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對於排放污水我們國家採取了哪些措施
依法管理污水的排放:具體有
【】頒布水污染防治法
【】建立執行排污等級制度、排污收費及超標排污收費制度
【】設立環境管理機構
㈡ 由於政府部門加強了監管力度今年我市企業污水排放量比去年減少了一倍多。改病句
病句:由於政府部門加強了監管力度,今年我市企業污水排放量比去年減少了一倍多內。
病因:搭配不容當,只能說增加了幾倍,不能說減少幾倍
改為:由於政府部門加強了監管力度,今年我市企業污水排放量比去年減少了一半以上。
㈢ 對企業排放污水的建議。
讓公眾監督,讓政府參與,堅決杜絕此類事情再發生! 嚴重的可以罰款處理 ,最好多發點!我很反對此類事情!
㈣ 企業對環境監察處理污水排放問題不合理要求該如何解決
管不了。。。。。
㈤ 金庄環保局如何治理企業排放污水和空氣污染
一是加強對電力企業(包括企業自備電廠)燃煤機組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除塵、脫硫、脫硝治理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特別是2012年以來批准並投
產的電力企業執行《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的情況。加快推進脫硝工程建設和運行維護,促進氮氧化物穩定達標排放。加大對鋼鐵、水泥、冶煉企業以及燃煤鍋爐脫硫除塵設施運行的監管,對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一律停產治理。加大對企業防風抑塵設施的檢查力度,採取有效措施,防治二次揚塵。對擅自停運閑置治污設施和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要依法嚴厲查處。
二是加大對企業廢水排放的排查力度,徹底摸清廢水排放去向。嚴厲查處利用滲井(旱井)、滲坑(坑塘)、裂隙和溶洞排放污水,利用無防滲漏措施的溝渠、坑塘等輸送或者貯存污水,利用罐車擅自傾倒含有毒污染物廢水的環境違法行為。對違法企業要依法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採取限期治理措施消除污染,並從嚴從重進行處罰;對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要責令其停止生產;對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和自然生態保護區內的畜禽養殖企業,要制訂計劃,實施異地搬遷;對造成重大或特大水污染事故的,要報請當地人民政府責令關閉。
三是加強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等污染治理
企業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處理設施、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情況,嚴厲查處設施不正常運行、數據造假、超標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加強污泥產生、轉移、處理處置全過程環境監管,推動污泥綜合利用處置方式,提高無害化處置率,嚴厲打擊非法傾倒、違法處置污泥的環境違法行為。督促地方加快推進新污水處理廠建設和已建成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提升污染物排放標准。
同時,開展對涉鉛、汞、鎘、鉻和類金屬砷排放的重有色金屬礦采選冶煉、鉛蓄電池、皮革鞣製和電鍍等重點行業的「回頭看」活動,並全面排查整治醫葯行業環境污染問題。
㈥ 縣環保局如何加強對污水處理廠的監管
一是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根據本年度污水處理廠檢查安排,在全回縣范圍開展大規模污水答處理廠專項執法檢查。對污水處理廠進、出口水質進行采樣監測,每天對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設施、污泥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進行一次現場監察,確保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重點檢查前期存在出水不穩定達標、處理設施不正常運行等問題的污水處理廠,對檢查中發現仍然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污水處理廠一律從嚴處罰,同時跟蹤督查直至整改到位。
二是提升科技監管水平。進一步發揮在線監測平台作用,對污水廠出水變化情況分析預警,並結合「過程監控」、「污泥電子監控」等工作,提升環保監管的科技水平,對污水處理廠設施運行、污水排放及污泥處置等過程實施全過程監控。
三是加強違法行為通報曝光力度。邀請公眾參與污水處理廠監管,將檢查情況向當地政府通報。對故意偷排或多次超標等嚴重違法行為的案件還將報送縣政府,提請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並接受社會、媒體的監督。
㈦ 面對企業排放污水嚴重影響城市居民生存環境用科學發展的角度應提出什麼樣的對策
你從來主要從兩個方面論述就可自以了,一個是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從生產工藝上減少污水的排放,另一個就是從末端治理上加大處理力度,深度處理減少排污。
要保證這兩項達標,政府管理部門的任務也是必須的,一是加強對企業的監督管理,一方面加強監察力度,對超標排放施以重罰,不要便守法成本高於違法成本,影響守法企業的積極性。
㈧ 如何管理企業非法排污現象
4月1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發布會,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回答記者提問。
中央電視台:最近媒體曝光了多家企業違法違規排放廢渣、污水等現象,想問一下怎麼看還有一些企業明目張膽違法排污現象,怎麼建立長效機制進行監管。
我們生態環境保護是全面的,是協調的,而不能是局部的,不協調、不平衡的,這是我想講的第二點。
第三,根據我了解的情況,江蘇省的同志已經連夜組成工作組趕赴了現場進行調查,我相信他們很快就會有一些調查結果出來,會向大家通報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也會持續關注這件事情,並加強督辦,確保這件事情得到依法的處理。
內容來源:網易新聞
㈨ 為治理霧霾,環保部門加大對企業污染物排放的監管力度,某企業決定對一條價值60萬元的老舊流水線進行升級
(Ⅰ)設y=k(60-x)x2,則
由②可得k=
1 |
300 |
1 |
300 |
x |
2(60?x) |
120t |
1+2t |
1 |
300 |
120t |
1+2t |
120t |
1+2t |
320 |
3 |
120t |
1+2t |
120t |
1+2t |
120t |
1+2t |
2880t2 |
(1+2t)3 |
㈩ 誰來守住污水處理的責任底線
《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4287-2012)(下稱「新標准」)已於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據悉,新標准出台是為解決紡織印染行業產能過於集中、局部地區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環境承受能力的問題,通過加嚴標准,遏制集中處理造成的集中污染,同時響應國家對紡織業大幅度節能減排的要求。
然而,新標准實施近兩年後,依然有大批印染企業不能達到間接排放標准。馬軍指出,對印染行業來說,直接的挑戰在於資金投入、土地空間和改造時間困難。
首先,改造升級耗資巨大。以紹興為例,在2012年納管COD濃度要求500mg/L時,紹興市、柯橋區印染企業在預處理設施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已達30.4億元。紹興市環保局稱,為達到新標200mg/L的納管濃度要求,所需的設施升級新增投入就高達50億元以上,平均每家企業新增2000萬元。
其次,土地空間緊缺。《報告》指出,由於紡織印染行業廢水中有機物濃度高、可生化性差,要達到納管排放要求,需在當前處理設施基礎上增加葯劑投放和停留時間,或新建深度處理裝置,這些都要求建設更多的處理設施。「然而,不少印染企業提出,受征地指標或工業園規劃的限制,它們缺少土地空間用於預處理設施改造。」馬軍表示。
再次,改造時間有限。馬軍透露,新標准於2012年10月19日發布,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現有企業執行的是過渡性排放限值,以便企業升級改造;自2015年1月1日起,現有企業與新建企業統一執行更嚴格新標准。「部分省市最新季度監督性監測結果顯示,在過渡期較寬松標准下,現有企業達標情況仍不容樂觀。這說明企業用於改造時間十分有限,現有企業的升級壓力很大。」馬軍表示。
而更大的爭論在於,廢水納管排入集中處理設施的印染企業,是否應該為其間接排放承擔責任。部分紡織業內人士認為,既然印染企業與污水處理廠簽有合同,那麼納管標准就不該如此嚴格,而達標排放也應完全是污水處理廠的責任。
集中治理或導致「集中污染」
集中處理是指城市或工業園區通過市政排水管網,將區域內污染源(包括工業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產生的廢水進行收集並輸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統一處理的模式。這種模式既節省環保投資,提高處理效率,又可採用先進工藝,進行現代化管理,因此有顯著社會、經濟、環境效益,有利於城市規劃和產業整合。
但《報告》顯示,大批工業污水處理廠的排放不能達到標准,變成了集中「污染源」。根據中國水污染地圖資料庫統計,2008~2013年,各地先後建成的3622家污水處理廠的違規監管記錄達到了驚人的4961條,平均每座污水處理廠就約有1.4條,江蘇、浙江問題更為嚴重。
在存在超標排放記錄的污水處理廠中,相當一批都接納工業廢水,部分污水處理廠甚至是以接納工業廢水為主。「工業廢水通常具有污染物濃度高、成份復雜、可生化性差的特點,而不少地區把處理廠當『泔水』,各種類型的污水不加選擇全部接納,從而『消化不良』,污水處理效率大大降低,最終出現廢水排放超標情況。」馬軍指出。
2013年12月4日,由IPE、綠色江南等7家環保組織發布的綠色選擇紡織3期報告曾記錄蕭山臨江污水處理廠存在的超標排放情況。然而時至今日,蕭山臨江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情況依然不容樂觀。根據IPE污染地圖資料庫收錄的監管記錄,在2013~2014年多次監督性監測報告中,蕭山臨江污水處理廠屢次出現超標排放情況。
「一企一管」應調整為「一企一監管」
在集中處理模式下,排污者和治理者的權利義務關系是:排污企業按照約定向污水處理企業輸送符合預處理標準的污水,污水集中處理企業按照約定的收費標准對排污企業輸送的污水有償進行代處理。
「若排污企業將符合要求的污水輸送至集中處理企業後產生環境問題,由集中處理方自行負責,該情況下污染集中處理企業在的過錯造成了環境污染損害,環境責任只能由其自身承擔;若環境損害在集中處理企業無過錯的情況下發生,污染企業應該和集中處理企業一起承擔連帶環境責任,並按照約定的分擔份額進行責任分擔。」馬軍指出。
11月5日,環保部開始就提高工業園區印染廢水間接排放預處理標准徵求意見,即單一紡織染整工業園區內的排入集中處理設施的企業執行COD500mg/L、BOD150mg/L的排放限值。「雖然限值被放鬆了,但對於企業排放的監控依然不能少。」馬軍透露。修改單編制說明中強調,企業要對一般污染物進行預處理,預處理達到的間接排放標准需要根據廢水水質、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與排水要求,以及技術、經濟、土地和管理等因素綜合確定。
慶幸的是,目前部分地區也在加強對排污企業的監管力度。「江蘇省環保廳針對污水集中處理存在的問題,正在將之前的『一企一管』調整為『一企一監管』,『一企一管』意味確保每家納管企業確實將污水排入集中處理廠,但由於對預處理常常沒有嚴格要求,印染化工等復雜行業廢水的混合排入,容易對處理工藝產生嚴重影響。『一企一監管』意味對每家企業納管排放進行監管,嚴格要求每家排污企業按照預處理標准達標排放,以此減輕集中處理設施的處理負擔,提高達標排放率。」馬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