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南昌東湖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南昌東湖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發布時間:2020-12-20 16:01:57

1. 2019中央開的是什麼會議

環保】持續強化區域聯防聯控
推進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生態環境部將繼續推進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持續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穩妥推進散煤治理,深入推進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工業爐窯綜合整治、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實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等。
住建部提出,要制定實施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加快城市和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
【醫療】推進醫聯體建設
四方面著力破解「看病貴」
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從推進醫聯體建設、加強縣級醫院建設、發展遠程醫療、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四個方面破解「看病難」。按新一輪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要求,縣級醫院腫瘤、心腦血管等疾病診療能力將得到重點發展。
在破解「看病貴」方面,國家衛健委主要從完善葯品政策、完善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加強公立醫院管理、配合開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四個方面著力。
【教育】全國城鎮小區須在2019年底完成配套幼兒園建設規劃
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2019年將專門出台中小學教師減負政策,全面清理和規范進學校的各類檢查、考核、評比活動。
為解決「入園難」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以區縣為單位於2019年4月底前完成對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情況的全面摸底排查工作並進行整改。2019年12月底前,對需要補建、改建、新建的配套幼兒園,完成相關建設規劃。
【住房保障】增加公租房有效供應
補齊租賃住房短板
住建部表示,2019年要以加快解決中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為中心任務,健全城鎮住房保障體系。支持人口流入量大的一線、二線城市和其他熱點城市,降低准入門檻,增加公租房有效供應,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補齊租賃住房短板,解決新市民住房問題。人口流入量大、住房價格高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積極盤活存量土地,加快推進租賃住房建設,切實增加有效供應。
進一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小區加裝電梯等便民設施。
【就業創業】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
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表示,要繼續完善和落實穩就業的政策措施。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2. 今年是2019了,如今的建築行業如何收入怎麼樣,好混嗎

1

2019年建築業發展回顧

一、行業總體表現

1.發展規模增速連續下滑

2019年,建築業新簽合同額增速不容樂觀。前三季度建築業實現新簽合同額18.7萬億元,同比增速為4.38%,不及2018年三季度(7.46%)。按歷史均值估算,2019年有望實現建築業新簽合同額28.8萬億元,同比增長5.4%,較2018年同期下降1.8個百分點。

2019年,建築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同比增速持續走低。前三季度完成建築業產值16.2萬億元,同比增速為6.7%,不及2018年三季度(9.38%)。按歷史均值估算,預計2019年全年實現建築業產值24.7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5.1%,較2018年同期下降4.8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5萬億元,同比增速為9.3%,不及2018年三季度(11.2%)。按歷史均值估算,預計2019年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6.7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9.0%,較2018年同期下降3個百分點。

2.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從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電建、中國能建、中國中冶7大建築央企年度新簽合同額占建築業全部新簽合同額的比例可以看出,7大建築央企市場份額自2014年後持續提升,至2019年三季度達到31.44%,一定程度上表明建築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建築央企所佔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馬太效應愈加明顯。

3.PPP延續高質量發展

從財政部PPP項目管理庫入庫情況看,2019年1-11月,管理庫凈入庫項目745個,投資額1.1萬億元。凈增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均不足2018年同期的50%,但落地率和開工率明顯提升。截至2019年11月,管理庫項目落地率為66.1%,較2018年底提升11.9個百分點;開工率達58.2%,較2018年底提升10.5個百分點。2019年下半年以來,PPP項目退庫情況較上半年有明顯減輕趨勢。前述情況表明,PPP項目質量不斷提升。

4.對外承包工程市場緩慢復甦

2019年1-11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累計完成新簽合同額2085.2億美元,實現營業額1349.7億美元,分別為2018年全年的86.2%、79.8%。對外承包工程市場下半年緩慢復甦,截至11月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速提升至12.5%;營業額同比增速自5月起持續走低,截至11月增速為-2.2%。「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表現良好,2019年前11個月累計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速達41.2%,占對外承包工程比重高達61.2%,佔比持續上升。

二、細分市場表現

1.鐵路建設投資保持穩定

2019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計劃投資8000億元,實際完成8029億元,與2018年投資完成額(8028億元)持平,完成計劃投資額的100.36%,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總體表現平穩。根據2020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精神,2020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完成8000億元。

2.公路建設投資小幅回彈

2019年我國公路建設投資規模小幅增長,增速相較上年略有回升。2019年前11個月,我國公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0242.14億元,同比增長1.89%,已實現從2018年低點觸底回升,但增幅不及2012、2013年度。從月度數據來看,2019年同比增速從6月份開始轉好並保持穩定,但環比增速與2018年同期相比持續上下波動,2019年我國公路建設累計投資大概率回暖,但增長幅度有限。

3.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穩步推進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國新增城軌運營里程達1100公里以上,實現大幅增長,共涉及36個城市,前一輪城軌建設高峰期的成果逐步顯現。全年新開工建設的線路里程超過1100公里,同比大增110%以上,總投資規模達到7600億元以上,表明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市場在經歷包頭地鐵事件後,仍然保持著快速發展。在城軌規劃建設審批方面,2019年國家發改委僅批復了5個城市的建設規劃,分別是武漢市四期規劃、鄭州市三期規劃、西安市三期規劃、成都市四期規劃、北京市二期規劃調整,批復建設總長度約885公里,總投資約6268億元,表明政府有關部門在城軌規劃審批方面繼續保持審慎態度。

4.水務環保建設高速發展

2019年,在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緩慢背景下,水務環保市場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截至11月份,生態環保與環境治理投資累計同比增速高達36.3%,高於同期基礎設施投資增速(4%)32.3個百分點;水的生產和供給投資累計同比增速高達18.2%,高於同期基礎設施投資14.2個百分點。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發布的《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18)》顯示,2020年我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總額有望超過2萬億元。

5.房屋建築市場趨於穩定

2019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在波動中保持增長態勢。房建施工面積的穩定與房地產市場的韌勁足有很大關系,前三季度房地產施工面積累計同比增速為10%。房地產市場的穩健發展得力於因城施策的進一步深化,各地政府堅持實施定向微調、保障合理住房需求,行業運行制度更趨完善,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房地產市場的穩定。2019年前三個季度,房屋建築業新開工面積增速為-7.5%,已連續兩個季度為負增長。其中,地產類新開工面積增速為8.6%,表明除地產以外的其他房建新開工情況堪憂(如公共場館、工業廠房建築等)。從地產類土地購置面積來看,2019年累計同比增速持續為負,後續可能影響到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和施工面積的增長。

三、代表性企業表現

1.經營業績增速回升

2019年前三季度,七大建築央企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增速較上年明顯提升,增速多在兩位數以上,明顯高於同期全國建築業新簽合同額增速(4.38%)、總產值增速(6.7%)。由此可見,建築央企的市場拓展能力和逆周期調節能力較強,建築央企訂單加速增長,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2.凈利潤增長與費用管控效果顯著

2019年前三季度,七大建築央企中,中國建築凈利潤為440.54億元,投資凈收益最高為32.39億元,均遠高於其他企業;中國中鐵的凈利潤增速高達26.7%,遠高於其他企業;除中國能建(5.5%)、中國交建(6.4%)、中國中冶(9.2%)以外,其他建築央企凈利潤增速均超過10%。對比2017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的數據發現,各大建築央企的毛利率變動方向不一致,凈利率變動不明顯。近三年來,除中國建築和中國能建外,其他建築央企的三大費用率明顯降低,其中中國交建降幅達3.38個百分點。

3.央企收現比明顯改善

從收現比(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營業收入)來看,近三年來,除中國交建、中國中冶、中國能建外,其他建築央企收現比明顯改善。從現金流來看,工程施工企業的商業模式往往為前三季度現金凈支出,第四季度現金凈迴流。近三年,各大建築央企前三季度的經營性現金流普遍為負值,其中,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交建、中國電建2019年的現金凈流量負值進一步擴大。

4.壓降「兩金」效果逐漸顯現

建築業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建築央企積極壓降「兩金」,效果初步顯現。2017年以來,各大建築央企「兩金」周轉率結束下降趨勢,從2018年開始提升。從「兩金」規模來看,除中國電建外,其他建築央企「兩金」總額都有所降低;從相對值來看,除中國電建和中國能建「兩金」周轉率變動不明顯外,其他建築央企「兩金」周轉率都有明顯提升,其中中國交建提升幅度最大。

5.戰略活動日益頻繁

2019年建築央企及其子公司、代表性地方國企及優秀民企戰略活動日益頻繁。主要表現為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和產品結構調整,主要集中在裝配式建築、投資運營、房建、水務環保等領域,如中建一局和中建科技投資建設全產業鏈服務的裝配式建築智慧工廠,中建四局成立首個裝配式建築設計中心,中國鐵建成立中鐵建公路運營有限公司,中國交建明確將超高層建築和裝配式建築作為兩個重要提升方向。

二是持續加大國內區域經營力度,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隧道股份、上海建工等企業紛紛瞄準粵港澳、長三角等熱點區域。

三是海外市場成各大建企布局重點,如中國鐵建成立了國際投資公司,並於2019年在阿聯酋先後成立了5家分公司;中交二航局設立了東南亞、中東、南美、東非、南亞、東歐六個區域中心,並全部投入運營;中國建築先後成立土耳其有限公司、喬治亞分公司,進軍西亞市場。

四是國企並購重組步伐加快,如中建六局並購天津振津工程集團70%股權,拓展水利水電業務;中國交建所屬中國城鄉控股集團收購北京碧水源科技公司10.18%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中國中鐵收購山西建投集團51%股份;中鐵四局全資收購安徽宏源水利水電建設公司。

五是數字化、智慧化成為轉型升級引擎,眾多建築企業以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開展了大量探索與實踐,如中國交建、北京建工、隧道股份等。

六是持續推動企業管理升級,如中交三航局、中建四局開展管理標准化體系建設,中建一局發布《基本管理大綱》,中建五局發布工程總承包管理「651」行動綱要等。七是大力加強企業技術與管理研究,中建八局、中交三航局、中建四局、中鐵建工、中鐵上海局、中交二航局、中國化學工程集團相繼成立了設計、技術與管理方面的研究機構,致力於開展技術與管理研究。

2

2020年建築業發展展望

一、宏觀經濟形勢展望

1.宏觀經濟仍存下行壓力

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貫穿全年,貿易摩擦加劇、市場風險升溫,二季度以來經濟明顯放緩,年內GDP呈現「高開低走」態勢。2020年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攻堅年、十八大確定的「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的收官驗證年,雖然經濟仍將面臨不少困難,但預計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將會持續加大,綜合經濟各項指標表現,預計2020年全年保持6%左右的增長速度。

2.財政政策定向發力、精準施策

2019年以來,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財政政策加力提效,重大財稅政策加速落地。2019年前三季度公共預算收支差額29934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約1萬億元,全年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額度2.15萬億,較2018年增長8000億。

2020年,圍繞穩增長的目標,國家將繼續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定向發力,精準施策。

財政支出方面,預計支出規模將繼續擴大,更加關注財政支出結構優化,向重大基建項目和民生項目傾斜,以保證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

債券發行方面,預計2020年專項債發行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2019年專項債大部分用於棚改、土儲兩大領域,並未形成有效的基建投資,按照國務院精神,2020年專項債不得用於上述兩個領域,重點用於交通、生態環保、職業教育等10個領域,將有效撬動基建投資。

3.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將持續發力

2019年以來,央行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利用降准等政策工具,以永續債發行為突破口完善銀行一級資本補充渠道,啟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適度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2020年,經濟增長動力缺乏,企業投資意願不高,貨幣政策仍將採取逆周期調節方式,根據實體經濟與金融環境運行情況的需要,實行相機抉擇和動態調整。

同時,在穩增長的要求下,央行可能會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將信貸資源向製造業、基建、民企等領域傾斜,預計基建、製造業領域中長期貸款需求將上升。

4.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存在不確定性

2019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4月開始小幅回落,由3月的階段性高點(6.3%)一路下滑至11月的5.2%,減少1.1個百分點。但是,較2018年最大降幅(2.6個百分點)而言,降幅明顯收窄。

2019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區域分化顯著,表現為中部地位維持高位、西部地區緩慢提升、東部地區平穩發展、東北地區增長乏力。

分行業來看,房地產投資增速雖小幅回落,但仍是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的最有力支撐;

製造業投資驟降後有趨穩跡象;

基建投資增速上漲較慢。鑒於國家逆周期政策調節持續發力,2020年基建投資大概率呈現溫和回升態勢,但預計房地產投資增速將溫和下行,製造業受制於需求不足、短期難有明顯起色,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提升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二、建築行業形勢展望

1.建築業將保持穩定發展

一是基建投資溫和回暖。

隨著基建補短板政策陸續出台,基建投資增速觸底反彈,自2018年9月起保持弱復甦態勢。

2019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堅持穩字當頭,預計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下,基建將繼續發力。

2019年9月國家提前下達部分2020年新增專項債限額1萬億元,且明確規定不得用於土地儲備和房地產相關領域,全年投向基建的專項債佔比有望提高至60%,疊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由25%下調為20%,專項債可作資本金參與項目投資等規定,基建投資增速將得到提升。交通和市政仍是核心發力點。

2019年道路、鐵路、公路運輸建設投資的增長促進了基建投資的復甦,下半年國家發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等重大政策,預計2020年交通運輸投資建設仍將是重點。公共設施管理業占基建投資的比重達4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將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的民生建設等短板領域,加強市政管網、城市停車場、冷鏈物流的建設,預計2020年該領域投資將迎來新機遇。

二是城市群+新基建為建築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邁入中後期階段,城市群作為新型城鎮化主體形態的輪廓更加清晰。

2019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和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對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設做出重要部署。在中心城市承載能力提升方面,重點關注民生工程「補短板」、公共服務類項目的建設、人居環境的打造,以及一、二線城市的新區建設和特大工業鎮的發展;在城市群內部連接網路完善方面,重點關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區域的城際軌道交通網建設。

目前,數字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需要一套完整的數字化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在龐大的應用需求和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新基建未來建設前景廣闊。以5G為例,2019年11月工信部印發《「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未來5G的產業支撐能力將顯著提升。

三是PPP進入規范化、高質量發展階段。

在經歷了近兩年的政策調整之後,PPP已開始由理性回歸逐步向規范化方向發展。一些以融資為目的的PPP項目和變相包裝的「偽」PPP項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清理,符合PPP模式運用本質特徵的項目、綠色環保和惠民類項目的比例顯著增加。隨著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持續加碼,國家明確支持專項債可做項目資本金,主管部門也在積極探索PPP與專項債的有機結合,力圖撬動更多的社會投資,發揮對國民經濟穩定增長更強的拉動作用。

四是對外承包工程機遇與挑戰並存。

當前,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正由高速增長轉向中低速增長,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區域沖突等諸多不確定因素,雖然將影響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但部分地區仍有巨大建設需求,如亞太、非洲、拉美等地區。2019年9月,商務部等19部門印發《關於促進對外承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行業向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未來傳統EPC和施工總承包模式將逐步向「投建營一體化」轉型,行業的發展將由成本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合作創新、融資創新和技術創新將成為行業發展新的推動力。

2.鐵路建設市場仍有較大空間

「十三五」目標任務進展順利,中長期鐵路建設仍有較大空間。根據國鐵集團消息,截止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3.9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鐵3.5萬公里。對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5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要達到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3.8萬公里左右。意味著,2020-2025年每年的新線投產里程需達到6000公里,其中高鐵500公里,鐵路建設仍有較大空間。

高鐵、城鐵成規劃建設重點。從計劃及儲備開工建設的鐵路項目來看,高速鐵路項目多、投資佔比大,是鐵路建設的重點。當前國家高鐵骨幹網已經形成,鐵路投資建設的主要任務將有所轉換,中西部的高速鐵路、各大城市群內部的城際鐵路將成為下一步的發展重點。老舊鐵路升級改造的需求將越來越大。近年來全國鐵路升級改造步伐加快,2019年先後有京通鐵路、成渝鐵路等改造工程啟動。目前我國開通運營達70年的鐵路有2.18萬公里,達60年的有3.23萬公里,超過50年的有4.17萬公里,未來改造需求將越來越大。

此外,國鐵集團不斷加大負債控制力度,其基建投資占資金運用總額的比例持續下降,地方和社會資本投入鐵路建設的資金增多。近兩年各地先後成立了濟青高速鐵路公司、重慶鐵路投資集團等一批合資公司,地方合資鐵路項目資本金的出資轉為地方或民營企業控股、國鐵集團參股,越來越多的地方和社會資本進入鐵路建設市場。

3.公路建設市場穩定發展

公路建設投資區域差距逐漸縮小。2019年我國公路建設區域投資格局保持不變,中部地區與東、西部地區差距進一步縮小。從投資規模來看,西部最高、東部次之,中部較低。從投資增速來看,中部地區公路投資從年初開始發力,以60.4%的增速開啟2019年的趕超步伐,2019年11個月平均增速達到16.4%;東部地區為6.0%、西部地區為-2.0%。2020年,中部地區或將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見圖18。

多項規劃推動公路建設發展。2019年國家及地方陸續發布公路建設規劃,地方層面的規劃以高速公路建設為主,國家層面重點推進的內容是城際道路、與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的聯通道路、高速公路建設以及既有道路的改擴建等,如《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網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進一步提升省際公路通達能力。

公路維養市場發展可期。全年多項公路領域政策頒布,從提質增效、資金安排到農村公路建設,均在內容上與維養市場高度關聯,結合未來建築行業專業化市場培育的趨勢熱點,公路維養市場未來發展可期。

4.城市軌道交通市場前景廣闊

城軌市場空間廣闊,規劃建設更趨理性。截止2019年底,全國已開通里程和在建里程合計超過300公里的城市僅14個,國家發改委批復的43個城市中,大多數城市還未形成完善的城軌網路,尚不能滿足城市公共交通的現實需要。

2019年,青島、天津、合肥、徐州、無錫、濟南等城市已上報了新一輪城軌建設規劃,遵義、桂林、威海、邯鄲、天水、淮安、嘉興、湖州等一大批城市已完成近期建設規劃及開工建設准備工作。但是在規劃建設審批方面,國家及地方發改部門始終保持審慎態度。

地鐵、市域快軌、有軌電車是城軌建設的主要形式。從2018、2019年新增運營和新開工建設的線路制式結構來看,均是以地鐵為主,市域快軌、有軌電車為輔。未來地鐵是超大、特大型城市的主要選擇,有軌電車是一般大中型城市的主要選擇。隨著國家城市化進程、都市圈建設步伐的加快,市區與郊區、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通需求越來越大,市域快軌將成為主流形式。

「融合發展」成為城市軌道交通未來趨勢。國家提出要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促進城市軌道交通與城市融合發展,未來城市軌道交通一方面將與其他交通運輸體系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也將與城市相關產業發展深入融合。因此,城際和市域軌道交通建設,以及以TOD模式為代表的城市綜合開發將成為熱點。

5.水務環保建設市場高位運行

城鎮污水處理進入提質增效階段,農村污水處理能力亟待提高。2019年5月,住建部等部門聯合發布《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此後各省市也相繼發布各地的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

2020年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率為30%,遠低於城市和縣城,近年來我國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不斷提速,未來建設前景廣闊。

垃圾分類加速,促進固廢產業發展。2020年作為垃圾分類各地政策落地和執行關鍵之年,46個重點城市將持續推進垃圾分類相關制度及立法的建設,以及前端收運及末端處置產能的落實。垃圾分類制度的落實,將對廚余垃圾資源化和垃圾焚燒業務產生巨大影響。

政策終考期促進流域綜合治理。隨著「水十條」和「十三五」規劃終考年來臨,區域性綜合環境整理熱度不減,以長江流域為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總體方案》的出台,疊加長江大保護,長三角區域的生態環境建設有望進一步釋放環保需求。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提出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未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有望迎來增量空間,其相關9省區域生態板塊有望受益。

國企入股環保上市民企,重塑市場格局。2019年,國資入股民企現象頻繁出現,如中建集團入股環能科技、中交集團入股碧水源,國資入股可以幫助民企改善財務情況,助力民企投資與業務發展,且「國民組合」更易打造具備資金+技術雙重優勢的企業,未來更有望培育成為環保產業真正龍頭。

6.房地產投資大概率下行

2020年房地產投資大概率溫和下行。2019年1-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2%,其中土地購置費同比增長17%、建安投資同比增長7.15%。近年來,房企拿地不斷收縮,2019年1-11月,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速為-14.2%,土地成交價款同比增速為-13.0%,預計2020年土地購置費增速將進一步回落,將造成房地產開發投資溫和下行。

目前支撐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主要是建安工程投資。2019年建築施工面積處於高峰期,主要得益於存量項目的建設,2020年將迎來交房竣工高峰。在竣工高峰和「住宅建築應全裝修交付」政策雙向作用下,將對下游的建築裝飾業形成利好,建築裝飾業迎來良好機遇。從房屋建設增量來看,調控政策短期沒有放鬆跡象,且銷售疲軟,房企拿地和新開工意願較低,整體來看,2020年房建市場將趨於平穩。

老舊小區改造成為關注熱點。中國城市發展逐漸從增量模式轉為存量模式,城市更新是存量時代下的必然產物,蘊藏著巨大的空間和機遇。同時,我國城市更新更加註重精細化、微更新,重點關注老舊小區改造。住建部預計舊改的整體投資規模超過4萬億元,住建部在廈門、廣州等15個城市啟動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各地已陸續出台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舊改最大的特徵是「改造」,可以帶動裝修、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等市場的發展。

7.建築行業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

2019年,我國在加強建築業治理管理方面繼續發力。在發包承包方面,住建部印發《建築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違法行為認定查處管理辦法》;

在工人實名制管理方面,住建部和人社部聯合印發《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試行)》;

在保證工程質量品質方面,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築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

在市場監管方面,住建部市場監管司2019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深化工程招投標制度改革、完善注冊執業制度、推進建築師負責制試點等;

在材料供應管理方面,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聯合發布《關於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等。

同時,國家大力推進工程總承包和建築產業工人隊伍的建設。

2019年,住建部印發《關於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等,加快培育和發展工程總承包、工程建設全過程咨詢企業。住建部批准江蘇、浙江、廣西三地開展「建築產業工人隊伍培育試點」,發布《關於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築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提出完善專業分包制度,大力發展專業承包企業,陝西、四川等地也在積極推動專業作業企業的發展。當前,培育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發展專業作業企業已成為重要趨勢,國家鼓勵工程總承包或專業承包企業擁有一定數量的自有技術工人,壯大建築產業工人隊伍,進一步細化行業分工,推動我國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3. 污水處理設備內貿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樣的

——原標題:2019年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智能製造新模式打造競爭新優勢

智能製造新模式將加速推廣應用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市生產力不斷提升,城市人口數量也不斷增加,未來我國污水排放量也將隨之增大,因此,對於污水處理的需求也必將進一步擴大,而作為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在污水處理率與污水排放量雙增的形勢下,提升污水處理能力成為水處理行業和企業的趨勢。

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5G時代的到來,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領域應用和開發,將我國製造業向智能轉型全面推進,各行業、企業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核心工業軟體等與企業生產工藝、管理流程的深入融合,推動製造和商業模式持續創新,智能製造新模式將加速推廣應用。

我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近40%

國內企業在水污染防治設備的開發和研究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同時工業廢水處理回用是新的市場機遇。從水污染防治設備狀況來看,近幾年我國水污染設備製造處於一個快速發展階段。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僅僅為2.69萬台,截止至2017年我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增長至27.23萬台,2010-2017年中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9.2%。前瞻測算,2018年我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在28.50萬台左右。

2010-2018年中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發展趨勢與升級分析

2019年6月3-5日,作為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將傳統的市政、民用和工業水處理與環境綜合治理及智慧環保相融合的水處理展示平台——上海國際水展在上海隆重召開,煙台金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李超先生接受慧聰水工網的專訪,並向我們分享了當下污水處理行業在互聯網環境下的趨勢與升級。

1、「智能製造+智能服務」助力污水回用產業升級

上海國際水展是國內一年一度的水處理行業盛會,針對此次水展金正環保推出了主題為「智能製造+智能服務」助力污水回用產業升級的最新污廢水資源化與高品質再生水回用整體解決方案。

李超先生認為,環保水處理行業有很多共性痛點問題,代表性如:水處理核心膜組件價格過高、核心膜材料受制於國外技術企業、粗放式運營等。

為此,金正環保一直致力於解決這些行業共性痛點而努力,「智能製造+智能服務」的主題便是如此。其中,「智能製造」便體現在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條DTRO膜柱自動化生產線,解決了膜柱生產規模化、標准化和運輸的難題;率先實現了工程設備化、設備模塊化、模塊標准化的簡化工藝鏈,大幅降低投資運營成本。

而「智能服務」則體現在,金正環保通過工業大數據中心,利用雲計算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以場景化的方式幫助企業和政府用戶將數據用起來,實現了數據資產化、數據業務化,提供遠程運維、專家分析、故障預警等服務,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政府的治理能力,逐步實現全產業鏈的大數據布局。

通過「智能製造+智能服務」極大解決行業共性痛點問題,真正做到提質增效,推動水處理行業快速發展。

2、智能製造打造競爭新優勢

眾所周知,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是培育我國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必由之路,是搶占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對於推動我國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製造業競爭新優勢,實現製造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金正環保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條DTRO膜柱全自動化生產線,擁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可實現產能300-500支/天。生產線整體運行平穩高效,產品質量穩定、成品率高,可實現視覺檢測,對產品問題可追溯,解決了膜柱生產規模化、標准化和運輸難的問題,

李超先生表示膜柱的智能化生產將會給水處理行業帶來巨大變化,通過規模化、標准化生產,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大讓利空間,讓更多行業和客戶能夠用得到、用得起、用的好金正環保的產品。

3、創新難點不在技術,在於理念

縱觀整個行業,李超先生認為國內環保水處理行業的發展難點不僅僅在於於技術創新,更在於理念和模式的創新。金正環保在戰略布局時,希望能夠打通整個污廢水資源化回用的工藝鏈和產業鏈,進而推動國內整個行業的發展。目前,金正環保已實現膜材料、膜元件、集成設備、雜鹽分離的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可以為工業園區提供高鹽廢水及資源化回用的整體解決方案。

金正環保在特種膜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是國內為數不多擁有核心技術的環保水處理企業,擁有授權專利33項、參與國家標准制定5項、工信部鼓勵推廣環保裝備2項、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2項。且自主研發了全球首條DTRO特種膜自動化生產線,填補了國內空白。金正環保每年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目前在研發的耐酸、耐鹼、耐有機溶劑特種膜材料已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同時也在擴充產品品類和應用領域,開發針對市政污水高品質回用的特種膜,有效簡化工藝鏈和降低投資運營成本,目前中試階段已經結束,預計很快將推向市場,保持金正環保在水處理行業的長遠競爭力。

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在水處理行業的深入應用,為支持水處理企業應對挑戰提供了有了的支撐。金正環保作為是中國水處理行業特種膜研發生產與應用的高新技術環保企業以「智能製造+智能服務」模式為我國污廢水資源化與高品質再生水回用添磚加瓦。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4. 為什麼很多城市都放開落戶限制

以促進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提高質量為導向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實踐,是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關鍵舉措,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有力支撐。
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一)全面放寬城市落戶條件。繼續落實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加快戶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新生代農民工、在城鎮就業居住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城鎮人口在城市舉家落戶,鼓勵對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及技術工人實行零門檻落戶。中小城市和建制鎮要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大城市對參加城鎮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過5年,其中Ⅱ型大城市不得實行積分落戶,有條件城市要進一步降低社保年限要求;Ⅰ型大城市中實行積分落戶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權重,鼓勵取消年度落戶數量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區分城區、新區和所轄市縣,制定差別化落戶條件,探索搭建區域間轉積分和轉戶籍通道。探索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2018年實現進城落戶1300萬人。
(二)強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居住證制度覆蓋城鎮全部未落戶常住人口,顯著提高居住證發放量。以居住證為載體向未落戶人口提供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及辦事便利,鼓勵城市群及都市圈內居住證互認。落實「兩為主、兩納入」要求,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深入推進城鄉居民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等制度的銜接,發展遠程醫療服務。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規劃條件下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將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納入公租房保障范圍和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
(三)深化「人地錢掛鉤」配套政策。深化「人錢掛鉤、錢隨人走」,在安排中央和省級財政轉移支付時綜合考慮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等因素,完善對落戶較多地區的中央財政資金獎勵政策。深化「人地掛鉤、以人定地」,在制定各地區土地利用計劃和安排城鎮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時,進一步增加上年度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指標的權重。
(四)不斷提升新市民融入城市能力。推進中國公共招聘網與各地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聯網,更好為農民工等新市民提供求職招聘服務。落實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培訓5年行動計劃,制定推行終身 職業技能培訓政策。實施「求學圓夢行動」,重點依託職業院校廣泛支持農民工接受學歷繼續教育與非學歷培訓。推進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促進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就業。
二、提高城市群建設質量
(五)全面實施城市群規劃。編制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印發實施關中平原、蘭州―西寧、呼包鄂榆等跨省區城市群規劃,加快實施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中原、哈長、北部灣等城市群規劃,指導省級行政區內城市群規劃編制實施。建立城市群協同發展機制及配套政策,強化規劃編制、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合作,促進城市群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網路化發展。
(六)穩步開展都市圈建設。在城市群內選擇若干具備條件的中心城市及周邊中小城市,提高中心城市產業質量和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對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載力;引導要素在城市間高效配置,有效疏解中心城市非核心功能和產業;完善公共交通主導的交通網路體系,加快布局建設市域(郊)鐵路,鼓勵發展多層次、多模式、多制式的軌道交通系統,推動基礎設施聯通和公共服務共享,打造同城效應明顯、一體化程度高的都市圈。
(七)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穩妥有序增設一批中小城市,繼續開展撤縣設市、撤地設市,推動城市群及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范圍內符合條件的縣和非縣級政府駐地特大鎮率先設市。優化城市市轄區規模結構,制定《市轄區設置標准》《市轄區設置審核辦法》,穩步推進撤縣(市)設區,增強設區市輻射帶動作用。
(八)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落實《關於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強化監督檢查評估和規范糾偏,支持一批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對已公布的兩批403個全國特色小城鎮、96個全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開展定期測評和優勝劣汰。省級人民政府要強化主體責任,調整優化特色小鎮實施方案、創建數量和配套政策。
三、提高城市發展質量
(九)提升城市經濟質量。適應科技新變化、人民新需要,發揮城市產業載體和創新高地作用,促進要素從低質低效領域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增強創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響力、核心競爭力。支持東部地區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構建城市間尤其是城市群內橫向錯位發展、縱向分工協作的產業格局,探索戶籍轉換、土地指標調劑、稅收分享等機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發揮在產業選擇和人才吸引上的優勢,集中發展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
(十)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快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3條控制線,以及生態、農業、城鎮空間,作為城市空間布局基本框架。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建設精明增長的緊湊城市。加強和規范城市生態建設,推進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塑造城市特色風貌,深入創建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鼓勵有條件地區打造特色山城水城。促進城市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實現住宅、辦公、商業、休閑等功能區相互交織,有序推進「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2018年改造各類棚戶區580萬套,推進部分商品住房庫存量大的三四線城市和縣城去庫存。高標准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深入創建公交都市;完善快速路、主次幹路和支路級配合理的城市路網系統,建設城市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系統和行人過街設施;支持一批綜合客運樞紐、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加強排澇管網、地下綜合管廊和消防設施建設;健全菜市場、停車場等便民服務設施。
(十一)建設綠色人文城市。推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開展城市水生態修復治理,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全面建設海綿城市,整治長江經濟帶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推進城市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穩步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推廣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出台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實施方案,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立法;研究建立城市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厚植城市人文底蘊,提煉文化經典元素和標志性符號,合理應用於城市建設運營及公共空間。
(十二)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提升城市開放度和包容性,吸納多元化人群參與城市治理,強化市民主人翁意識,加強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以新型智慧城市評價工作為抓手,引導各地區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推進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智慧化,建設城市空間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力爭所有市縣整合形成數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全面推進健康城市建設,提升社會健康治理水平。著力解決交通擁堵、交通安全以及停車難、停車亂問題。推進城市地質調查示範。
四、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十三)做好城鄉融合發展頂層設計。順應城鄉融合發展大趨勢,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制定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措施,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推動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產業發展融合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聯通化、居民收入均衡化,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十四)清除要素下鄉各種障礙。研究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允許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依法向金融機構融資擔保、入股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深化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探索縣級土地儲備公司和平台公司參與「兩權」抵押,激活鄉村沉睡的資源。確保財政投入穩定增長,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鼓勵引導工商資本下鄉,推廣市民農庄等模式。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建設農村專業人才隊伍,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創新農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引導鄉村「開門借力」,善用城市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及龐大消費需求。建設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台。
(十五)推進城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創建認定一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和先導區,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發展農產品(7.300, 0.05, 0.69%)加工流通、農村休閑旅遊養老、「互聯網+」現代農業和設施農業。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集體成員身份確認,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啟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推動縣級政府調整優化村莊用地布局,有效利用農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設用地。預留部分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用於單獨選址的農業設施和休閑旅遊設施等建設。對利用收儲農村閑置建設用地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給予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獎勵。
(十六)推動公共資源向農村延伸。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加快農村公路、供水、供氣、環保、電網、物流、信息、廣播電視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程度,加大農村「廁所革命」推進力度。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健康鄉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3年行動方案。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五、深化城鎮化制度改革
(十七)深化城鄉土地制度改革。改進耕地佔補平衡管理辦法,建立高標准農田建設等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深入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探索開展閑置土地處置試點。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扎實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嚴格禁止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允許地方多渠道籌集資金,用於村集體對進城落戶農民自願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的補償。系統總結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經驗,逐步擴大試點,修改《土地管理法》。
(十八)健全城鎮化投融資機制。引導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量力而行,防範化解隱性債務風險。強化財政資金和政府投資引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分類穩步推進地方融資平台公司市場化轉型,剝離政府融資職能,支持轉型中的融資平台公司及轉型後的公益類國企依法合規承接政府公益類項目。推動地方國企提高收益上繳比例,用於新型城鎮化建設。規范開發性、政策性、商業性金融和保險資金投入機制,審慎合規經營,加強風險評估,鼓勵金融機構加強與城鎮化項目規劃和運營機構的合作。推動設立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基金。完善PPP模式,提高民間資本收益預期。

(十九)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市轄經濟功能區和行政區合署辦公。推動省級人民政府制定設鎮設街道標准,順應人口流動趨勢精簡鄉鎮街道。深入推進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動特大鎮擴權賦能。推動機構精簡和職能相近部門合並,鼓勵探索大部門制改革。進一步縮減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推動行政審批集成化服務和綜合行政執法。
(二十)放大試點地區改革平台作用。全面總結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成果,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在全國范圍內有序推開。推動第二批、第三批試點地區加快改革步伐,發揮好牽引作用。試點地區要將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作為重要任務,積極探索創新。
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新型城鎮化建設,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分工,突出改革創新,狠抓政策落地,切實凝聚合力。充分發揮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要強化統籌協調和督導檢查,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配合、主動作為,排好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確保所負責的任務取得實效。各地區要強化主體責任意識,結合本地實際,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具體工作,推進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

5. 我國建築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建築業主要受宏觀經濟增長及固定資產投資等因素所驅動。受國內宏觀經濟調控影響,短期內建築業增長有所放緩,但從長期看,在國內城市化進程加速以及國際承包業務逐漸成熟的大背景下,我國建築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近期行業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建築業屬於充分競爭行業。受宏觀調控、建材價格上漲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短期內建築業成本呈上升趨勢,盈利能力將有所下降。

關注細分的鐵路建設行業。中國經濟總量龐大,行業發展不均衡。

盡管國家從宏觀總量層面實施經濟調控,但對於那些總體發展落後於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瓶頸行業,國家將會加大政策扶持。從目前看,我國鐵路運輸及鐵路基礎設施不足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加大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是國家「十一五」規劃的重點內容。

行業主要風險因素。原材料價格上漲、經濟增長放緩、通貨膨脹、國際金融危機、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以及人民幣升值因素將對公司利潤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一、建築業發展前景廣闊(一)宏觀經濟和固定資產投資是行業發展的首要驅動因素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對建築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從2002年以來,我國建築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始終保持在5%以上。建築業總產值從1985年的675.10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50,019億元;增加值由1980年的195.5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14,014億元。

(1)國內GDP每增加10個億,可以拉動建築業總產值2.399億元。

我們對1995年—2007年的GDP與建築業的總產值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建築業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高度相關,相關度達0.9985。回歸分析顯示,國內GDP每增加10個億,可以拉動建築業總產值2.399億元。

(2)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基本決定了建築業的國內市場規模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7,413.91億元,比上年增長25%。建築業總產值在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拉動下,也出現了較大增長。

我們同樣採用1995年—2007年的數據,以FAI作為解釋變數,建築業總產值為被解釋量,兩者的散點圖,兩個變數之間存在比較明顯的線性關系,其決定系數為0.989。回歸分析表明,FAI每增加10個億,可以拉動建築業總產值4.3億元。

根據我國未來固定資產投資的狀況,對未來建築行業需求總量做出的預測是:到2010年,建築業總產值(營業額)預計將超過90,000億元,年均增長7%,建築業增加值將達到15,0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8%,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左右。

(二)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化是行業發展的具體驅動力量

(1)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從國際經驗來看,發展中國家在步入發達國家的征途中,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化是發展的必經階段。通常來看,大多數發達國家基本要經歷將近30年的建設時期才基本形成相對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我國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從1990年代中後期才真正開始,按照30年乃至40年的平均建設周期來看,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僅僅處於建設中前期階段。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甚至更大。據世界銀行數據分析,我國目前無論是公路還是鐵路通車里程,距離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尚有較大距離,即便與其他亞洲發展中國家相比也有差距,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將是土木工程建築業業的主要市場之一。「十一五」規劃(2006-2010年)中,中央政府將計劃投入3.8萬億人民幣用於交通基建投資,比「十五」期間增長73%。

(2)房地產建築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逐步推進,「住宅產業化」的進程也大大加快。據研究,中國的城市化率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將拉動GDP增長兩個點以上,同時增加1600萬城鎮人口。如果按人均20平方米計算,將新增住宅需求3.2億平方米。

預計中國城市化率加速增長期將持續到2020年,屆時中國城鎮人口將占總人口的65%。

與現有城市人口相比,意味著未來10年內將有1.6億左右的增新城市人口,其所帶來的住宅、交通、公用建築等基礎設施的需求無比巨大。

近兩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國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房地產投資增速過猛勢頭得到初步遏制,但從投資總量上看,房地產市場的建設需求仍是土木建築行業的主要市場。

二、建築業近期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一)經濟增長步伐放緩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步伐放緩,能源、糧食等初級產品的價格不斷上漲,外部經濟環境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一季度國家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生產總值(GDP)61,491億元,同比增長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穩中有升,增速為25.9%,同比加快0.6個百分點,但目前宏觀調控政策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改變,固定資產投資過熱的局面得到進一步改善,固定投資增速將會逐步放緩。1-4月,我國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697億元,同比增長21.0%,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繼續保持。我國出口3,059億美元,增長21.4%,同比回落6.4個百分點,實現貿易順差414億美元,同比減少49億美元。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有所減弱。數據顯示,「三駕馬車」對經濟拉動作用有所降低,我國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已經開始顯現。現階段我國經濟工作的重點仍然是通過雙緊縮的宏觀調控政策限制投資過熱和通貨膨脹。

(二)成本上升給建築企業盈利能力帶來變數

(1)建築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2007年10月份開始,鋼材的價格持續上漲。2008年2月份以來,鐵礦石漲價65%,建築鋼材價格較2007年漲幅明顯。受雪災的影響,我國今年前兩個月累計水泥產量為1.4億噸,同比下降2.80%,供給的減少導致水泥價格的上漲。2008年,我國建築原材料上漲的局面不斷加劇,春節以來國內建築材料的漲幅普遍在20%- 40%左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較去年同期增長8.2%,漲幅比去年同期加快5.4個百分點,連續第五個月創下三年以來的月度新高。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9.2%,汽油、柴油、原煤價格分別上漲11.0%、11.8%、24.1%,能源價格漲幅突出。煤炭成本約占水泥生產成本的40%- 50%,鐵礦石和煤炭構成了建築鋼材生產的主要成本,而原材料和能源價格的提高,使建築材料價格漲幅不斷增加。

(2)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

隨著建築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建築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加大了對建設工程安全方面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了安全生產法規和技術標准等相關制度的建設,使建築業的勞動力成本有所上升。2008年新的《勞動法》開始實施,增加了建築企業用工的隱性成本。

2007年,我國經濟進入通貨膨脹的上升通道,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4.8%,漲幅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物價增長、通脹水平提高必然帶動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

(3)建築企業議價能力較低,成本上漲必將減少行業利潤。

建築企業施工總成本中原材料約佔50%-60%,人工成本約佔5%-10%,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建築企業成本大幅上升,對於建築行業利潤有很大影響。雖然目前開口合同在建築行業佔主流地位,建築企業有一定的二次議價能力,但建築業的上游建材行業具有較強的成本轉嫁能力,而作為建築業下游的基礎設施、房地產等行業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生存在兩者之間的建築企業,其利潤降低將成為不爭的事實。

三、鐵路建設行業機會凸顯

(一)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不平衡

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工業化與城市化的腳步不斷加快,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建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進入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時代,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更是成為發展重點。

上世紀80-90年代,我國借鑒美國交通運輸發展模式,將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列為發展的重點,而對鐵路建設投資相對不足,我國人均鐵路里程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鐵路運力明顯不足。為了解決我國鐵路建設滯後的問題,國家加大了鐵路投資力度,使我國鐵路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黃金發展階段。

(二)「十一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大

在「十一五」規劃中,國家對交通基礎設施投資高達3.8萬億,比「十五」期間增長73%。

「十一五」期間,鐵道部的投資預算為1.25萬億,相當於「十五」計劃的四倍多。《鐵路「十一五」規劃》提出,將新建17,000公里鐵路線,包括7,000公里客運鐵路專線;將8,000公里現有鐵路升級提速;將15,000公里鐵路線升級為電氣化鐵路;將國內高速鐵路線的總里程延長到20,000公里以上;到2010年底,將國內鐵路網路的營業總里程延長到90,000公里。

(三)鐵路建設投資規模將有所提高

我國鐵路建設投資規模空前高漲,2006年我國鐵路完成基本建設投資1,552.75億元,較2005年增長76.4%,2007年完成的鐵路基本建設投資高達1,772.1億元,較2006年增長14.1%。

我國鐵路投資規模在2005-2006年快速增長後,投資增速有所減緩。

按照《鐵路「十一五」規劃》目標,2006-2010年,我國鐵路投資12,500億,年均投資2,500億,當前我國鐵路投資規模與「十一五」發展規劃要求仍有一定差距。2008年初鐵道部披露,今年我國鐵路全年計劃完成基本建設投資3,000億元,新線鋪軌4,415公里,復線鋪軌3,405公里。雖然相關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鐵路投資增速有所減緩,但未來幾年鐵路投資規模仍將保持穩步增長,隨著我國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發展,鐵路投資資金不足的局面將逐步得到改善,鐵路建設高速發展的局面仍將延續。

閱讀全文

與南昌東湖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豐田皇冠空調濾芯怎麼換視頻教程 瀏覽:877
茶台凈水機哪個牌子好 瀏覽:591
鉤機柴油濾芯堵塞有什麼現象 瀏覽:244
自己釀的葡萄酒過濾後多久能喝 瀏覽:771
聚苯稀酸樹脂 瀏覽:866
日本voco樹脂 瀏覽:94
中空超濾膜化學清洗 瀏覽:501
自製水垢除垢劑 瀏覽:535
我的世界神秘時代4元素蒸餾表 瀏覽:25
空氣凈化器一般買什麼品牌的 瀏覽:252
醫院生活污水的曝氣量氣水比 瀏覽:430
反滲透處理顆粒物 瀏覽:845
ad廣告過濾大師添加過濾規則 瀏覽:593
gm是什麼牌子的汽油濾芯 瀏覽:216
污水處理廠儲水池清淤 瀏覽:792
飲水機熱膽下水管多少錢 瀏覽:192
離子交換層析的定義 瀏覽:945
地暖生水垢嗎 瀏覽:343
反滲透凈水機的止回閥在哪裡 瀏覽:526
依視路鑽晶a3樹脂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