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區分蒸餾和萃取
1、定義不同
(1)蒸餾是利用物質的沸點不同,通過加熱沸騰的方法,對混合物進行分離。
(2)萃取是利用A物質在B溶劑和C溶劑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把A物質從B物質提取到C溶劑里。
2、優點和用處不同
(1)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2)萃取,又稱溶劑萃取或液液萃取,廣泛應用於化學、冶金、食品等工業,通用於石油煉制工業。
3、分離原理不同
(1)蒸餾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組分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
(2)萃取是利用不同組分在不同溶劑中溶解度不同進行分離。
4、發生的條件不同
(1)蒸餾條件:蒸餾裝置的安裝、加熱裝置的選擇、溫度的選擇、溶劑的選擇。
(2)萃取條件:萃取劑不與溶質發生反應;萃取劑不與原來的溶劑混溶或者反應;溶質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遠大於原來溶劑。
(1)減壓蒸餾中試反應釜50l擴展閱讀:
蒸餾、溶劑回收操作規程
1、根據產品生產工藝要求或物料的性質,選擇蒸餾的方式(常壓蒸餾,減壓蒸餾),並檢查管道連接方式是否正確。
2、打開系統控制閥前,應檢查設備及各控制閥門的性能是否完好。
3、在開啟蒸汽升溫前檢查,確認蒸汽、反應釜及相應管道上各種壓力表,溫度表的指示正常。
4、常壓蒸餾時必須檢查管道系統的放空閥及冷凝器循化水控制閥應該打開;減壓蒸餾必須檢查管道的真空壓力是否符合工藝要求。
5、蒸餾升溫操作要緩慢(大約30至1小時),杜絕快速升溫而出現「沖料」、「爆沸」發生。
6、蒸餾過程中要勤觀察釜內物料的減少,及時補充;觀察壓力表和溫度表數值變化,確保符合生產工藝要求。
7、蒸餾操作過程,要隨時觀察整個系統是否發生泄漏,嚴防「跑」、「冒」、「滴」、 「漏」現象發生。
8、注意觀察設備運行狀況,防止減速機無油、超負荷運行。
9、操作結束後,收集蒸餾的溶劑,做好標識;清理設備和管道,及時填寫操作記錄。
B. 環丙酮用什麼還原可以保證羥基在平伏鍵上
具體方法:
1、苄基氯化鋅的制備
在裝有攪拌器、溫度計、滴料器和迴流冷凝器的反應釜中,投入14Kg鋅粉,加入50L四氫呋喃和少量的碘,攪拌升溫至迴流狀態(60~65℃),慢慢沉入25Kg氯化苄的四氫呋喃溶液。2h滴料完畢,繼續迴流反應1h,即製得苄基氯化鋅的四氫呋喃溶液,備用。
2、酮的合成
在裝有攪拌器、溫度計、滴料器和迴流冷凝器的反應釜中,先投入32KG新蒸乙酸酐的四氫呋喃溶液,攪拌並保持物料溫度30℃左右,然後慢慢滴入苄基氯化鋅的四氫呋喃溶液,3h滴料完畢。繼續控溫反應2h,停止反應。投入2%硫酸6.8Kg。靜置分層,分出有機相即是精苯基丙酮(水相回收溶劑THF即四氫呋喃和乙酸),減壓蒸餾收集108~120℃·2.7kPa(20mmHg)的餾份,總收率72%。
C. 馬來酸單丁酯的制備流程是怎樣的
馬來酸單丁酯的制備流程一般如下:首先是原料准備,主要原料為順丁烯二酸酐和正丁醇,同時准備適量的催化劑,如對甲苯磺酸等。將順丁烯二酸酐和正丁醇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帶有攪拌裝置、溫度計和迴流冷凝管的反應釜中,催化劑按合適比例一同加入。開啟攪拌,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勻。
接著進行酯化反應,緩慢升溫至一定溫度范圍,通常在110 - 130℃左右,在此溫度下反應一段時間,一般2 - 4小時,期間順丁烯二酸酐與正丁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馬來酸單丁酯和水。反應產生的水通過迴流冷凝管不斷迴流到反應體系中,以促進反應向正方向進行。
反應結束後進行產物分離與精製。先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然後用適量的鹼液,如碳酸鈉溶液進行中和,以除去未反應的酸和催化劑等雜質,接著進行水洗,洗去殘留的鹼液和鹽類。之後通過蒸餾操作,先常壓蒸餾除去未反應的正丁醇等低沸點物質,再減壓蒸餾得到較純凈的馬來酸單丁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