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結晶為什麼要在全溶時加入少量的蒸餾水
重結晶過程中,在全溶時加入少量蒸餾水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苯甲酸在濾紙上的吸附損失。苯甲酸作為一種有機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較低,而加入少量的蒸餾水可以使它們與苯甲酸達到不互溶的狀態。這樣一來,蒸餾水能夠潤濕濾紙,使濾紙表面變得飽和,從而有效避免了苯甲酸在過濾過程中因吸附而造成的損失。
具體來說,當溶劑加熱至完全溶解苯甲酸後,緩慢加入少量蒸餾水,可以使苯甲酸與水形成兩相系統。這種兩相系統的存在,可以顯著降低苯甲酸在濾紙表面的吸附作用,因為濾紙的潤濕性得到了增強,吸附能力隨之下降。此外,適量的蒸餾水還可以幫助保持溶劑的流動性,有助於後續的結晶過程順利進行。
在實際操作中,加入蒸餾水的量需要根據實驗的具體情況來確定,一般以不超過總量的10%為宜。過量的蒸餾水會導致溶劑過稀,影響結晶效果。因此,在重結晶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時機和適量的蒸餾水加入,對於提高產品純度和回收率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蒸餾水的選擇至關重要。使用純凈的蒸餾水可以有效避免引入雜質,進一步確保產品的純度。同時,蒸餾水的加入過程應該緩慢進行,以確保苯甲酸在溶劑中充分溶解,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通過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減少苯甲酸在濾紙上的吸附損失,從而提高重結晶過程中的產率和純度。這一方法在有機化學實驗室中被廣泛採用,是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❷ 硝酸鉀的提純時,蒸餾水加的偏多會使硝酸鉀產率,純度增大還是降低
過飽和溶液降溫後析出結晶?水多了會減小析出的結晶的量,但是因為水多了,析出的結晶的純度會提升。
❸ 對1公斤粗鹽進行蒸餾水重結晶需要加入多少蒸餾水,多少鹼片進行蒸餾,蒸餾時間是多少
(1)制備KNO3粗品
稱取和17g KCl放入100mL小燒杯中,加35mLH2O(此時溶液體積約為50mL).加熱溶解後,繼續加熱蒸發至原溶液體積一半(建議改為約40mL).這時燒杯中有晶體析出(NaCl晶體),趁熱用熱濾漏斗過濾.濾液盛於預置2mL蒸餾水(防止NaCl析出)的小燒杯中自然冷卻,結晶.減壓過濾,盡量抽干.稱重.計算理論產量和產率.
(2)KNO3提純
除保留少量粗產品供純度檢驗外,按粗產品:水=2:1(質量比)的比例,將粗產品溶於蒸餾水中.加熱,攪拌,待晶體全部溶解後停止加熱.(若溶液沸騰時,晶體還未全部溶解,可再加極少量蒸餾水使其溶解.)待溶液冷卻至室溫後抽干.然後將KNO3晶體轉移到表面皿上, 架於內盛沸水的燒杯上方,用水蒸氣烘乾,得到純度較高的KNO3晶體.
(3)檢驗純度:
分別取0.1g粗產品和重結晶後的KNO3晶體放入小試管中,各加2mL蒸餾水配成溶液,各加1滴稀HNO3酸化,再加2滴0.1mol/L AgNO3溶液,觀察現象.
實驗產率:
粗產品的產率應以KNO3粗產品的干質量進行計算.由於粗產品需進行重結晶而不需乾燥,可通過將壓干後的產品質量扣除20%作為水的質量來估算干質量.(實驗參考數據如下)
產量(粗):7.7g 產率(粗):33.5% 氯離子含量:較高
產量(精):5.1g 產率(精):22.3% 氯離子含量:微量
這個可能對你有用點,我初中化學忘的差不多了
❹ 將粗品KNO3重結晶時,每2gKNO3加入1g蒸餾水是怎樣確定的
根據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溶解度變化不同的原理來分開,
1查溶解度曲線表,確定20g硝酸鉀在80度(易於操作的溫度)時的溶解度,加入相應的水量,升溫至80度,過濾,濾渣是氯化鈉,濾液降溫到0度(或常溫),過濾,濾渣是硝酸鉀
每2gKNO3加入1g蒸餾水估計就是『在80度時KNO3的溶解度相對應的水量』