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測蛋白質的含量
食品中蛋白質含量測定(凱氏定氮法)
(5009.5-2003食品中蛋白質含量測定)
一、目的與要求
1、學習凱氏定氮法測定蛋白質的原理。
2、掌握凱氏定氮法的操作技術,包括樣品的消化處理、蒸餾、滴定及蛋白質含量計算等。
二、實驗原理
蛋白質是含氮的化合物。食品與濃硫酸和催化劑共同加熱消化,使蛋白質分解,產生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留在消化液中,然後加鹼蒸餾使氨游離,用硼酸吸收後,再用鹽酸標准溶液滴定,根據酸的消耗量來乘以蛋白質換算系數,即得蛋白質含量。
因為食品中除蛋白質外,還含有其它含氮物質,所以此蛋白質稱為粗蛋白。
三、儀器與試劑
(一)試劑
1、硫酸銅(CuSO4•5H20)
2、硫酸鉀
3、硫酸(密度為1.8419g/L)
4、硼酸溶液(20g/L)
5、氫氧化鈉溶液(400g/L)
6、0.01mol/L鹽酸標准滴定溶液。
7、混合指示試劑:0.1%甲基紅乙溶液液1份,與0.1%溴甲酚綠乙醇溶液5份臨用時混合。
8、黃豆粉。
(二)儀器
微量定氮蒸餾裝置:如圖3- 所示。
圖3- 微量凱氏定氮裝置
1、電爐; 2、水蒸氣發生器(2L平底燒瓶);3、螺旋夾a;
4、小漏斗及棒狀玻璃塞(樣品入口處);5、反應室;6、反應室外層;
7、橡皮管及螺旋夾b;8、冷凝管;9、蒸餾液接收瓶。
四、實驗步驟
1、樣品消化
稱取黃豆粉約0.3g(±0.001g),移入乾燥的100mL凱氏燒瓶中,加入0.2g硫酸銅和6g硫酸鉀,稍搖勻後瓶口放一小漏斗,加入20mL濃硫酸,將瓶以450角斜支於有小孔的石棉網上,使用萬用電爐,在通風櫥中加熱消化,開始時用低溫加熱,待內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停止後,再升高溫度保持微沸,消化至液體呈藍綠色澄清透明後,繼續加熱0.5h,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後,無損地轉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混勻備用,即為消化液。
試劑空白實驗:取與樣品消化相同的硫酸銅、硫酸鉀、濃硫酸,按以上同樣方法進行消化,冷卻,加水定容至100mL,得試劑空白消化液。
2、定氮裝置的檢查與洗滌
檢查微量定氮裝置是否裝好。在蒸氣發生瓶內裝水約三分之二,加甲基紅指示劑數滴及數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數粒玻璃珠(或沸石)以防止暴沸。
測定前定氮裝置如下法洗滌2~3次:從樣品進口入加水適量(約占反應管三分之一體積)通入蒸汽煮沸,產生的蒸汽沖洗冷凝管,數分鍾後關閉夾子a,使反應管中的廢液倒吸流到反應室外層,打開夾子b由橡皮管排出,如此數次,即可使用。
3、鹼化蒸餾
量取硼酸試劑20mL於三角瓶中,加入混合指示劑2~3滴,並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硼酸液面下,在螺旋夾a關閉,螺旋夾b開啟的狀態下,准確吸取10.0mL樣品消化液,由小漏斗流入反應室,並以10mL蒸餾水洗滌進樣口流入反應室,棒狀玻塞塞緊。使10mL氫氧化鈉溶液倒入小玻杯,提起玻塞使其緩緩流入反應室,用少量水沖洗立即將玻塞蓋堅,並加水於小玻杯以防漏氣,開啟螺旋夾a,關閉首歷螺旋夾b,開始蒸餾。通入蒸汽蒸騰10min後,移動接收瓶,液櫻芹盯面離開凝管下端,再蒸餾2min。然後用少量水沖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三角瓶,准備滴定。
同時吸取10.0mL試劑空白消化液按上法蒸餾操作。
4、樣品滴定
以0.01mol/L鹽酸標准溶液滴定至灰色為終點。
5、數據記錄
項 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樣品消化液(mL)
滴定消耗鹽酸標准溶液(mL)
消耗鹽酸標准溶液平均值(mL)
五、結果計算
式中 X——樣品蛋白質含量(g/100g);
V1——樣品滴定消耗鹽酸標准溶液體積(mL);
V2——空白滴定消耗鹽酸標准溶液體積(mL);
c——鹽酸標准滴定溶液濃度(mol/L);
0.0140 ——1.0mL鹽酸 標准滴定溶液相當的氮的質量(g);
m——樣品的質量(g);
F——氮換算為蛋白質的系數,一般食物為6.25;乳製品為6.38;麵粉為5.70;
高梁為6.24;花生為5.46;米為5.95;大豆及其製品為5.71;肉與肉製品為
6.25;大麥、小米、燕麥、裸麥為5.83;芝麻、向日葵5.30。
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六、注意事項及說明
1、本法也適用於半固體試樣以及液體樣品檢測。半固體試樣一般取樣范脊和圍為2.00g~5.00g;液體樣品取樣10.0mL~25.0mL(約相當氮30mg~40mg)。若檢測液體樣品,結果以g/100mL表示。
2、消化時,若樣品含糖高或含脂及較多時,注意控制加熱溫度,以免大量泡沫噴出凱氏燒瓶,造成樣品損失。可加入少量辛醇或液體石蠟,或硅消泡劑減少泡沫產生。
3、消化時應注意旋轉凱氏燒瓶,將附在瓶壁上的碳粒沖下,對樣品徹底消化。若樣品不易消化至澄清透明,可將凱氏燒瓶中溶液冷卻,加入數滴過氧化氫後,再繼續加熱消化至完全。
4、硼酸吸收液的溫度不應超過40℃,否則氨吸收減弱,造成檢測結果偏低。可把接收瓶置於冷水浴中。
5、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兩次獨立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得超過算術平均值的10%
七、思考題
1、預習凱氏定氮法測定蛋白質的原理及操作。
2、蒸餾時為什麼要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加入量對測定結果有何影響?
3、在蒸汽發生瓶水中、加甲基紅指示劑數滴及數毫升硫酸的作用是什麼?若在蒸餾過程中才發現蒸汽發生瓶中的水變為黃色,馬上補加硫酸行嗎?
4、實驗操作過程中,影響測定準確性的因素有哪些?
❷ 紅色的水蒸餾出來的水是什麼顏色是微紅的還是無色的為什麼
無色的,蒸餾水就是純水,而純水是無色的~
❸ 蒸餾水是什麼顏色的
淺紫色
蒸餾水ph值為7,中性
石蕊被稀釋了
❹ 蒸餾水是什麼顏色的啊有點黃嗎
蒸餾水是無色透明的
看到發黃應該是容器不夠干凈
❺ 蛋白質測定時,樣品經消化蒸餾之前為什麼要加入氫氧化鈉加入量對測定結果有何影響
1加入氫氧化鈉是因為氫氧化鈉和硫酸銨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氨氣溢出。
2加入量需要過量回,估計樣品氮含量,計答算所需量,加入量最少超過所需量,還要中和消解過程中未分解的硫酸一般是1.5倍+消解時加入的硫酸量
3溶液顏色變化,如果本來是澄清溶液,此後會變黑、褐灰等顏色
4顏色變化是銅離子的存在的原因,變黑是銅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變成氫氧化銅。不穩定生成氧化銅(黑色)所致
5如果沒有變化,是加人氫氧化鈉量不夠所致
以上內容又本人經驗所得,沒有參考任何文獻,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❻ 蒸餾水為什麼是白色的
水(化學式:H₂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
❼ 為什麼蛋白質要先加蒸餾水再加考馬斯亮藍
馬斯亮藍和蛋白質不反應。蛋白質加蒸餾水會產生化學反應,溶液變成泡沫,但是馬斯亮藍蛋白質是不反應的,再加入考馬斯亮藍化學反應更加明顯,更有利於實驗的進行。
❽ 雞蛋白加熱後冷卻再加入蒸餾水現象及結論
①有的蛋白質溶於水,他們是以膠體狀態存在的.②當向雞蛋白中加入少量的濃的硫酸鈉溶液時,蛋白質會沉澱析出,發生了鹽析.③蛋白質受熱會發生凝固.④蛋白質加入如含鉛的重金屬離子的溶液,會發生變性而凝結.⑤濃硝酸能使蛋白質發生顏色反應,生成黃色溶液.⑥灼燒蛋白質能聞到燒焦羽毛的氣味,頭發中含有蛋白質,所以在酒精燈上灼燒一根頭發,能聞到燒焦羽毛的氣味.
故答案為:①溶液略顯渾濁、能;
②溶液變渾濁、減小;
③出現白色固體、凝固;
④出現黃色固體、重金屬鹽;
⑤出現黃色固體、化學;
⑥能燃燒,並有一種特殊的氣味、燒焦羽毛、蛋白質.
❾ 蒸餾水可以帶顏色嗎。用什麼方法讓蒸餾水被蒸出來的同時是紅色或是綠色,橙色等請教各位!
蒸餾水就是將來水蒸餾源、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錳酸鉀與酸工業蒸餾水是採用蒸餾水方法取得。(簡單地說就是水沸騰後液化成的小水滴)
蒸飯,蒸包子時鍋蓋上的水珠都是蒸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