
200
200
290
1000
460
600
750
375
375
85
35
50
0
0
15
5
10
200
200
150
720
500
300
200
220
55
165
10
200
100
100
160
400
150
250
300
150
150
40
15
25
0
0
8
3
5
100
100
100
350
250
145
105
200
20
80
5
100
50
50
80
250
100
150
200
100
100
20
8
12
0
0
4
4
3
60
50
50
⑷ 生活污水處理進水水質規定指標是多少
國標里沒有規定進水水質指標,但一般生活污水處理進水水質都有一個大致的范圍,如COD一般在200-400mg/L,NH3-N在30-50mg/L,SS在200mg/L左右。
⑸ 污水怎麼處理
1、物理處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廢水處理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法也屬於物理處理法。
2、化學處理法:
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
3、生物處理法:
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根據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可分為需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類型。
(5)典型農村生活污水水質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的注意事項:
一、 從水質角度和處理技術角度來講,城市生活污水,特別是不含沖廁排水的生活污水水質較好,有機物含量較髙。
城市中許多用途的用水,如冷卻用水、沖洗用水、建築用水、灌溉用水等對水質要求不高。污水利用技術已經發展成熟,水處理技術完全可以滿足其技術支持。
二、 從水量角度來講,城市污水量與用水量幾乎相當,雨水具有季節性和隨機性等特點,均可以作為城市的再生水利用。
三、 從工程建設角度來講,城市污水和雨水利用所需要釆用的設備遠比使用自來水所需的工程量要小得多。
四、 從經濟角度講,既節省了純凈水資源,又降低了排污等費用,降低了成本,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⑹ 網上經常可以搜索到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質,請問數據出自哪本手冊想找一下原出處。
紅面版本的《給排水手冊》,這也是我們污水設計人員的必備的一套書籍,希望對你有幫助!
⑺ 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後,出水的COD和BOD含量一般是多少
這個要看你說的生活污水是南方的還是北方的了,南北方得生活習慣不同,因此內COD和BOD也大不相同,南方COD大概容100左右,BOD40左右,北方就高一些,就想樓上說的大概COD160-400,BOD5為40~180。
我覺得化糞池是為了暫時儲存排泄物,使之在池內初步分解,以減少排放污水中的固體含量,由於你之前排量小,所以不用化糞池,現在是環保局要求,你覺得沒什麼影響,那是因為你的排量很小,使用化糞池是為了便於管理,也為以後大排量做准備
⑻ 水質怎樣檢測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村改水技術指導中心研究員介紹,查水溫、觀顏色、嗅味、看渾濁度是辨別水質好壞最簡便的方法。
地下水溫度一般情況下較穩定,如果水溫變化異常,有可能是受到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污染,大量的地面水滲入地下時水溫也會發生變化。
清潔的水是無色的,一旦水出現顏色則說明水質受到污染。比如,水出現紅色,有可能是由於鐵銹或藻類造成的;水體出現黑色多由於金屬的污染造成;而出現黃色或棕黃色有可能是由於加入的凈水劑過量或由於鉻或腐殖質的污染所致。
清潔的水是無味的。若水出現芳香臭或類似黃瓜腐爛的臭味,有可能是由於藻硅類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的,發生的場所主要是湖泊和水庫;若水出現金屬臭多由於銅鋅管道老化或因鐵管生銹造成,這種水主要出現在自來水管道中;若水中出現腐臭,有可能是由於下水道污水污染造成的,它主要發生在有下水道破損污水流入的地方。但有的高層儲水罐的溢水口直接同下水道相連,一旦下水道阻塞也有可能造成污水上溯而污染整個儲水罐水質。
另外,如果水中出現異味說明有污染。如,水中氯化物污染每升超過300毫克,水會有鹹味;水中的硫酸鹽過多時,呈苦澀味;鐵鹽過多時也有澀味。受生活污染、工業廢水污染後,水可呈現各種異味。
水體渾濁度超過10度時,肉眼可明顯看到水質渾濁,這一般是由於水體中泥土、有機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增加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